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都府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都府堤

中文名:都府堤紅色風景區

都府堤位於武昌解放路北段的西側,其東原有司湖,清時在此築堤,堤近都督府衙門,故名督府堤,亦稱都府堤。清代末年,沿堤形成居民區,就叫都府堤大街,人們仍習稱為都府堤。街為南北走向,南起自由路,北至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的大門口,長560米,寬6至10米。此街的41號是毛澤東在1927年上半年主辦農講歷時居住的地方,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就是在這裡寫成的。蔡和森、彭湃、楊開慧、夏明翰、毛澤覃等都在這裡住過。此街的10號原為武昌高等師範附小,是1924年任中共武漢地委書記陳潭秋的故居。1927年4月27日,中共第五次代表大會首次會議就是在這裡舉行的。

2006年底,武漢市政府對都府堤進行了綜合整治,收回學校並恢復成立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將紀念館對面,毗鄰毛澤東舊居的武昌公園打造成廉政文化主題公園。這條417米,並集中三處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的都府堤成為歷史風貌文化區。[1]

序言介紹

都府堤位於武昌解放路北段的西側,其東原有司湖,清時在此築堤,堤近都督府衙門,故名督府堤,亦稱都府堤。清代末年,沿堤形成居民區,就叫都府堤大街,人們仍習稱為都府堤。街為南北走向,南起自由路,北至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的大門口,長560米,寬6至10米。此街的41號是毛澤東在1927年上半年主辦農講歷時居住的地方,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就是在這裡寫成的。蔡和森、彭湃、楊開慧、夏明翰、毛澤覃等都在這裡住過。此街的10號原為武昌高等師範附小,是1924年任中共武漢地委書記陳潭秋的故居。1927年4月27日,中共第五次代表大會首次會議就是在這裡舉行的。現為中華路中學和江漢大學武昌分部校址。

相關視頻

走進中國第一紅街---都府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