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野草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野香薷)
前往: 導覽搜尋
野草香
圖片來源

中文學名:野草香

拉丁學名:Elsholtzia cypriani (Pavol.)

C. Y. Wu et S. Chow

別 稱:野狗芝麻、狗尾草、木姜花等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亞

綱:合瓣花亞綱

目:管狀花目

科:唇形科亞

科:野芝麻亞科

族:刺蕊草族

屬:香薷屬

野草香,別名:野香薷魚香菜木姜花野薄荷狗尾草野香蘇野蘇麻滿山香

為唇形科植物野草香的葉或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sholtzia cypriani(Pavol.)C.Y.Wu et S.chow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曬乾或鮮用。[1]

形態特徵

野草香,草本植物,高20-100cm。莖直立,四棱形,被短柔毛。葉對生;葉柄長2-20mm,被毛;葉片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6.5cm,寬1-3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下延至葉柄,邊緣具鋸齒,上面被柔毛,下面被柔毛及腺點。

輪傘花序多花密集成假穗狀花序,長2.5-10.5cm;苞片線形,被短柔毛;花萼管狀鐘形,長約2mm,外面被柔毛,萼齒5,細小,偏向一側呈尖嘴狀;

花冠玫瑰紅色,長約2mm,外面被柔毛,上唇全緣或略凹缺,下唇3裂,中裂片圓形,側裂片半圓形,全緣;雄蕊4,伸出,前對較長,花絲無毛,花葯2室;

子房4裂,花柱外露,柱頭2淺裂。小堅果長圓狀橢圓形,黑褐色,略被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400-2900m的田邊、路旁、河谷岸邊、林中或林邊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陝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

性狀鑑別,葉多捲曲皺縮,展平後呈卵形或長圓形,長2-6.5cm,寬1-3cm,先端尖,邊緣具鋸齒,上面被柔毛,下面密被短柔毛和腺點;葉柄長0.2-2cm。揉搓後有物殊清香,味辛涼。

化學成份

地上部分含揮髮油0.81%,油的主要成分為β-去氫香薷酮(β-dehydroelsholtzione),相對含量為86.82%,這是目前香薷屬植物中揮髮油含量高的;其次是反式丁香烯(trans-caryophyllene)2.19%,β-金合歡烯(β-farnesene)0.9%,芳樟醇(linalool)0。74%;以下揮髮油組成均在0.35%以下,其中有α、β-蒎烯(pinene),月桂烯(myrcene),檸檬烯(limonene),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3-辛醇(3-octanol),1-辛烯-5-醇(1-octene-5-ol),苯甲醛(benzaldehyde),苯乙酮(acetophenone),萘(naphthalene),α-松油醇(α-terpineol),律草烯(humulene),辣薄荷烯酮(piperiterone),百里香(thymol),丁香烯氧物物(caryophyllene oxide),3-辛酮(3-octanone)等。

性味

味辛;性涼[2]

野草香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發表;解毒截瘧。[3]

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鼻淵頭痛;風濕關節痛;瀉痢腹痛;瘧疾;疔瘡腫毒;汗斑;神經性皮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

外用:適量,搗汁塗。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野草香 ,寶芝林中藥網
  2. 野草香 ,家庭醫生在線網
  3. 野草香 ,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