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都和「老」字有關聯(李雨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都和「老」字有關聯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都和「老」字有關聯》中國當代作家李雨生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都和「老」字有關聯

一進三月,春的嫵媚就顯現出來。鶯飛草長,桃紅柳綠,碧水潺潺,煦風拂面,整個天地就像是換了一副容顏,一下子就迸發出許多的朝氣。在這種充滿暖色調的誘惑之下,人們的頭腦就開始膨脹,對愛情的追求,對財富的嚮往,對前途的設想,就像田野里瘋長的草,不停地滋生,不停地冒尖。一些張狂的,朦朧的,大膽的,不計後果的想法就會隨即生髮。這也難怪,春天就是因有了萌發,有了幻想,所以才顯得格外寶貴,格外楚楚動人。

人生的韶華季節,似乎也和大自然的春天有些相仿。處在這個年齡段的人們,都有着一種「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懵懂。天不怕,地不怕,病不怕,錯誤不怕,就算是跌了跟頭,翻了船也不怕。因為青春尚在,時間尚多,還有很多很多的日子可以揮霍,且不必為歲月的流失擔心。這就是青春年少的魅力,也是從古到今人們千方百計想挽留,想永遠擁有的歲月。

今年清明之前,又因切除結直腸息肉住進醫院。從2012年算起,這已經是第六次住院,第六次手術了。那年第一次手術時,雖然切除了一個直徑為4公分的腺體瘤,但自己並沒有覺得害怕,自己相信自己的身體,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越到後來,越是對自己缺少信心。儘管知道每年都要例行手術,但每次都是惶惶惴惴,直到拿到病理報告,才算是卸下心中的一塊沉重。

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捫心自問,自認為還算是一個開朗的人。從十六歲開始獨闖江湖,也不曾懼怕過什麼。即便是隻身面對搶劫的歹徒明晃晃的尖刀;即便是在調車作業時,被集裝箱刮下站台,眼見着火車的輪子擦着自己身子鏗鏘駛過;即便是在遭遇車禍後被送進醫院搶救,也不曾有過膽怯。連自己都有些納悶,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才有了對死亡的一絲恐懼。

不可否認,年齡的老化使歲月也變得憔悴。儘管大自然的四季依然分明,春天的氣息依然濃烈,但作為人生的春天,卻已不再屬於我們這一代人。荷爾蒙的減少,使我們這些步入夕陽的人急迫地感到時光如斯。日月在不停地流去,餘下的時光再也經不起浪費。我們已經沒有了青年時的衝動,也少了一些激憤和莽撞,理想和憧憬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和剩餘不多的時光在一起的是更多的淡然,更多地安瀾。風從身邊吹過,能吹皺一池的春水,卻再也吹不起我們內心的漣漪。

每次老友聚會時,總會聽到某某又去了的消息,不免讓人唏噓與沮喪。過去聽到這樣的消息,似乎覺得那都是別人的事,和自己沒有多少的關聯。但現在不同,一聽到這些,就免不了想到自己,大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難怪我的一個作家朋友就寫了一篇《老友聚會少談病》的文章,來反對在老友聚會時談及生病和死亡的事情。

現在有些老年人似乎陷入了一種「四多」的怪圈。既:痴迷保健品的多,玩命去旅遊的多,聽健康講座的多,瘋狂健身的多。本來這也無可厚非,誰不想好好享受美好的年景,誰不想好好地活着。但是細想起來,這裡面似乎有着一種極不情願,極不現實的情緒。人們之所以近似瘋狂地拚命養生、保健,恰恰說明人們是在抗拒着什麼,在害怕着什麼。

這一切,當然都和一個「老」字有關。

是的,有一天我們終究都會老去,生命不能重來, 老去是自然法則,怕死不是可恥之事。問題是我們都需要有一個理性的認識。生命只是個行走的過程,人終有一天都會被時光遺棄,而活着的每一天也都是走向老去的開始。身處花開的季節,我們已經怒放過自己的色彩,當走進冷秋的蕭瑟後,也必須承認該輪到我們謝幕了。其實老去並沒有那麼可怕,當我們步伐蹣跚在夕陽之下的時候,我們都會駐足回望,思索着我們這一生是不是走的太快,是不是過得坦然。如果能把餘下的每一天都看作是上天的賞賜,對每一天都做一個很好的把握,那麼這個世界上永遠強大的就是你自己。

用不着害怕,怕也沒用。該來的一定會來。該走的一定會走。不能因為一個「老」字就束縛了手腳,使我們變得患得患失,惶恐驚嚇。如果那樣,我們後半生的每一天都將會生活在自憐的悲戚之中。我們失去的將不僅是快樂,而是面對更多風雨洗禮的勇氣和力量。與其那樣,還不如放鬆心情,保持且行且惜的人生態度。當好和尚,爭取每天都能撞鐘,而且都能把鍾撞響,撞出韻味,在悠悠的鐘聲中陶醉自己,珍惜自己擁有的一份盈盈滿足,才能走一程無悔,領一襲風雨;才能 讓一抹溫馨,駐足在晚霞的微笑里,給生命做個完美的收官。

[1]

作者簡介

李雨生,喜歡文學。尤其喜歡散文詩歌的創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