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鄧之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鄧之誠:字文如,號明齋,又號五石齋江蘇江寧(南京)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學家

鄧之誠(1887年11月19日-1960年1月6日),字文如,號明齋,又號五石齋江蘇江寧(南京)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學家[1][2]

生平簡述

幼入私塾,隨父親到雲南任所,習六代史。

1903年,考入雲南兩級師範學堂。1907年畢業後,擔任滇報社編輯。

1910年,任昆明第一中學堂史地教員。武昌起義後,仍然兼報社工作,宣傳革命。

原圖鏈接鄧之誠: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1917年,應北京大學聘請任教授。到北京後,被國史編纂處任命爲民國史纂輯員。後來又兼任北平《新晨報》社總編輯。

1927年起,專任北京大學史學系教授,兼任北平師範大學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燕京大學史學教授。

1931年起,專任燕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講授中國通史和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明清各斷代史。其間,曾經兼任北平師範大學、輔仁大學史學課程。

1941年遭到日軍逮捕。1945年燕京大學復校,回到燕京大學任教,支持學生的愛國運動。

1952年院系調整,以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的身份全薪退休。

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歷史考古專門委員。[3]

鄧之誠培育出許多文史學者,如黃現璠王重民朱士嘉譚其驤王鍾翰等等。

1960年1月6日逝世,享年73歲。1960年1月10日安葬在北京東北義園[4]

1921年起,專任北京大學史學系教授,又先後兼任北平師範大學、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和燕京大學史學教授。

治學嚴謹

一生治學謹嚴,博聞強識,誨人不倦。最初在北京大學等校講授,成《中國通史講義》上、中兩卷,於30年代初,被選為《大學叢書》之一種,更名為《中華二千年史》。

喜歡抄書

張萱西園聞見錄》傳抄本一百零七卷等;並以所藏五石齋鈔本秘籍包括談遷北游錄》《永憲錄》及崇彝道咸以來朝野雜記》等付印,嘉惠士林未刊手稿尚有《滇語》,二十萬字,述其幼年遍歷滇中所見所聞,尤詳於滇邊諸少數民族,是研究西南少數民族歷史的可貴資料。

1996年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所編新版《世界人名錄》(東洋篇)收「鄧之誠」條目稱他為「中國通史權威」。

傑出的教育家

鄧之誠作為20世紀中國著名史學教育家,曾培養了一大批文史考古學者,門人弟子號稱三千,當中成就斐然者有黃現璠王重民朱士嘉譚其驤王鍾翰(以出生年排序)等等。

1960年1月6日病逝於北京

「舊學」風範

外表

原圖鏈接鄧之誠:鄧之誠書法。

鄧之誠走進燕京大學課堂,身着藍布長袍,瓜皮小帽頂上打着紅結,腳上一雙「老頭樂」棉鞋,腿帶捆在腳脖子上。他空手而來,不帶只文片紙。

講課

他往講台上一站,摘下帽子,放在講桌上,深深地向眾人鞠躬,腦門碰到桌面,然後說:「同學們,我來看看你們。」一口西南官話,溫文爾雅。70多年前,此種繁文縟節,在鄧之誠那裡從不省略。他堅持舊禮,40歲起便手執藜杖,不苟言笑。即使被人稱為「鄧老頭」,他也欣然點頭。

後人稱他「為人為學,頗有古名士風」。王鍾翰師從鄧氏,一日,在燕大喝醉了酒,摔倒在馬路邊。此事傳到了校長司徒雷登耳中,司徒先生輾轉找到鄧之誠,要他處理。鄧聽說後,就在桌上放一小杯白干,一兩不到,將王鍾翰叫到家中,囑他「再喝一杯」。又說,若想喝酒,以後盡可來喝個夠。王鍾翰喝完那杯酒,鄧之誠說:「好了,你回去吧。」

鄧之誠著史,然偏愛野史。他讀書札記匯成《骨董瑣記》 ,內容雜糅明清兩代的朝章典故、里巷雜談乃至金石書畫、衣着器物。前面方介紹了「邸報」,後面就記錄起乾隆年間的米價,乃至「葫蘆器」、「日本刀」,被人目為天下第一「閒書」。

鄧氏是雜而到家。紅學家周汝昌研習 《紅樓》 時,曾受教於鄧。某次,鄧輕描淡寫地說:「《永憲錄》里有曹家的事,此書流傳甚罕,知者不多,圖書館有一部抄本,可去一查。」周汝昌憶及,當他將書借到手,打開翻看,「不禁大驚」。憑書中所記,他感覺終於找到了曹氏家族的秘密。

鄧之誠好藏書,偏偏鍾情於清代禁書,所藏甚豐。他還喜歡收藏清末民初人像和風俗照片,並以此名聲遠播。

參考文獻

  1. 中國人名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第242頁
  2. 中華當代文化名人大辭典,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第502頁
  3. 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94頁
  4. 馮其利,東北義園名人補遺,北京檔案史料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