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巷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郭巷街道

中文名 :郭巷街道

所屬地區: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

郭巷街道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位於吳中區南部,處於經濟繁榮的長江三角洲核心地帶,南接吳江區、北連蘇州工業園區、東臨獨墅湖、西銜京杭大運河,素有"姑蘇南大門"的美譽。

2010年人口99014人(2010年)。截至2015年底,郭巷街道辦事處下轄14個社區,轄區總面積54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5萬人。[1]

位置境域

郭巷街道位於吳中區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0°38′~120°42′、北緯31°13′~31°17′,東連車坊鎮,西隔京杭運河與吳中經濟開發區相望,南容吳淞江而毗吳江區,北傍獨墅湖接蘇州工業園區。鎮域踞長江三角洲蘇、錫、常經濟開發區和上海經濟區大都市圈內,東距上海虹橋機場70公里、西離光福機場20公里,緊靠滬寧鐵路、滬寧高速公路和十蘇王公路(205)省道,建設中的蘇嘉杭高速公路在鎮內縱貫南北。全鎮東西最大距離7.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2.6公里,總面積37.47平方公里。郭巷鎮屬四季分明的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境域為地勢平坦、河道縱橫、土地肥沃的江河沖積平原。

地質地貌

一、地質古生代泥盆紀前,境內廣為淺海,泥盆紀時因地殼上升而成為陸地。石炭紀早期,境內海陸更替,沉積了海陸交互相的粉砂岩、細砂岩、泥岩等,厚度大於72米。二疊紀時境內地殼強烈震盪,時為濱海時為陸地。至中生代三疊紀早、中期,境內再次遭受海侵,沉積了海相碳酸鹽岩地層,厚度大於700米。三疊紀晚期,受印支造山運動影響,海水大規模東退,境內再次成陸,結束了海洋環境歷史,開始了長達兩億年的陸區地質歷程。侏羅紀至白堊紀時受燕山運動影響,已形成的地層在地應力作用下產生了多期次、多種形式的褶皺和斷裂。白堊紀晚期,甪直一吳江(含郭巷)一南潯一帶形成斷陷盆地,沉積了內陸湖泊相砂岩。新生代第三紀早期,上述斷陷盆地的沉積中心移至南北兩側,勝浦一斜塘一郭巷一帶沉積了湖盆相或三角洲相棕紅色含礫粗砂岩和雜色粉砂岩。第四紀至更新世中期,境內經歷多次海清、海退,沉積物有礫石、鈣質粘土、粘土,海相亞砂土、亞粘土,湖相亞粘土、粘土、亞砂土、粉細砂及泥炭、腐植土等。在大地構造上郭巷鎮域屬湖蘇斷裂層。湖蘇斷裂由浙江湖州東側沿北東30°~40°方向經蘇州、陽澄湖過崇明入黃海,全長136公里。該斷裂帶東側為第四系沖湖積平原。境內地下岩體受擠壓、剪扭,破碎甚烈。由於斷層錯綜疊加,岩石整體性受破壞,剛性強度降低,不易積累巨大能量,地震均為外地波及的微小型。

二、地貌郭巷的地貌類型為平原,是太湖水網平原區的一部分。境內地勢低平,海拔在3~4米間,處於正常水位與洪水水位之問,自西向東微微傾斜。平原上水網稠密,湖泊眾多,河、湖將地面分割成許多小塊,水面占陸地面積的39%。吳淞江、斜港是太湖水的主要走廊和出水河道,西側的運河對水流起着調節作用。獨墅湖、澹臺湖、赭墩湖、尹山湖、白洋湖、鑊底湖等湖泊對蓄洪調節起着重要作用。地面組成以河流沖積一湖積相為主,土壤以重壤土為主。

氣候

郭巷鎮域屬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類型,加上太湖水體的調節作用,具有四季分明、溫暖濕潤、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和無霜期較長的氣候特點。

郭巷鎮年平均氣溫為16℃,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3℃~4℃,最熱月為7月,月平均氣溫為28.7℃,年平均最高溫度為16.9℃(1961年),年平均最低溫度為15.2℃(1980年),歷史最高溫度38.8℃(1978年7月7日),歷史最低溫度-8.7℃(1969年2月6日)。

當地1951年至1983年三十三年中,6月份平均雨量為165毫米,7月為122毫米。6月份雨量最多為290毫米(1975年),是年7月份雨量173毫米。在1921年至1983年的63年中,1941年6月雨量達308毫米,7月雨量為252毫米。降水量最大的是1960年達1467.2毫米。全年降水日數最多的是1977年,為154天;最少的是1971年,為104天。境內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29天。全年暴雨(日降水量≥50毫米)最多是1999年,為14天,1984年無暴雨。暴雨都發生在5~9月。全年有3個較明顯的雨季,即4~5月的春雨,6~7月的梅雨和9月的秋雨。

【日照】 按1956~2000年資料統計,當地歷年平均日照數為1996.3小時,平均日照率為45%。年最高日照數為2357.6小時,日照率為53%;年最低日照數為1473.0小時,日照率為33%。日照時數最多的是8月,為243.8小時,日照百分率為60%;日照時數最少的是2月,僅123小時;日照百分率最低的是3月與5月,僅38%。

【無霜期】 據1971~2000年資料統計,全鎮歷年平均無霜日為245天。當地一般初霜日在11月下旬,終霜日在3月份,最早初霜日是1984年10月21日,最遲初霜日是1978年11月28日,最長無霜期270天左右,最短為200~220天。當地常年初霜在11月22日,終霜在3月20日,年有霜日44天。

【氣壓】 全鎮歷年(1971~2000年)平均氣壓為1013.0百帕,冬季大,夏季小。1月、12月為全年最大,達1024.1百帕;7月最小,為1001.9百帕。最高氣壓為1039.4百帕(1972年12月12日),最低氣壓為990.4百帕(1973年7月9日)。

【濕度】 據1971~2000年資料統計,當地歷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8%,5~9月大於等於80%,6月、9月均83%為最高,1月為74%屬最低。

【風向、風速】 秋、冬季及初春,當地多北風或西北風,晚春及夏季多東南風。據1961~2000年資料統計,當地最大10分鐘平均風速為17.0米/秒,超過17米/秒(八級風)的大風天數每年平均為10.6天,最多為27天(1965年),最少為3天(1978年)。

【地溫】 全鎮歷年平均地溫值為8.0℃,10厘米處地下溫度在0℃以上,最大凍土層為7~8厘米,對地下管線工程無影響。

【雪日】 當地歷年(1971~2000年)平均下雪1~4次,最大積雪厚度為26厘米(1984年1月19日),最早雪日為1976年11月17日,最遲雪日為1980年4月24日。年均積雪1~3天,1964年、1970年、1974年、1975年冬季至來年春季均無積雪天。

【雷暴】 據1971~2000年統計,當地年均雷暴28.4天,雷暴集中在3~10月。當地雷暴亦常年不斷(如1997年1月1日即有雷暴),只不過1~2月、11~12月較少而已。

【霧】 1971~2000年30年中,當地年均霧日24.5天,最多47天(1980年),最少8天。一年中,12月月均霧日3天為最多,8月無霧為最少。

自然資源

郭巷的主要植被為平原沼澤植被和水生植被,另有少量竹和落葉、常綠闊葉樹木。

平原沼澤植被有蘆葦群落和菰群落。蘆葦群落分布於湖泊、池塘、溪溝邊緣(由於漁業的發展,現已少見)。菰群落零星分布於各地水邊、河灣內,現野生的已不多見,主要為栽培群落,鎮域內普遍種植。

水生植被由沉水、浮水及挺水型植物組成。沉水植物群落主要是各種藻類,時有浮水植物伴生,分布於各地沿岸淺水處、池塘水域內。浮水植物群落主要包括浮萍群落、紫萍群落、野菱群落以及水葫蘆群落和水浮蓮群落。此種植物群落生長快,覆蓋度相當高,最大時可不見水面。其中浮萍、水葫蘆和水浮蓮等可供飼料或綠肥用。挺水植物群落有慈姑群落,主要為栽培群落,偶有小塊野生,各地水邊有零星分布。節節草群落,為水稻田的雜草群落,分布十分普遍。

常見的常綠樹種有松柏、杉木、冬青等,落葉喬木有楊柳、梧桐、櫸、槐、朴、櫟等,各種灌木、灌叢常散見於村前屋後、河邊路旁。竹林有剛竹林、淡竹林和闊葉苦竹林等,見於村民家屋前屋後,近年呈減少趨勢。因荒墳荒地的日趨減少,水域面積相對較大,故野生植物資源以水生植物為主。

蕨類植物有華水韭、水蕨、槐葉萍和滿江紅等。

種子植物有裸子植物如各種柏樹、松樹、杉木和銀杏等。

被子植物有雙子葉植物,如各種柳樹、楊柳、槐樹、櫟樹、榆樹、桑樹、桃樹、月季、薔薇、玫瑰、紫雲英、扁豆、大豆、苜蓿、綠豆、豌豆、四季豆、豇豆、蓖麻、冬青、黃楊、楓樹、鳳仙花、爬山虎、向日葵、二角菱、野菱、胡蘿蔔、水芹、滿山紅、芝麻、茄子、番茄、馬鈴薯、車前草、梔子花、冬瓜、西瓜、甜瓜、黃瓜、南瓜、葫蘆、絲瓜、青蒿、菊花、萵筍、蒲公英等。

單子葉植物有眼子菜、杉葉藻、慈姑、水蔥、席草、蘆葦、萬年青、石竹、毛竹、剛竹、小麥、大麥、水稻、玉米等。

菌類植物有木耳、香菇、蘑菇等。

視頻

郭巷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