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那樣的收秋已成舊念(玉樹芳草)

那樣的收秋已成舊念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那樣的收秋已成舊念》中國當代作家玉樹芳草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那樣的收秋已成舊念

老百姓說三春不如一秋忙。這話倒退四十年說的確如此。農時不能違,春種秋收,顆粒歸倉。

那時莊稼成熟季一到,全家老小齊上陣,農具也非常傳統笨重,不是刀鐮,就是柳筐,編織袋。秋收一到,農民全都奔赴莊稼地,收割的繁忙景象在我的心底一直清晰地留存着,任時光荏苒,仍恍如昨日。那一望無垠的莊稼地里,收割大戲上演。大人們貓着腰風一樣的颼颼向前,刀鐮在手中不停的翻轉,唰唰唰,如蠶吃桑葉一樣吞咽着黃澄澄金燦燦的莊稼棵兒。小孩子在後面拾麥遛豆。為了搶收,午間不回家吃飯,家家戶戶備下了飯,中午由專車送到田間地頭。搶收,搶收,就像一場戰鬥,一擁而上攻城拔寨。互幫互助,首尾接應。忙碌的身影,隨風的吶喊,勞動的號子,成片的笑聲。那叫一個生龍活虎,那叫一個活色生香。

傳統落後的生產方式,聚合着鄉里鄉親的土脈鄉情。農民渴望實現農業現代化,機械化。憧憬着做一名新時代有文化的農民。

而今,農業真的實現了機械化,自動化,現代化。秋收那些歡天喜地的場面也隨之流逝殆盡。

從春到秋,地里看不見幾個人。但是下種,施肥,灑藥,收割一個環節都不少。田間管理的方式改變了。機械播種,無人機噴灑農藥,遙感監控,寬幅大型聯合收割機收割。一年到頭田間地頭看不到多少人,莊稼長勢非但良好,而且還畝產翻番。

農民不再是身背斗笠,手握刀鐮的泥腿子。新時代的農民,西裝革履,開着轎車去田間地頭勘察驗收。豐收的季節,幾台聯合收割機轟隆隆噠噠噠在地里跑上幾天,糧秋就都盡收囊中了。堆積如山的糧食直接轉運至烘乾塔,烘乾後供貨給採購商或農貿市場。

時代發展,社會進步。機械取代人力已成事實。農民身上體現出的內涵也大不一樣。新時代的農民,利用物聯網,互聯網,訂單農業,把生產的糧食兜售出去。解放了手腳,騰出了時間,一人多角色。農忙時是農民,農閒時是商人,是工人。

雖然,我很懷念曾經秋收的熱鬧場景,像全民參演的大戲,我亦身在其中,感受着那份熟悉的熱火朝天,也感受着那份鄉土情懷的深厚。俱往矣,還看今朝。今天細細琢磨:或許我眷戀的是我曾經的青春,因為我的青春曾伴隨着那樣的秋收時光流逝遠去的。而今半百之年的我就這樣一邊懷想着過往,一邊憧憬着未來。

農業發展不是圖熱鬧,三農問題是興國的基業。發展精準農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觀光農業,海洋牧場……太空農業……發展農業不僅僅局限在土地上,這絕不是什麼道聽途說。科技興農是農業大國的根脈。

一個收秋的話題,竟讓我有如此多的感懷,往事已成追憶。時代發展騰飛得巨快啊![1]

作者簡介

劉艷傑,筆名玉樹芳草,2014年8月被吸納為五大連池市作家協會會員,2017年被吸納為黑河市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