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金融幫 |
---|
|
金融幫,是臺灣政經新聞中出現的名詞,亦有媒體使用過類似稱呼「財經幫」[1]、「財經幫」等。
介紹
王孟倫認為「金融幫」泛指金管會或財政部體系出身的官僚,而金融幫產生了諸多問題,一是金管會周邊相關單位,多由退休官員出任,而被抨擊為「肥貓」;二是財經高官卸任後轉任民間金融機構或上市櫃公司的董事或董總,被視為難以受到官方監督的「門神」。
立委黃國昌質詢時表示,現在許多財經主管機關事務官,卸任就直接轉到國營機構或周邊機構,變成下屬官員來監督轉任的上屬長官,如何發揮金融監督管理?他批評這是「金融幫亂象!」。
中華民國的財政官員和公股銀行要職大多出身政大財政系,被認為早期從張則堯開始,後有王建煊、曾巨威及林全等人[2]。
立委李俊俋質疑過去的財政部、金管會官員利用漏洞轉任公股金融機構,躲避公務員旋轉門條款[3]。
立委曾銘宗認為,過去泛公股董總都是以酬庸為主,跟著政黨換人,才會不如民營的活力。
台大教授陳志龍於2017年4月出版「集團化公司治理與財經犯罪預防」,認為台灣沉淪的亂源為公貪瀆與類公貪瀆,認為馬政府八年執政期間,放任「司法幫」、「金融幫」及「交通幫」等幫派勢力盤據山頭,「球員兼裁判」一手主導巨型經濟犯罪發生,讓少數人利用公權力分食民脂民膏,就是台灣經濟難以改善的真正病因[4]。
參考文獻
- ↑ 即時新聞. 慶富案究責換3董座 打破「財經幫」壟斷公股行庫. 自由時報.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4).
- ↑ 「財政幫」升官發財的神秘基因 -財經 - 信傳媒. [2016-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5) (Chinese (Taiwan)).
- ↑ 躲避旋轉門條款 綠委爆:35位卸任金管官員轉公營行庫 -政治 - 自由電子報. [2016-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30) (Chinese (Taiwan)).
- ↑ 陳志龍:官僚三大幫 球員兼裁判- 自由時報. [2017-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