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鄧龍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鄧龍江
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66年12月
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
國籍 中國
母校 電子科技大學
職業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鄧龍江,1966年12月出生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1]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助理、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2],國家電磁輻射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長期從事電子功能材料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3]、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4] 。組建國家電磁輻射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任中心主任。牽頭的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

鄧龍江長期從事電子功能材料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

人物經歷

1983年9月—1987年7月,鄧龍江在電子科技大學電子材料專業本科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7年9月—1990年3月,在電子科技大學電子材料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0年3月—1997年4月,任電子科技大學材料學院教師。

1997年5月—2001年10月,任電子科技大學信息材料工程學院副院長。

2001年11月—2009年10月,任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院副院長。

2009年11月—2012年12月,任電子科技大學科技處處長(其間:2010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13年1月—2013年11月,任電子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2013年12月—2017年11月,任電子科技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院院長。

2015年,任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助理、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

2021年11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主講課程

主講"磁性材料導論"、"鐵氧體材料及應用"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課程。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新型電磁波吸收劑及吸波材料、紅外低發射率及可變發射率薄膜、微波磁性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貢獻

帶領團隊先後承擔並完成國家重點/重大科研項目20餘項,國家裝備發展建設工程突出貢獻獎1項,以及省部級獎8項。發表論文237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4項。

長期從事電子功能材料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帶領團隊先後承擔並完成國家重點/重大科研項目20餘項,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裝備發展建設工程突出貢獻獎1項,以及省部級獎8項。發表論文237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4項。組建國家電磁輻射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任中心主任。牽頭的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

獲獎記錄

鄧龍江是2017年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增選的有效候選人。 其研究的六角鐵氧體等新型電磁吸收劑電性能取得較大突破,為我國電磁吸波材料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部省級科技進步獎5項。

所獲榮譽

2020年12月,授予"四川省第八屆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2021年4月23日,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6月2日,進入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

人物評價

鄧龍江為中國電磁輻射控制材料與技術領域關鍵技術自主創新,保障國防安全,提升行業競爭力做出了突出貢獻。(《四川日報》評)

鄧龍江遵循着「伏驥千里,格物致知」這樣低調深入的專研精神,才取得了如此優異的成績。(《光明日報》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