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慶市巴蜀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重慶市巴蜀小學位於重慶市渝中區巴教村15號張家花園青園,居美麗的嘉陵江南畔,緊鄰重慶CBD中心商務區解放碑,黃花園大橋旁邊,中國抗戰文化聯合會舊址。 占地30餘畝,是國家教育部全國基礎教育[1]定點聯繫的四所小學之一,重慶市示範學校、重慶市教委直屬小學之一。

辦學歷史

巴蜀小學創建於1933年,由原國民黨四川省主席王瓚緒任董事長、江蘇教育家周勖成任校長。1932年,川軍師長王纘緒兼任川東鹽運史時,曾接受鹽商巨額捐贈。王用其款修建了巴蜀小學教學樓命名「湘園」(此樓的磚頭上燒制有「大邑劉湘捐」的字樣)。

1936年,巴蜀學生生活照片和學業成績代表中國送至英國倫敦參加國際教育博覽會,深受嘉獎。著名教育家、作家葉聖陶曾任學校國文教員,並為校歌作詞。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同志曾在學校操場向各界人士發表《全民團結起來,爭取抗戰勝利》的著名演講。

1939年,國民政府林森主席了解到巴蜀小學的優異成績,親自題寫「成績斐然」四個字,作為匾額,懸掛於大禮堂中。

1950年,重慶解放後,巴蜀學校根據鄧小平「一切不動,只許辦好,不許辦壞」的指示,由西南軍政委員會接辦,改名為西南區幹部子弟校,段雲、劉西林任正副校長。學校從此變「私立」為「公辦」。學校領導繼承優良傳統,進行以教學為中心啟迪智慧,增長才幹,全面發展為主張的多學科教學改革,每年召開「教改成果匯報日」,取得突出成績。

1954年,西南局撤消後,巴蜀幼兒園、小學、中學分設獨立,從此,巴蜀園內一分為三。

1957年,黨的教育方針發表,巴蜀小學領導帶領全校教職工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在德智體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

為我國十年動亂時期,學校遭到嚴重破壞。1976年粉碎「四人幫」之後,學校和全國各條戰線一樣通過整頓開始復甦。

1978年,巴蜀小學成為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小學。重慶市直轄以後,巴蜀小學成為了教育部的基礎教育定點聯繫校和重慶市首批示範小學。

辦學條件

硬件設施

校園內,雄偉的綜合樓集辦公、藝體、科技、集會於一體。三棟教學樓美觀適用,教學設施[2]齊備,環境幽靜。

師資力量

學校有一支以特級教師、高級教師為核心的骨幹教師隊伍,有力地推動着學校的教育改革。

對外開發

北京光明小學、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等17所學校是巴蜀小學的國內友好學校,俄羅斯聖彼得堡小學、英國聖女貞德學校等11所學校是巴蜀小學的國際友好學校。巴蜀的孩子來到了英國、俄羅斯德國,英國的孩子、俄羅斯的孩子也來到了巴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