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酒糟(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酒糟
100007833824_13774819583229.jpg
圖片來源 http://china.makepolo.com/product-picture/100343130117_0.html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酒糟

漢語拼音:Jiǔ Zāo
別名:甜糟、糟、紅糟、酒醅糟、粕
性味歸經:味甘、辛,性溫。歸胃、肝、腎經。無毒《本草拾遺》
功能:活血止痛,溫中散寒
主治:常用於傷折瘀滯疼痛,凍瘡,風寒濕痹,蛇傷,蜂螫

酒糟,中藥名。為高梁、大麥、米等釀酒後剩餘的殘渣。我國各地均有出產。具有活血止痛,溫中散寒之功效。常用於傷折瘀滯疼痛,凍瘡,風寒濕痹,蛇傷,蜂螫。[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酒糟

拼音名:Jiǔ Zāo

英文名:distiller's grains

別名:甜糟、糟、紅糟、酒醅糟、粕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Wine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綱目》:糯、秫、黍、麥,皆可蒸釀酒醋,熬煎餳飴,化成糟粕。酒糟須用臘月及清明、重陽造者,瀝乾,入少鹽收之,藏物不敗。若榨乾者無味矣。

來源

藥材基源:為高梁大麥釀酒後剩餘的殘渣。

採收和儲藏

在酒精廠或酒廠中收集。

化學成分

酒糟因制酒原料及方法之不同,所含成分亦異,其僅分離酒液的酒糟中尚含相當量的乙醇(ethanol),若經蒸吊燒酒後,則乙醇的含量極少。

性味

甘;辛;溫;無毒

歸經

胃;肝;腎經*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溫中散寒。主傷折瘀滯疼痛;凍瘡;風寒濕痹;蛇傷;蜂螫

用法用量

內服:燉溫或煎湯,適量。外用:適量,罨敷。

複方

  • ①治傷折,惡血不散疼痛:酒糟二斤,糯米半斤。上二味相和,酒煮稀稠得所,取出乘溫塗患處,外封裹之,日再易。(《聖濟總錄》糟米塗方)
  • ②治鶴膝風:酒醅糟四兩,肥皂一個(去子),芒硝一兩,五味子一兩,砂糖一兩,姜計半甌。研勻,日日塗之。加入燒酒尤妙。(《綱目》)
  • ③治手足皴裂,春夏不愈者:生薑汁、紅糟、白鹽、豬膏(臘月者佳)。上研爛炒熱,擦入皴內,一時雖痛,少頃便皮軟皴合,再用即安。(《養生必用方》)[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酒糟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酒糟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