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皮西葫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皮西葫蘆不僅有嬌艷外觀,而且它的肉質脆嫩,口感爽滑。利用日光溫室進行反季節栽培,產量高,效益好。2000年至今,我們對其栽培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純收益萬元以上,特別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是各地農業示範園生態觀光園、調整溫室種植結構的優選項目。[1]

金皮西葫蘆原圖鏈接
  • 中文名 ;金皮西葫蘆
  • 又   稱香蕉西葫蘆黃蕉瓜
  • 畝   產 ;超過8000kg
  • 食用方法 :可鮮食、涼拌,又可烹炒

種植流程

選擇良品種

選用適宜冬春季保護地栽培的果皮金黃色,表皮光滑,果形均勻一致,呈棒狀;雌花多,連續座果能力強;肉質鮮脆,風味佳,商品性好;抗病能力強,早熟、耐低溫,直立生長的金皮西葫蘆一代優良雜交品種。

培育壯苗

  1. 、調配營養土選用大棚進行育苗,便於苗期管理。播前製作苗床,合理調配營養土,即取6份優質大田土壤加4份腐熟圈糞,搗碎過篩,每立方米過篩細土摻入三元複合肥1.5kg、多菌靈80g及辛硫磷60g,確保苗期肥量、殺蟲滅菌,混合均勻後裝入營養缽,排入育苗畦,畦寬1.2m,排列要求緊實無縫隙。栽植1畝溫室需苗床30平方米。
  2. 、適期播種播種以10月上、中旬為宜,播種過早易引發病毒病,過晚溫度低出苗慢不能及時供應元旦、春節兩節市場,效益降低。播前先將育苗畦充分浸透,每缽點種1粒,上覆濕潤細土1.5cm,不可過薄,防止「帶帽」出土,播後覆蓋地膜,增溫、保墒。
  3. 、苗床管理出苗前,保持較高棚溫,以28~30℃為宜,苗子破土即撤去地膜,出苗後到第一片真葉展開,適當降低棚溫,白天20~25℃,夜間12~15℃,防止夜溫過高導致徒長出現「高腳苗」。第一片真葉展開後,略升棚溫,控制晝溫22~26℃,夜溫12~16℃。育苗期間不是特別乾旱一般不澆水,可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加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預防真菌及病毒病發生。定植前7天,大通風,進行低溫煉苗。壯苗標準為3葉1心,莖粗壯,節間短,葉色濃綠,葉柄短,根系發達,未遭受病蟲危害,苗齡30天左右。

施肥定植

整地施肥,起壟定植

金皮西葫蘆植株生長勢強,瓜碼密,采瓜周期長,需水肥多。1畝耕地須施入優質圈肥10平方米、三元複合肥100kg、餅肥100kg,並深翻30m,整平耙細,於定植前10天全面扣好棚膜,利用45%百菌清煙劑300g閉棚熏煙消毒。起高20cm的馬鞍形小高壟,澆透壟背,造好底墒,為方便田間管理,採用大小行方式栽培,大行距80cm,小行距60cm,株距60cm,每畝栽植1600株。定植時座水栽苗,水滲後覆土,儘量不散土垛,保護好根系。定植後隨即蓋上地膜,壟背、壟底全程覆土,並拉緊,封好引苗孔。

棚內管理

  1. 、溫度調控調控好溫室的溫度環境,創造金皮西葫蘆生長的適宜小氣候條件是栽培成功的關鍵。在溫度管理上,採取「兩高一低」管理法。緩苗期不通風,保持棚內較高溫度環境,白天25~30℃,夜間12~20℃,促進早髮根,早緩苗;加大通風量,適當降低溫度,白天20~25℃,夜間12~15℃,以促進植株生長健壯,利於雌花分化及早座瓜;座瓜後,白天溫度控制在22~26℃,夜間12~16℃,利於營養轉移,促進瓜體膨大。在草苫拉放上,初冬季節草苫早拉晚蓋,深冬草苫適當晚拉和早蓋,為提高保溫效果和防止雨雪淋濕草苫,可在草苫之上再蓋一層浮膜,及時清除棚膜上的灰塵及草屑,增加透光性。
  2. 、光照管理西葫蘆屬長日照作物,深冬季節應加強補光,及時擦掉棚膜上的水滴,為提高光照,可以在溫室內後牆懸掛反光幕或採用熒光燈補光。
  3. 、肥水管理根瓜座住前一般不追肥澆水,當瓜根長約10cm時,可澆一水,深冬季節採取小水膜下暗澆的方式,15~20天1次,澆水不宜過勤,儘量澆水帶肥,不澆白水,若底肥不足,還可於植株生長早期在大行間每畝流施三元複合肥100kg,或煮熟大豆200kg。2月中旬後氣溫回升,植株生長量、採收量增大,應及時加大澆水量及施肥量。配合棚內病蟲防治,增施KH2PO4、愛多收、保得等葉面肥可促進葉片生長健壯,提高產量。
  4. 、追施二氧化碳冬季日光溫室緊閉,造成棚內二氧化碳缺乏,影響光合作用的合成,增施二氧化碳氣肥的傳統方法是依靠有機肥,經土壤微生物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可採用二氧化碳固體生物肥。
  5. 、吊蔓整枝棚室內運用吊蔓技術可有效的提高葉片光合能力,增加通透性,減少病害發生。一般當開始采瓜時進行吊蔓,吊蔓時先將細繩上部系好,下垂至地面,拴在瓜蔓基部,隨生長隨把瓜蔓綁在細繩上。當植株較高已採收3~5個嫩瓜後,可隨吊蔓繩進行落蔓,並適當培土,促發不定根,增強吸收能力。落蔓時先掐去下部老葉、病葉、側蔓及開放過的雄花也應及時打去,儘量減少養分消耗。
  6. 、保花保果西葫蘆無單性結實習性,加之棚內氣溫低,昆蟲少,須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可採取花對花授粉法,或應用20~25mg/mg的2,4-D塗抹瓜柄,兩法均可收到良好效果。
  7. 、採收金皮西葫蘆以食用嫩瓜為主,開花後10~12天,瓜個勻稱,長約25cm、重250g左右即可採摘上市。尤其是根瓜,不宜留太大,以免影響上部瓜的生長。採收時,切口儘量離開主蔓遠些,采後裝入塑料袋、箱筐或禮品盒備售。[2]

生長環境

金皮西葫蘆對土壤適應性非常強,但更喜歡疏鬆肥沃、保肥水力強的壤土,但是如果是盆栽為了便於搬運,所以一般採用無土栽培,以草炭、蛭石和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按一定比例配製而成的基質,更適於盆栽金皮西葫蘆。金皮西葫蘆在瓜果類菜中是比較耐低溫的作物,最適宜它生長發育的溫度是18—26℃,夜間12—15℃。金皮西葫蘆喜歡陽光燦爛的日子,每天如果能達到10—12小時日照,不僅有利於坐瓜,而且植株生長旺盛,果實發育快,品質好。而盆栽由於它的根系全部在地上,所以非常容易受環境影響,所以一定要注意冬保暖、夏遮陽。不管是盆栽還是地栽對肥水的要求都是一樣的,只是盆栽澆水頻率比地栽的要高些。[3]

病蟲害防治

棚室栽培金皮西葫蘆易感多種病害,除在栽培上加強管理,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抗性外,還必須堅持藥劑防治。金皮西葫蘆在定植后座瓜前易髮霜霉病,可用64%殺毒礬可施性粉劑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結瓜期常見病有灰霉病及白粉病,可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40%霉胺懸浮劑800倍液及福星4000倍液加以防治;後期高溫季節多發病毒病,可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800倍液噴霧防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