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匯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匯港是條人工河,位於上海市奉賢區,北接黃浦江,從黃浦江的拐彎處閘港口地區和東西向的大治河成直角狀,筆直南下直通杭州灣

地理位置

金匯港和浦星公路大致平行,由北往南分別穿過金匯鎮、齊賢鎮、光明鎮、錢橋、石橋、浦東鐵路、上海師範大學奉賢校區、浦南運河、海灣旅遊區、海灣鎮等注入杭州灣。全程21.8公里,河寬近90米,全河可通航載重300噸的船隻[1]

歷史發展

金匯港前身「金匯塘」開鑿於明嘉靖二年,也就是1523年,至今已有480多年歷史,歷代都有疏浚。從近現代來說,這條養育着奉賢人民的母親河,歷經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三次開鑿二易河道。上世紀50年代初葉的金匯港,河寬只有20米,彎彎曲曲,從奉賢中部蜿蜒北上可通閘港口。彼時人們出行和運輸主要靠船隻,由於沒有水閘,潮漲潮落,河水甚是湍急,航道狀況很惡劣,事故頻發。由於此河道是民國前開挖的,彼時開河道如碰到財大氣粗的大戶人家的田地只得繞開,就這樣河道被挖成了彎曲不通暢。到了1958年,奉賢興修水利,重新規劃了金匯港。在老河道大體走向的基礎上,開出一條更寬更直的河道來,但也只有50米左右。囿於當年的經濟實力和生產力,南北兩端未造水閘,河水還是很湍急,船隻的航行也只能依賴潮漲潮落,撞船、翻船的事故仍有發生。

改革開放伊始,開始規劃開挖第三條金匯港,1978年冬和1979年冬,分兩期開拓,1980年竣工,河寬近90米。另外還在金匯港的南北兩端建造了兩座雄偉、多功能的水閘,很好的解決了潮汐問題[2],船隻可以平穩安全的出入黃浦江、杭州灣。滿載貨物的大型船隻來回穿梭於河道上,水上事故亦大大減少。至此金匯港真正做到了通江達海,名副其實的成為奉賢境內的黃金水道。

視頻

金匯港相關視頻

跨金匯港大橋

參考文獻

  1. 見證臨港發展-金匯港實景拍攝,搜狐,2019-12-26
  2. 金匯港那些年,上海奉賢報數字報,201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