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小蒜(廖春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野小蒜》是中國當代作家廖春波的散文。
作品欣賞
野小蒜
春秋季節,野小蒜瘋長,青黃錯雜。包餃子,炒雞蛋,攤煎餅,摻和上它,別具風味,鮮美無比。妻常涼拌,做下飯菜,增進食慾。人近花甲,見多識廣,但酒肉穿腸過後,仍舊鐘愛野小蒜,正如遊覽全世界,依然感覺家鄉好。疫情期間,蔬菜漲價迅猛,特別是菠菜等,比豬肉賣得貴,可野小蒜偏低,我便提議,以豬肉和野小蒜作餡,蒸包子吃。因此,既度緊日子,又大飽口福。
小時候,鬧春荒,我沒少挖野菜。家裡六七張嘴,母親負責管飯。饑寒交迫時,她就腰挎笆簍,手持點鋤兒或彎刀,叫上孩子們,漫山遍野覓食。折耳根、地撿皮、椿樹芽、馬齒莧、蒲公英、槐花、蕨薹、竹筍、松菌、水芹、薺菜等盡收眼底,招人喜歡。當然,最普通的是野小蒜,坡梁、溝壑、河灘、地角、田埂、路旁、岩縫、果園、草壩、渠道、堰塘等隨處可見,鬱鬱蔥蔥。我們滿載而歸,在廚房後的石槽用流泉沖洗乾淨,又目不轉睛看着母親燒開大鍋水,倒入包穀面,煮渣腸子糊糊。即將熟時,放入切碎的野小蒜,不停攪拌。慢慢清香四溢,她喊家人開飯,自己則忙宰豬草,煮兩三木桶豬食。直到餵完嗷嗷待哺的圈豬,父親和兒女們都吃飽喝足,離席而去,她才上桌,囫圇吞棗,收拾冷熱不均的剩菜余飯。
父母病逝,我再也沒有吃過那麼香的野小蒜了。春節掛紙,墳地周圍的橘樹下依稀可見這野菜。睹物思人,難忘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艱苦歲月。現在,生活條件改善,雞鴨魚肉不缺,也很少挖野菜。不過,野菜刮油水,能調劑口味,漸受人追捧。據說,野小蒜不僅營養豐富,開胃健脾,強筋健骨,還有食療效果,如通神安魂,穩定血壓。城裡人試圖移栽陽台,雖精心打理也可存活,但施肥噴藥後,卻喪失原生態。野小蒜勿需嬌生慣養,生命力極強,從不與其它植物爭奪養料,自然耐貧瘠,哪裡犯得着人工栽培?
野小蒜素稱菜中靈芝,有悠久生長食用歷史。李時珍《本草綱目》描述:「小蒜野生,處處有之。苗、葉、子皆似大蒜,而細數倍也;苗如蔥針,根白大者如鳥芋子。」王楨《農書》里載「生則氣辛,熟則甘美。種之不蠹,食之有益。故學道人資之,老人宜之。」白居易留下「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黃粥」的詩句,李商隱賦詩「薤白羅朝饌,松黃暖夜杯。」杜甫也有詩云:「束比青芻色,圓齊玉簪頭。衰年關膈冷,味暖並無憂。」公元765年,他乘船途經雲安,今重慶市雲陽縣,這裡緊鄰我老家。曾因病停留水閣幾個月,想必吃過故鄉的野小蒜。
啊!野小蒜,你多麼平凡,又多麼偉大,歷經貧寒,香飄世間。你滋養了我的靈魂,我的味蕾被你征服,我對你的摯愛深沉。每當我看見你,總是百感交集,有親情有鄉愁。可我從你的身上,更學會低調堅韌,不因孤獨而消極,忍得寂寞,踏實進取,走出精彩。 [1]
作者簡介
廖春波,重慶仲裁委國際仲裁員,萬州區司法局二級調研員、公職律師,自由譯者,愛好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