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慶市遺傳學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重慶市遺傳學會西南大學(含西南農業大學)唐世鑒、蔣同慶、陳世儒等老一輩遺傳學家於1980年發起成立,由從事遺傳學及密切相關學科的教學、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者自願結成的地方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1]

機構簡介

重慶市遺傳學會由西南大學(含西南農業大學)唐世鑒、蔣同慶、陳世儒等老一輩遺傳學家於1980年發起成立,由從事遺傳學及密切相關學科的教學、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者自願結成的地方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是依法登記的學術性社團法人。目前下設植物遺傳、動物遺傳等6個專業委員會,會員400餘人。

相關資訊

【招商函】首屆西南單細胞組學技術應用論壇將於9月在重慶舉辦

細胞作為生命最為基本的一個單元概念,是生命活動的基石。單細胞技術可通過極高的分辨率,精準識別每個細胞和細胞群所具有的特徵,在單個細胞層面進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將單細胞測序列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術之一;2013年,Science將單細胞測序列為年度最值得關注的六大領域榜首;2017年,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相媲美的「人類細胞圖譜計劃」 首批擬資助的38個項目正式公布,將為人體40萬億細胞繪製「地圖」,引爆了單細胞測序新時代。

近年來,隨着研究的深入,對於單細胞的研究,逐步從基因組、轉錄組水平,延伸到蛋白組、代謝組等層面,並形成了多組學技術聯合分析,這對於我們了解單個細胞的特徵、細胞間的異質性、理解基因變化與表型變化之間的關聯性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特別是近兩年,單細胞在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發展,呈現井噴之勢,是目前研究和臨床應用的焦點。如今,在腫瘤、發育生物學、臨床診斷、免疫學、微生物學、遺傳等領域,單細胞組學技術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對我們實現高度個性化的精準醫療至關重要,也將對未來醫學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西南地區是「一帶一路[2]」重要的對外發展門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亦是未來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經濟發展,科技先行,為進一步提升西南地區的醫療科技能力,推動單細胞組學技術更加廣泛的開展研究和臨床應用。轉化醫學網聯合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基因檢測技術分會、中國遺傳學會遺傳診斷分會、創傷、燒傷與複合傷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多家單位,共同發起「首屆西南單細胞組學技術應用論壇」,論壇將於2022年9月在重慶舉辦,通過分享研究熱點、技術進展、應用場景、臨床需求、市場反饋、瓶頸分析及機遇與挑戰等話題,對單細胞組學技術做深入的交流與探討,期待您的參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