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邱海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邱海波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
出生 1966年10月
新疆喀什
國籍 中國
母校 南京鐵道醫學院(現東南大學醫學院)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知名作品 《重症醫學:規範.流程.實踐》

邱海波,男,1966年10月生,漢族,中共黨員新疆喀什人。現任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1]、重症醫學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並被評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優秀重點人才[2]

人物履歷

1988年南京鐵道醫學院(現東南大學醫學院)本科畢業,1994年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重症醫學碩士畢業,1997年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重症醫學博士畢業。現任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重症醫學科主任,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危重病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江蘇省重症醫學會主任委員,中華急診醫學雜誌副總編輯,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編委,中華內科雜誌雜誌編委,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中華老年心血管病雜誌(英文版)等雜誌編委。

2017年8月17日,獲得"白求恩獎章"[3]

主要成就

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並被評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優秀重點人才。在2003年的抗非中擔任江蘇省非典防治專家組成員,南京市二院SARS救治專家組組長。2005年四川豬鏈球菌流行期間作為衛生部臨床專家組成員,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擔任衛生部重症地震傷救治專家組組長。歷年來,發表論文100餘篇,編寫《重症醫學:規範.流程.實踐》等著作 ,SCI收錄9篇,Medline收錄50餘篇。

在ARDS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與功能重建的臨床和基礎研究上有造詣,推動重症醫學學科的建立和規範性發展。在國家重大突發事件的重症患者救治領域,發揮領導性和引領性作用,建立了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為中心的區域性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華東地區並輻射全國的快速反應團隊,並應用各項突發公共事件中表現突出。個人先後獲"中國醫師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等榮譽[4]

人物事跡

邱海波是我國第一批重症醫學博士,曾參加非典、H7N9禽流感疫情、汶川地震和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等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搶救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邱海波作為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第一時間奔赴武漢,一直堅守在金銀潭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等醫院的重症病區,近距離救治重症患者。邱海波制定的俯臥位通氣治療方法已被寫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有人勸他,作為專家組成員,每天都到病房親自動手,有些「大材小用」了。邱海波說:「ICU醫生是為重症患者而生的,重症患者在哪,我就應該在哪。」

從年初參加武漢抗疫,到此後轉戰東北、新疆等地,邱海波一直沒有離開過抗疫前線。

所獲榮譽

曾獲「全國抗震救災先進個人」「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2020年2月,入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

2020年3月4日,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2020年3月8日,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給予邱海波記大功獎勵[5]

邱海波
邱海波:與死神爭奪重症患者

2020年3月15日,江蘇「時代楷模」邱海波先進事跡發布會在江蘇省廣電總台舉行,江蘇省委宣傳部授予邱海波江蘇「時代楷模」榮譽稱號,並在全省廣泛開展向他學習的活動。

2020年5月,入選江蘇省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推薦人選名單。

2020年6月,入選「2019感動中國·江蘇 年度人物」。

2020年6月30日,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

2020年9月8日,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2020年9月8日,被表彰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2020年,入選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候選人名單。

相關報道

離上帝比較近的地方

1983年9月,邱海波從祖國的西北邊陲考入南京鐵道醫學院(現東南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被留在附屬醫院內科工作。1988年南京鐵道醫學院附屬醫院(現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開始組建江蘇省第一個重症監護病房(ICU)。當時邱海波對重症監護還很陌生,只是聽說,這是一個接收全院各科室最危重的病人的地方。邱海波現在稱之為"離上帝比較近的地方"。勇於挑戰的邱海波義無反顧地開始了他艱辛的危重病醫學研究生涯。但是,真正進入到ICU,邱海波發現,實際的壓力和付出遠比想象的要大得多。

2006年接受記者採訪時,邱海波說過:"ICU醫生的壓力是來自多方面的,如果別的醫院治不了的病你也治不了,你就無法立足。前年,南京某高校有位得了妊娠脂肪肝的年輕媽媽轉到我院,之前,他們已經看了好幾家醫院,收到數張病危通知書,眼看着病人快不行了。後來他們找到我院。要知道,妊娠脂肪肝的死亡率高達80%,我們面臨着巨大挑戰。當晚,病人進入ICU經搶救脫離危險,最後病人康復後出院。"

"去年,在四川協助開展豬鏈球菌感染危重患者救治工作時,有位四十幾歲的病人,早上殺豬,中午就休克了,血壓降低,肝腎功能衰竭,當地醫院都認為肯定沒戲了!我們並沒有放棄,共同研究醫療方案,運用超常規的治療方法,3-4天後就把病情穩定下來了,20天後病人就能下床了。"

最大的褒獎

邱海波
邱海波答記者問

"每次搶救的成功都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褒獎,也是我們ICU科室全體醫護人員最大的欣慰。"邱海波感慨地說。但他們也有感到特別無助的時候,"我們曾經搶救過一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漂亮小女孩,但最終還是沒能留住她。當時,在場的醫生、護士都哭了。我們心外科主任是一個八尺男兒,他也一個人躲在走廊里抹眼淚。倒是孩子的父母顯得鎮靜一些,早有了心理準備。但我們醫生不一樣。大家都覺得,沒能救得了孩子是我們的失敗。所以,每次搶救失敗,我覺得自己就應該背負一個十字架。這不是懲罰,而是對自己的一種鞭策。"

送來ICU的每一個病人的病情都各不相同。這就意味着,ICU的醫護人員不但專業知識要過硬,還要掌握更加全面的、多學科的知識。邱海波說,在ICU工作,很難借鑑前人的經驗,因為病人病情的多樣性,註定了在這裡的醫護人員必須要有冒險精神、創新精神。很多次,他們打破常規的保守治療,用新療法挽回了病人的生命。近五年他們搶救危重病患者1200多例,成功率達到90%以上,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的搶救達到國際同步水平。

溫州動車事故救治指導

7月23日20時38分,甬溫線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車與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車在溫州市境內發生追尾事故,事故導致大量人員傷亡。"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後,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當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有關部門和地方務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組織好救援工作,同時查明原因,做好善後處理。

衛生部派出了應急辦和醫政司有關同志,帶領從北京、上海、南京抽調的重症救治、神經外科、創傷骨科、普外科、康復科專業的國家級醫療專家共13人,緊急趕赴溫州指導和參與傷員救治工作。其中,作為國內著名重症醫學專家的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重症醫學科主任邱海波教授,一接到衛生部電話,正在北京參加學術活動的邱海波,直接從北京趕往浙江,於24日中午抵達溫州,投入了救援工作。

邱海波教授抵達溫州後,作為重症醫學專家組的領導,邱海波的任務就是負責危重傷員的搶救和救治指導,同時密切關注傷員病情發展動態,篩查可能會進一步向重症發展的傷病員,並及時給予干預和處置。然而,他並沒有局限於此,而是與衛生專家組的其他專家一道,穿梭在溫州多家醫院之間,認真查看每一位重症傷員,精心制定治療方案,第一時間對危重傷員進行會診。對病情危重的傷員他還親自參與搶救,確保每一位重傷員得到最及時、最科學的救治。

視頻

武漢99天後轉戰黑龍江!邱海波解釋「一夜白頭」,真相令人更心疼 2020-04-27

邱海波接受總台央視記者採訪 2020年04月27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