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郎溪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郎溪縣,隸屬於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古稱建平,建縣於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地處安徽省東南邊陲,皖、蘇、浙三省交界處,素有「三省通衢」之稱,區位優越[1] 。截至2018年,郎溪縣轄7鎮、2鄉和1個省級開發區,全縣總人口34.75萬,面積1104.8平方公里。

郎溪縣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物產富足,素有「魚米之鄉」、「天然植物園」之美譽,是安徽省糧油、蠶繭的重要產區、國家商品糧基地縣;主要特產有綠茶、黃酒、金絲蜜棗、悶醬、雁鵝、銀魚、青蝦、蟹、鱉等;主要礦產有螢石黃砂石灰石花崗岩、高嶺土、葉臘石等,螢石儲量200萬噸。郎溪縣有石佛山龍鬚湖、高井廟森林公園等旅遊景點。

2018年,郎溪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8.7億,實現財政收入27.67億。

建置沿革

據已發現的古文化遺址及文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的氏族群在這裡居住,繁衍生息,過着刀耕火種與漁獵畜牧的生活。後因部落遷徙,此地便成為土著與山越族的聚落處;夏禹治水以後,分天下為九州,現郎溪屬揚州之域;商屬勾吳。春秋時周敬王四十年(前480年)屬諸侯吳國的桐地;戰國之際,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滅吳,屬越。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越爭雄,越被楚滅,屬楚。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滅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古吳越地分置鄣郡和會稽郡,郎溪屬鄣郡地;漢元封二年(前109年),鄣郡改置丹陽郡,郡治遷宛陵(今宣州),以原鄣郡郡治周圍地區設置故鄣縣。郎溪屬故鄣縣。建安八年(203年),以故鄣縣西部地析置廣德縣,郎溪屬廣德縣。

三國時,江南屬吳國,廣德縣隸屬丹陽郡。西晉太康二年(281年)改屬宣城郡。南北朝期間,為宋、齊、梁、陳的屬地。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並廣德、故鄣、長城(今長興)、陽羨、義鄉5縣地設綏安縣。宋泰始四年(468年)改屬南徐州義興郡。不久廢,復置廣德縣,仍屬宣城郡。南齊時,廣德縣屬南豫州宣城郡。梁紹泰元年(555年)廣德縣隸屬南豫州廣梁郡。陳永定二年(558年)改廣梁郡為陳留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陳留郡,並廣德、故鄣、安吉、原鄉4縣入石封縣,改石封為綏安縣,屬宣州。仁壽三年(603年)隸入湖州。大業二年(606年)又改屬宣城郡;唐武德三年(620年),分綏安縣為綏安、桐陳、懷德3縣,屬桃州。至德二年(757年),改綏安縣為廣德縣,屬宣城郡,後改稱宣州;五代南唐設廣德制置使,屬江寧府。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設廣德軍。端拱元年(988年),改名建平縣。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廣德軍為廣德路,廣德路領建平縣,屬江浙行中書省。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占領該地即改廣德路為廣興府,廣興府領建平縣,屬江南行中書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廣興府屬京師直隸,改稱廣德府,建平縣屬廣德府。洪武四年(1371年)九月改府為州,建平縣屬廣德州。永樂元年(1403年),建平縣直隸南京。清康熙六年(1667年),建平縣改屬安徽布政使司,咸豐四年(1854年),建平縣暫歸浙江巡撫代管,同治三年(1864年),建平縣復屬安徽省,隸徽寧池太廣道及皖南道。

民國三年(1914年),建平縣改名郎溪縣。民國十一年(1922年)設吉原保,屬城廂區,區署及保辦事處均設於城內。民國28年(1939年)設置在城鎮,屬第一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直屬縣政府。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2月10日仍改名郎步鎮。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8日,更名吉原鎮。

1949年4月,郎溪縣解放,1952年2月,皖南區與皖北區合併稱皖南皖北區。8月撤銷皖南皖北區,成立安徽省,郎溪屬蕪湖專區。1971年3月專區改稱地區,郎溪屬蕪湖地區,1980年2月蕪湖地區改為宣城地區,郎溪縣屬宣城地區。 2000年撤地建市,郎溪縣隸屬宣城市。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郎溪縣是皖南東部的邊陲縣,面積1104.8平方公里。地形南窄北寬,南北長約54公里,東西寬約37公里,狀似犁鏵。地理座標位於北緯30°48′45″至31°18′27″,東經118°58′48″至119°22′12″之間,北緯31°08′通過縣城。東以白茅嶺、亭子山與廣德市為界,西以南漪湖與宣州市相連,南以鴉山嶺與宣州市為鄰,西北以胥河與江蘇省高淳區毗連,東北以伍牙山與江蘇省溧陽市相接。東至上海297公里,至無錫167公里,至常州146公里,南至杭州226公里。西至宣州58公里,至蕪湖130公里,西北至合肥268公里,北至南京141公里。

地形地貌

郎溪縣郎川河自東而西橫貫縣境,地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東南高西北低,崗巒起伏,河流交錯,形成以丘陵為主的地形。郎溪縣境內地貌比較複雜,北部和中部沿郎川河主、支流和南漪湖東岸以平原為主,南部和東部邊緣為起伏崗、丘和低山。總的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平均地面坡度為1:1000。全縣平原面積最大,占縣內總面積80%,崗地占全縣總面積12%,丘陵占全縣總面積6%,低山占全縣總面積2%。

氣候

郎溪縣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主要特點為:全年氣候溫和,季風顯著,四季分明,雨熱同季,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較長。

水文

溪縣的地表水,多屬兩大水系,即郎溪盆地內的水陽江水系,盆地外的太湖水系,總屬長江水系。

另外郎川河每年過境水量亦有9億立方米。但由於截留攔蓄工程不足,絕大部分徑流由溪流下泄而去,未加利用。南漪湖當水位在8.5米時,蓄水量3.5億立方米,是縣境內沿湖地區引灌的重要水源。全縣有農用排灌動力機械3322台,計23871千瓦,有效灌溉面積33萬畝,保證灌溉面積26.1萬畝,如果按80%和90%保證率標準計,全縣尚缺0.8~1.0億立方米水。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0年,郎溪縣轄8個鎮、9個鄉。

2004年底,郎溪縣轄8個鎮、4個鄉:建平鎮、十字鎮、新發鎮、濤城鎮、南豐鎮、梅渚鎮、東夏鎮、畢橋鎮、凌笪鄉、飛里鄉、姚村鄉、幸福鄉。

區劃詳情

截至2017年底,郎溪縣轄7個鎮、2個鄉:建平鎮、梅渚鎮、濤城鎮、十字鎮、畢橋鎮、新發鎮、飛鯉鎮、凌笪鄉、姚村鄉。縣政府駐建平鎮。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郎溪縣總面積1104.8平方公里(折合165.73萬畝),約占安徽省總面積的0.79%。低山占11.15%,丘陵崗地占46.05%,平原圩區占30.11%,水域占12.69%。總耕地面積37.25萬畝,其中:水田33.11萬畝,旱地4.14萬畝。水域20.1萬畝、林地40.7萬畝。

礦產資源

郎溪縣主要礦產有螢石、黃砂、石灰石、花崗岩、高嶺土、葉臘石等,螢石儲量200萬噸,鐵礦全縣蘊藏量較大者有:銅官山、烏龜山、牛尾巴山、兔子山4個礦區,分別位於崗南、凌笪、濤城3個鄉鎮。4個礦區地質總儲量約350萬噸、含鐵量39~57%。成礦類型為斷裂充填和老地層的底部沉積物。這些鐵礦均有其它礦體的伴生,主要有硫,其餘有磷、砷、銅、鋅、鉛等。

人口

截至2017年末,郎溪縣戶籍總人口34.95萬;在總人口中,男性18.03萬,女性16.92萬。據縣衛計委統計,全縣人口出生率10.43‰,自然增長率4.63‰,出生人口性別比108.63:100。

截至2018年末,郎溪縣戶籍總人口347515人;在總人口中,男性179076人,女性168439人。據縣衛計委統計,全縣人口出生率10.07‰,自然增長率4.05‰,出生人口性別比104.11:100。

交通運輸

民國時期,郎溪縣內興築公路3條,總長61.2公里。建國後,縣人民政府採取國助建勤辦法,先後修復和興建公路共74條,總長511.5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48公里。1987年,縣公路管理部門接養公路16條,其中幹線公路4條,縣鄉公路8條,鄉村公路4條,共長203.6公里。

截至2018年末,郎溪縣公路里程1987.6公里,其中:國道140公里,省道150.5公里,縣道143.3公里,村道1330.4公里。年末全縣機動車保有量47081輛;其中個人汽車保有量33940輛。

歷史文化

郎溪縣內民間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有小馬燈、雲舞、南門村的老龍燈、舞獅子、玩旱船、踩高蹺、賽龍舟、打蠻船、推旱車、拉犟驢子、馬燈戲、十二番鑼鼓等。尤以定埠的跳「五猖」、小馬燈、姚村的雲舞及南門村的老龍燈地方特色最濃。

跳五猖

跳「五猖」 ,表演時,身着古裝的村民按各自角色挑籃、扛旗、敲鑼、打鼓,鞭炮齊鳴,一派歡騰景象。出場由5個手持華蓋的壯漢入場站定,接着四名衣着袍服、頭戴面具,步態不一的表演者排成一字上場。他們分別代表道士、土地爺、和尚、判官等4位為民請命的當方「地神」。而隨後入場的身穿鎧甲、肩插金翎、手持雙刀的5位才是真正的主角--「五猖者」,眾多表演者在場上或行、或舞、或趴、或躍,跳着各種寓意的舞蹈,其中有祈求吉祥 和平的排字「天下太平」等陣式,最多時上場表演者達100餘人。

皖南花鼓戲

皖南花鼓戲原為花鼓調,為安徽5大劇種之一,流行於皖南與蘇南、浙江相毗鄰地區,而以宣州、郎溪、廣德、寧國一帶最為盛行。它是百年前湖北東路花鼓調與河南的燈曲隨移民流入皖南,先與皖南地區的民間歌舞合流演唱,後又接受了徽劇、京劇等兄弟劇種的藝術影響,逐漸發展演化而成長的一人富有鄉土氣息的劇種。

花鼓戲又名挑香擔,屬小戲,因其題材來源於農村生活,劇情簡潔明快,曲調活潑流暢,又是用當地方言演唱,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深受農民喜愛。傳統劇目有《還披風》、《庵堂相會》、《賣草囤》、《秋香送茶》、《紅玉》、《烏鎮北柵頭》、《陸雅臣賣妻》、 作為民間藝術的鳳陽花鼓也曾登上大雅之堂。

錫劇

錫劇,俗稱「無錫灘簧」,(據文學記載:清代乾隆至嘉慶年間(1736-1820),無錫、江陰、武進等地城鄉已盛行灘簧。)在蘇南地區極為流行。解放後,從原有的太湖地區逐漸流傳至長江三角洲。五、六十年代,是錫劇「黃金時代」,上海的嘉定、金山、青浦、奉賢等縣及浙江的嘉興、安徽的郎溪等地,有錫劇團四十餘個。躍為華東三大劇種之一,列為江蘇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江蘇省內有錫劇團十多個)錫劇在民國時期稱「新戲」,抗戰時期稱「文戲」,建國前後稱「常錫劇」,至1954年「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後,始統稱「錫劇」。

皮影戲

皮影戲,舊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

風景名勝

截至2014年,郎溪縣有4A級旅遊景區1處(觀天下景區)、3A級旅遊景區1處(古南豐徽派黃酒文化園),省級特色景觀旅遊名村1個(梅渚鎮定埠村)。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1家(梅渚鎮高塘村),市級鄉村旅遊示範村6家(濤城鎮鳳河村吳邊、濤城鎮梅村、新發鎮北山村東堰頭、十字鎮上東山、畢橋鎮長河新村、姚村鄉黃家灣)。

高井廟森林公園

高井廟森林公園座落在風景秀麗的「中國綠茶之鄉」——郎溪縣城東南方,距縣城10公里,面積近2萬畝,周圍與南豐、十字及國營十字鋪茶場為鄰,此地因有一古井和古廟而得名[2]

觀天下

該景區2015年被評為國家級AAAA景區,位於郎溪縣城以南35公里姚村鄉境內,屬黃山余脈。這裡山勢峻峭、竹木蔥茂,是以石佛山、天子湖和紅旗湖為中心,以宗教文化、湖光山色為特色的風景名勝區。觀天下景區主要由石佛山、天子湖、紅旗湖三個景點組成。

龍鬚湖

龍鬚湖風景區位於郎溪縣城關東北部5公里,距南京市、溧陽市天目湖景區僅1小時路程。龍鬚湖水庫豐水期水面面積可達266.8萬平方米,水庫總庫容325萬立方米,是一座具防洪、供水、灌溉、養殖、旅遊等綜合效益於一體的中型水庫。龍鬚湖風景區是以龍鬚湖水庫為中心、四周丘嶺環繞的景區。湖中心有600平方米飛來島。

南漪湖

南漪湖地跨郎溪縣飛鯉鎮、畢橋鎮和新發鎮,湖泊豐水期水域面為33萬畝,是皖南第一淡水湖,其流域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湖底平坦,水草繁茂,湖灘濕地面廣,生活着國家重點保護珍稀野生動物12種。湖區周邊,丘陵森木蔥茂,古樹名木眾多,沿湖河網交錯,自然、人文景點密布,連片茶園,圩畈相連,九嘴十三灣,尤以福壽島最為突出,由北岸延伸湖心,構成舌形半島,酷似鷹嘴,又名鷹嘴島。有千年古寺黃香殿、齋公墓、百步梯等景觀。

伍員山

伍員山又稱伍牙山,系天目山余脈,位於郎溪縣凌笪鄉與江蘇溧陽市天目湖鎮、社渚鎮以及廣德縣丘村鎮交界。伍員山名勝古蹟甚多,主峰東北,西南兩側各有一塊2—3畝見方的地面被卵石覆蓋,俗稱「山門」。千年西樹蒼勁挺拔。綿延數公里的九道河,曲徑通幽,據史載,春秋時期名將伍子胥亡命藏身,助吳制楚,建牙設防於此,古戰場、點將台、上馬石、跑馬道、小白廟、子胥廟、伍相祠、古井等些古蹟遺址依稀可辨。

古遺址

磨盤山遺址:位於幸福鄉新法村磨盤山自然村。年代約在公元前4000-3000年,屬新石器時代晚期。

石台寨壘遺址:位於白茅玲農場白雲山分場以北,白茅玲以西。南宋岳飛曾率兵在此屯營紮寨阻擊金兵。

視頻

航拍安徽郎溪:田園春光美如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