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遊靈隱寺(熊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重遊靈隱寺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重遊靈隱寺》中國當代作家熊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重遊靈隱寺

游罷普陀山,我和家人又繞道杭州。杭州,我雖待過,也游過西湖,但「何日更重遊」不曾忘記。這回是自駕,機會難得,西湖,特別是靈隱寺,必須再次一游,好好地讀一讀道濟,從而滿足我二十年前不曾滿足的心愿

翌晨餐罷,我們先繞西湖而行,遊了雷鋒塔和岳王廟,便乘景區公汽直奔靈隱寺來。

來至山門,最為搶眼的,是山門上「靈隱寺」三個繁體大字,楷書,頗具顏柳風骨,遒勁而莊重。細看落款, 讓我肅然起敬。

靈隱寺背山亦面山,背倚之山,名曰北高峰,面對之山,名曰飛來峰。

飛來峰崖壁之上,有「靈鷲飛來」題刻,字體大氣而古拙,可惜落款模糊,不知何人所書。順道而行,穿過青光綠影,但見層層疊疊的石窟造像滿布崖壁,依形就勢,高低錯落。據說,從五代十國直至明朝都有開鑿,雖然風化嚴重,如今完好者尚有好幾十處。隔溪望去,一尊彌勒佛跣足趺坐,鼓腹捻珠,笑容可掬,真像是在回答遊人「肚何大笑何多」的提問,讓人仿佛聽到「肚大容天下能容之事;笑多笑世上可笑之人」的佛家箴言。彌勒佛兩旁環立十八羅漢,狀貌各異。石窟之下,一條小溪汩汩流淌,水清沙白,游魚可數。

靈隱寺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是羅漢堂,二是道濟堂。

羅漢堂門柱有聯,道是——

佛法遍三千,心悟真承超苦海;

羅漢稱五百,尊容古怪啟慈航。

堂內五百羅漢,除環壁的以外,分作數行排列,全為鎏金塑像,與真人等高等大,有坐有立,雖有誇張,一個個仍是栩栩如生。羅漢們座前不僅都注有名字或者法號,還有「職稱」,多數都稱尊者,也有稱使者、大師、居士的。看五百羅漢的形態狀貌,多為外邦異域之人,中國籍者只占少數。若講宗教界的造像技藝,五百羅漢算得上最為高超。我瞻仰過不少廟宇庵堂的神像,或雕或塑,對照中外人體,多半比例失調,以身首不相稱者最為明顯,這五百羅漢,全都維妙維肖,算是個例外。有人說,五百羅漢雖只五百,可誰也不能數清。這話我信,在歸元寺,我沒有數清,在玉泉寺,我沒有數清。這回在靈隱寺,我又沒有數清,數到三百六十五尊,再就不知怎麼數了,記憶中,眼前的羅漢似曾數過,又像不曾數過,一時模糊,不願從頭再數,只好作罷。

道濟堂又名濟公殿,我在這裡隨喜的時間最長。因為,濟公是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不僅道行高深,言行奇異,而且才華橫溢,詩文兼善,令我景仰。 殿內十八副壁畫,概述了道濟一生

道濟,南宋浙江天台人,姓李名修元,弱冠之年便皈依佛門。起初,去國清寺出家,在法空一本方丈座前為徒。不多日,慕名來到靈隱寺,拜住持慧遠禪師為師。慧遠賜他法號道濟,並親自為他摩頂授戒。慧遠問曰:「盡形壽,不殺生,汝能持否?」道濟答曰:「能持。」慧遠問曰:「盡形壽,不淫慾,汝能持否?」道濟答曰:「能持。」慧遠問曰:「盡形壽,不偷盜,汝能持否?」道濟答曰:「能持。」慧遠問曰:「盡形壽,不貪酒肉,汝能持否?」道濟先是支吾,而後答曰:「弟子不知。」慧遠笑曰:「勿忘道濟之名就是。」道濟答曰:「謹遵師命。」道濟幼讀詩書,是個學識淵博情性率真之人,言似狂放,行若瘋癲,每每衣冠不整,污頭垢面,被人呼作濟癲和尚,尤其是不能遵守佛門的清規戒律,常吃肉喝酒,露宿村畔街頭。首座等多人數次要求慧遠開除道濟。慧遠答曰:「佛門廣大,容得癲僧!」慧遠圓寂之後,道濟無所依傍,便自出靈隱寺。踟躕數日,徑投淨慈寺去,淨慈寺方丈德輝長老見而愛之,令為書記僧。德輝長老對道濟的言行雖不硬性管束,卻以「道行濟世」之理時加教誨。道濟合掌恭聽,心領之神會之。他不願靜坐,不肯面壁,甚至不喜誦經文,而以雲遊四方為修煉正途。數十年來,他足跡所至,懲惡除奸,濟困扶危,息人之訟,救人之命,自己卻是破衲敝履,饑飽無常,時人尊為濟公活佛。道濟六十一歲圓寂之後,被佛門列為禪宗第五十世祖。其後數年之間,東南許多寺廟便先後造像供奉道濟,靈隱寺亦然。當家住持以羅漢堂為體制,以靈隱寺著名得道高僧慧遠禪師弟子之名義,為道濟建殿造像,並遵佛門之議,設立「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羅漢阿那尊者神功廣濟先師三元贊化天尊」的牌位,以告天下。道濟除被尊為五十世祖,還兼得羅漢、尊者、先師、天尊四大稱號並獲二十八字牌位,以第五百O一名羅漢之尊,列位《羅漢圖》中。據稱,這在我國佛教史上絕無僅有。

道濟不僅是個得道高僧,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彌留中仍笑而作偈——

六十年來狼藉,東壁打倒西壁。

於今收拾歸來,依舊水藍天碧。

道濟除著有《鐫峰語錄》十卷和若干文章,還有上百首詩詞傳世。僅看他寫景的《游洞霄宮》古風和自嘲的《神子贊》趣詩,便可足信他詩才了得。

《游洞霄宮》寫道——

平明發餘杭,扁舟溯清流。

登岸五六里,小徑穿林丘。

奇峰聳天柱,九鎖岩谷幽。

雲根立仙館,勝處非人謀。

入門氣象雄,金碧欺兩眸。

彈棋古松下,啼鳥聲相酬。

羽衣讀黃庭,內景宜自修。

蓬萊隔弱水,九轉即可求。

坡翁昔賦詩,刻石紀舊遊。

溪山增偉觀,萬古傳不休。

我來吊陳跡,枯腸怯冥搜。

執炬入大滌,襟袖寒颼颼。

懸岩石乳滴,千歲無人收。

樵夫指岩窟,此處通龍湫。

方期過東洞,紅日驚西投。

徘徊出山去,空使猿鶴愁。

《神子贊》寫道——

遠看不是,近看不像,

費盡許多功夫,畫出這般模樣。

兩隻帚眉,但能掃愁;

一張大口,只貪吃酒。

不怕冷,常作赤腳;

未曾老,漸漸白頭。

有色無心,有染無著。

睡眠不管江海波,渾身襤褸害風魔。

桃花柳葉無心戀,月白風清笑與歌。

有一日倒騎驢子歸天嶺,釣月耕雲自琢磨。

二十年前,我出差杭州,瞅空遊覽西湖,方至靈隱寺濟公殿,未曾隨喜,同伴打來電話,說有事要我立回賓館,十萬火急,因而與道濟「擦肩而過」。

靈隱寺重遊歸來,我說與家人:來靈隱寺拜濟公,和游普陀山拜觀音一樣,我是還願也是了願。[1]

作者簡介

熊平,1958年開始寫作,現為湖北作家協會、中國散文學會、中國詩歌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