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遺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遺華[1] ,1940年9月3日生於黑龍江省阿城縣一朝鮮族貧苦農民家庭。

金遺華的父親金世東,早年隨父兄從朝鮮流落到中國吉林省,靠租種地主的土地勉強維持生活。為了混出個樣兒。金世東後來又一路討飯一路跋涉,輾轉到依蘭縣八虎里落腳成家。

1926年金世東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參加了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從事地下工作的金世東被警察逮捕,開始了獄中的非人生活。國共兩黨達成共同抗日的協定後,金世東被釋放出獄。但是長期坐牢,加上敵人的酷刑,他的身體極度虛弱,只好返歸依蘭縣八虎里,後來又搬到阿城縣謀生。1940年6月,金世東因勞累過度病重入院,不久又轉到哈爾濱紅十字醫院。

1963年6月8日,金遺華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為了培養少數民族幹部,黨支部把金遺華作為「苗子」選送到軍集訓隊學習。金遺華十分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不僅自己努力學習,積極提高軍政素質,而且熱情幫助戰友。年底,金遺華從軍集訓隊結業回連,被分配到四班擔任班長。

1964年3月11日晚,在四班宿舍里,突然,聞聽有人大聲呼喊:「救火!救火!」 金遺華跟着救火的行列迅速向火場奔去。路上清點本班人數時,金遺華發現正患腸炎病的本班戰士丁萬舉也跟來了,便關心地對他說:「你有病,又沒吃飯,就不要去了!」班長的親切關懷,使丁萬舉心裡覺得暖滋滋的,但是想到班長患着感冒都搶着去救火,自己怎麼能不去呢?就說了一聲:「救火要緊!」繼續跟着班長跑步前進。

「四班跟我來!」金遺華大喊一聲,率先衝進火場。中屋裡搪瓷產品很多,還有不少半成品和原料。由於這裡起火較早,許多產品被烤熱了,屋子裡的濃煙嗆得使人透不過氣來。金遺華首先搶出一批搪瓷產品。片刻,他又返身闖了進去。這時西北角突然傳出「嘩啦轟」的響聲,那裡的天花板已經塌落,濃煙裹着烈火疾速向東擴散。金遺華毫不猶豫地抱起一摞被烤熱的搪瓷產品,飛步趕了出來。外面的群眾見他的眉毛、頭髮被燒焦了,衣服上燃着火苗,紛紛跑過來,接下物資,又幫他將身上的火苗撲滅,金遺華深深地換了口氣,轉身看到屋裡的大批物資即將被熊熊烈火吞噬時,心如火灼。這個從苦窩裡爬出來,又在黨的陽光哺育下長大的孤兒,此刻只有一個念頭,多搶出一點物資,國家就少受一點損失!他又奮不顧身地第三次向中屋奔去。徐長庚和幾名戰士也隨後跟着沖了過去。

危險!金遺華首先想到的不是個人的危險,而是同志們的危險。火光中,他迅速環視四周,發現本班戰士徐長庚和另外幾個戰士正在屋中間抱物資,不由得大聲喊道:「徐長庚,快出去!快——!」徐長庚和幾名戰士聽到班長的呼喚,很快從窗口跳了出去,金遺華隨後也衝到離門口約一米遠的地方,這時,金遺華只要一個箭步,就可以脫離險區!

然而,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度責任感,驅使他堅定地站住了。

「快出去,危險——!」金遺華轉身再一次招呼屋裡的人脫險。

果真,工人李炳全還在裡邊。他聽到喊聲,便從濃煙里踉踉蹌蹌地衝過來。正當他倆的肩膀相碰的剎那間,房頂的大梁「轟隆」一聲巨響,無情地倒塌下來。人的一生縱然會經歷各種各樣的考驗,但最嚴峻的考驗,莫過於生死瞬間。此時此刻,曾經是個優秀足球守門員的金遺華,憑着他敏捷的反應,完全可以一個魚躍竄出門口脫離險境。然而,他所做的,卻是舉起他那隻曾經在黨旗面前莊嚴宣過誓的右手,將工人李炳全朝門口推了出去。李炳全脫險了,金遺華的手臂再也沒有收回!

當他們不約而同地跑上去,從燃燒的房架下將金遺華扒出來時,他已經停止了呼吸。

為表彰金遺華的英雄事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發布命令,追授金遺華「愛民模範」的光榮稱號,同時還將四班命為「金遺華班」。

為搶救國家財產和工人同志的生命,金遺華犧牲了。烈火縱能奪去他的青春,然而,他用生命譜成的頌歌,將永世流傳[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