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色牧場(楊盛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色牧場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金色牧場》中國當代作家楊盛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金色牧場

烏魯木齊往北,穿越準噶爾盆地,進入北疆牧場。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從車窗望着阿爾泰山。阿爾泰,蒙古語意為金山。過了烏倫古河,從喀拉通克、阿勒泰、布爾津哈巴河,阿爾泰山金色陽光一直映照着我們的行程。汽車穿過一大片坦坦蕩蕩的草原,躍上一道山樑,前面又是廣闊的草原,平直的道路一直通向山邊,翻過山,又是開闊的大草原,說不清過了多少片這樣的開闊坦蕩。經和布克賽爾到塔城,翻越山口,繞過浩瀚的艾比湖,環經藍藍的賽里木湖,翻過果子溝山,到鞏留牧場。在金秋燦爛陽光的照耀下,一路黃金牧場,一路金黃的秋熟。

金秋的草原色彩濃郁,這裡一片,那裡一片,或蒼翠的綠,或黃,或紅,更多的是金黃燦燦。金色的草場,金色的山坡,金黃色的白樺林,金的草,金的樹,金色的河水流淌。金燦燦陽光照耀,金色的馬,金黃的牛,褐黃的羊群泛金,普天地都鍍上金黃色。牧人盼望春天,喜愛秋季。金秋時節,秋肥滿溢,滿目金黃,滿心金黃,收穫着豐碩,連做夢都是金黃色的。四季牧歌從早春唱到秋黃,金秋的牧歌是最渾厚的。春秋四季旋轉過茫茫星空的地磅,秋天是最實沉的,金秋陽光射線的秤桿高高翹上湛藍的天空。

一個青年牧民騎着棗紅馬,在馬背上摁着手機鍵傳信息,人和馬披着金色的陽光,趕着羊群,悠悠前行。一隻只羊鼓凸着渾圓肥厚的屁股,顫微微地行進。高大的駱駝馱着厚重的毛氈以及轉場生活所需物件,墩墩實實地搖曳着西斜的日光。

在鞏留縣提克阿熱克鄉一個哈薩克牧民定居新村,我們一行二十多人走進一座能夠容納一百多人同時進餐的大氈房。環顧氈房,七個玻璃窗將室內烘托得寬敞明亮,一掛掛哈薩克刺繡窗簾半掀開。門左側的牆上,一幅寬大的攝影畫,是唐布拉草原夏季的翠綠美景,原野上開滿紅黃藍白粉各色鮮花。從山根到半山腰是翠綠的森林,紅松萬杆刺向山頂的積雪,在碧藍的天空下顯得十分靜謐和富有活力。往裡的環形牆上掛滿哈薩克族各種服飾,姑娘的潔白花長裙,絳紅色坎肩,插着長羽毛的帽子;男裝長袍厚重,袷袢深色凝重。正中是阿拜繡畫像,前面有雙白鵝對舞吉祥刺繡圖,還有馬鞍、馬鞭、弓箭、箭簇、鞍掛搭鏈、獸皮等,顯示哈薩克人的勤勞勇敢。最吸引人的是那幅棗紅馬半身特寫刺繡,黃昏的餘暉里,光線半明半暗,繡馬的線條以絳紅色為基調,充滿蒼涼和深邃。

順牆根的兩行長條坐墊中間,一米多寬的長條餐布鋪開半圈圓,上面擺滿食品,切開的厚片饢餅和西瓜、哈密瓜,與葡萄、奶豆腐、奶疙瘩、包爾沙克(油炸方餅)以及多樣涼菜交相擺放,還有塔勒(炒米)、塔勒罕(炒麵)、黃油等,隆重的長街宴。主賓落坐後,姑娘端上熱奶茶。各人喜歡吃奶皮子什麼的就往奶茶里放什麼,各取所需。

熱氣騰騰的燉全羊端上來,羊頭在上面。大家請我開切。按照哈薩克族習俗,我先切下一隻羊耳朵,奉送給一位縣人大代表,望他多多傾聽群眾意見,反映人民呼聲;再切下羊嘴腔上顎,送給年輕的哈薩克女歌手,願她歌喉嘹亮。接着,我和大家張開雙手,掌心朝內,舉至臉面高度。我念誦祝詞:祝福咱們的牧場繁榮昌盛!祝願哈薩克族並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祝福在座的朋友們同胞們並家人身體健康、快樂、吉祥!

富有特色的美食一盤盤端上來,爆羊肚、大盤雞、鮮魚、芹菜、煎牛排、羊肉串、炒青椒、燒肥腸,等等。敬酒,勸菜,說吉祥語,表達美好願望。哈薩克小伙子便當地將羊肉切成大塊小塊,熱情地招呼我們趁熱吃。

吃羊肉時想不明白,羊只吃寡淡的青草,羊屁股上何以堆積起那麼肥厚的油膘。吃羊肉時才想明白,群羊何以臉頰瘦削而屁股渾圓肥厚,是向主人充分展示豐裕的金秋。

一杯又一杯清爽的馬奶酒,敬賓客,回敬主人。一碗駱駝奶,一碗馬奶,喝下草原的金秋,喝下牧場的香甜,盛情難卻,酒不醉人心先醉。如果在農村是把酒話桑麻,金色牧場把酒話牛羊。

現代哈薩克族牧民的牧業生活雖然也還有通常意義上傳統的逐水草而居,春夏秋冬四季轉場,大多數牧民逐漸從遊牧生活向現代牧業轉型。實行牧民定居工程,國家投資與牧民自籌相結合,修建起牧民定居房。我們一路上看到的幾處牧民定居點,家庭用電燈、電話、自來水、家用電器一應俱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到位。一個牧民家庭一般有兩三輛摩托車用以放牧,還有小轎車、牧農用車。每戶一個小院子,內有菜地、牲口棚圈,另外還有50畝飼草地種植飼料,以備冬季餵養牛羊。春夏秋季,牧民騎着摩托車到牧場放牧;冬季,將牛羊關在棚圈裡圈養。牧民從以前住氈房騎馬放牧並四季轉場,轉為定居過現代化生活。

哈薩克小伙子卡木勒江彈着冬不拉,唱了一首豪放蒼涼的《故鄉》,把賓主帶到牧場的炊煙裊裊,天山白雪皚皚,冬窩子陽光和煦。古麗貝貝深情地向他敬獻一杯酒。稍頃,他又彈唱了一首婉約抒情的《可愛的一朵玫瑰花》,優美的旋律如同春夏牧場綠得化不開。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滿堂喝彩。來賓中的兩個姑娘臨時將酒瓶上的紅綢布紮成一朵花獻給他。

阿依娜姑娘的紅裙散開在地毯上,帽子上的羽毛高高。她彈着冬不拉唱的《美麗的姑娘》如草場的鮮花顫顫微微,似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唱完一曲後,我問她平時的生活,她說,春夏秋季騎着摩托車放牧,冬天參加社區組織的刺繡工藝製作,有時到村里網吧上網,瀏覽國內外時事,了解旅遊客流情況,掌握刺繡工藝品行情。

喝酒,拉家常,唱歌,跳舞。席間的話題,從傳統的牧業文化生活,談到現時的追求;從促進牧區又好又快發展的政策,聊到牧場新的希望,直到半邊殘月升起。

將近零點,我們起身告辭。大伙兒送我們到場院裡。一位老牧民熱情地請我們一起合影留念。小伙子拿來酒瓶,姑娘端着酒杯,向我們每個人敬酒,依依惜別。

[1]

作者簡介

楊盛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