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鸛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野老鸛草 |
中文名稱:野老鸛草 拉丁學名:Geranium carolinianum L. 界:植物界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科:牻牛兒苗目、牻牛兒苗科 屬種:老鸛草屬、野老鸛草種 命名者及年代:L. ,1753 |
野老鸛草(學名:Geranium carolinianum L. )是牻牛兒苗科,老鸛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60厘米,根纖細,具稜角,基生葉早枯,莖生葉互生或最上部對生;托葉披針形或三角狀披針形,外被短柔毛;葉片圓腎形,基部心形,裂片楔狀倒卵形或菱形,小裂片條狀矩圓形,先端急尖,花序腋生和頂生,花序呈傘形狀;苞片鑽狀,萼片長卵形或近橢圓形,花瓣淡紫紅色,倒卵形,蒴果被短糙毛,果瓣由喙上部先裂向下捲曲。4-7月開花,5-9月結果。
原產美洲,中國為逸生。分布於中國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和雲南。生於平原和低山荒坡雜草叢中。
該種全草入藥,有祛風收斂和止瀉之效。
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根纖細,單一或分枝,莖直立或仰臥,單一或多數,具稜角,密被倒向短柔毛。
基生葉早枯,莖生葉互生或最上部對生;托葉披針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5-7毫米,寬1.5-2.5毫米,外被短柔毛;莖下部葉具長柄,柄長為葉片的2-3倍,被倒向短柔毛,上部葉柄漸短;葉片圓腎形,長2-3厘米,寬4-6厘米,基部心形,掌狀5-7裂近基部,裂片楔狀倒卵形或菱形,下部楔形、全緣,上部羽狀深裂,小裂片條狀矩圓形,先端急尖,表面被短伏毛,背面主要沿脈被短伏毛。
花序腋生和頂生,長於葉,被倒生短柔毛和開展的長腺毛,每總花梗具2花,頂生總花梗常數個集生,花序呈傘形狀;花梗與總花梗相似,等於或稍短於花;苞片鑽狀,長3-4毫米,被短柔毛;萼片長卵形或近橢圓形,長5-7毫米,寬3-4毫米,先端急尖,具長約1毫米尖頭,外被短柔毛或沿脈被開展的糙柔毛和腺毛;花瓣淡紫紅色,倒卵形,稍長於萼,先端圓形,基部寬楔形,雄蕊稍短於萼片,中部以下被長糙柔毛;雌蕊稍長於雄蕊,密被糙柔毛。
蒴果長約2厘米,被短糙毛,果瓣由喙上部先裂向下捲曲。花期4-7月,果期5-9月。
分布地域
國內分布:分布於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和雲南。國外分布:原產美洲。[1]
生長習性
生于山坡、草地、田埂、路邊及村莊住宅附近。[2]
化學成份
牻牛兒苗含揮髮油,油中主要成分為牻牛兒醇。又含槲皮素及其他色素。日本產的尼泊爾老鸛草全草含有鞣質、沒食子酸、琥珀酸、槲皮素及其甙類等。其葉中含鞣質最多,且其鞣質的含量能隨季節變化,一般在12月至次年2月間含量最低,而後逐漸加多,至6~8月間含量最高。葉中尚分離出山柰甙。
藥用價值
來源:本品為牻牛兒苗科植物牻牛兒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 、老鸛草Geranium Wilfordii Maxim.或野老鸛草Geranium carolinianum L. 的乾燥地上部分,前者習稱「長嘴老鸛草」,後兩者習稱「短嘴老鸛草」,夏、秋二季果實近成熟時采割,捆成把,曬乾。
性狀:長嘴老鸛草:莖長30~50cm,直徑0.3~0.7cm,多分枝,節膨大。表面灰綠色或帶紫色,有縱溝紋及稀疏茸毛。質脆,斷面黃白色,有的中空。葉對生,具細長葉柄;葉片捲曲皺縮,質脆易碎,完整者為二回羽狀深裂,裂片披針線形。果實長圓形,長0.5~1cm。宿存花柱長2.5~4cm,形似鸛喙,有的裂成5瓣,呈螺旋形捲曲。無臭,味淡。
短嘴老鸛草:莖較細,略短。葉片圓形,3或5深裂,裂片較寬,邊緣具缺刻。果實球形,長0.3~0.5cm。花柱長1~1.5cm,有的5裂向上捲曲呈傘形。
野老鸛草:葉片掌狀5~7深裂,裂片條形,每裂片又3~5深裂。
炮製:除去殘根及雜質,略洗,切段,曬乾。
性味:辛、苦,平。
歸經:歸肝、腎、脾經。
功能主治:祛風濕,通經絡,止瀉利。用於風濕痹痛,麻木拘攣,筋骨酸痛,泄瀉痢疾。
用法用量:9~15g。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物種危害
繁殖
用分根繁殖。冬季倒苗後至早春萌芽前挖掘老根,分切數塊,每塊具有芽。按行株距25cm×25cm開穴,每穴栽種1塊,覆土壓實,澆水。
田間管理:出苗後要中耕除草、追施人糞尿,冬季倒苗後,清除枯株殘葉,培土,施廄肥、堆肥等。
為害
一般性雜草。是一種常見多倍體(2n=54)雜草,為麥類、油菜等夏收作物田間和果園雜草,亦侵入山坡草地。
防治
農業防治措施:麥種過篩,清除草籽;不用麥糠、麥秸堆漚農家肥;剷除田埂、圩堤上的雜草,以免草籽傳入農田;實行麥子與冬綠肥、油菜輪作,以便在麥田用藥化除。
化學防治:可在花期前拔除,或在田間和園圃中施用一些化學除草劑,如甲黃隆、丁草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