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屬腐蝕與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屬腐蝕與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依託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實驗室前身是組建於1987年的中國科學院腐蝕科學開放研究實驗室。1993年國家計委批准建設,1995年通過驗收,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1],2013年摘牌。現任實驗室主任王福會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宋詩哲教授。金屬腐蝕與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面向國內外開放,是開展腐蝕與防護基礎研究、學術交流和高級人才培養的基地。

研究領域

金屬腐蝕與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是開展腐蝕與防護基礎性研究、學術交流和高級人才培養的基地。實驗室針對能源、海洋開發、交通運輸、環境、航空航天等行業需求,研究材料的腐蝕規律和控制方法、表面防護層在環境因素作用下的失效機理、材料腐蝕壽命預測方法及理論,發展腐蝕監/檢測技術和防護應用技術。實驗室現有四個研究方向:

1、 腐蝕電化學與自然環境腐蝕:電化學腐蝕機理;腐蝕監檢測理論與技術;化學/電化學防護膜/層技術與理論;材料在典型自然環境中的腐蝕規律及防護技術。

2、 高溫腐蝕與防護:合金的氧化機理;氧化膜的形成、破裂、修復規律及表徵;高溫混合氣氛腐蝕與防護;防護塗層的形成與失效;納米技術[2]在塗層中的應用。

3 、力學-化學腐蝕與防護:應力腐蝕開裂;環境因素對疲勞裂紋萌生的影響;氫脆損傷與規律;多相流中材料的腐蝕、沖蝕和空蝕破壞機理與防護。

4、 表面科學與工程技術:針對國防和經濟建設需要,研究與開發先進的表面防護與功能化塗層的製備技術,並對相應的關鍵科學問題展開系統研究 。

學術團隊

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20餘人,其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各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5人;在實驗室工作的流動人員(客座、博士後、研究生)近60人。由實驗室學術帶頭人主持的主要項目有: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973)項目1項、863項目1項、國家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基金重點項目1項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項等。

項目成果

自實驗室建設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6項(二、三等獎各3項);遼寧省科技進步獎2項(二、三等獎各1項);其它部委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共計獲科技成果獎勵33項,獲專利權10餘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00餘篇,出版論著9部;培養博士54人,碩士58人,有12名博士後出站。已經在腐蝕電化學基礎理論及測試技術、高溫氧化機理及防護塗層技術、應力腐蝕裂紋等方面取得了較有影響的研究結果,在國際腐蝕科學領域有一定影響力。實驗室設立對學科發展有重大意義或應用前景的研究項目作為實驗室重點開放課題,同時實驗室也接受全國腐蝕科技工作者自選的課題申請,並根據申請指南進行遴選予以資助,鼓勵來實驗室合作並利用實驗室條件開展創新性研究。經十餘年的建設,實驗室已擁有較為配套的研究條件,逐漸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實驗室發展模式,並在引導和促進我國腐蝕與防護科學技術發展,增進與國外腐蝕界交流方面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實驗室將在現有優勢的基礎上,結合學科特點,加強與國內外產業界的互利合作,提升解決重大腐蝕科學技術問題的能力。力爭在5~10年內,將自身建設成具有較高理論水平,並能夠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重大技術支持的,具有活力的國際一流的腐蝕科學實驗室。

視頻

金屬腐蝕與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 相關視頻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科研團隊蒞臨廣東萬事泰集團考察調研花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