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忠莊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遵義市忠莊小學位於紅花崗區忠莊街道辦事處。學校始建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初,起名為保國民小學。建國後,經幾次易地重建,更名為忠莊鎮中心學校。2010年,學校劃歸紅花崗區教育局直管,更名為遵義市忠莊小學;2016年,學校更名為遵義市紅花崗區第十七小學;2020年,學校加掛遵義市忠莊小學校牌。現有教學班36個,學生近兩千人,教職員工近百人。
校園諮詢
紅城教育丨遵義市忠莊小學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紅花崗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不斷深化教育改革,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根本目標,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切實展示紅花崗區教育發展成果,激勵廣大幹部職工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再創紅城教育新輝煌,今天的「紅城教育」之紅城好學校,我們一起來看遵義市忠莊小學。
遵義市忠莊小學位於紅花崗區忠莊街道辦事處。學校始建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初,起名為保國民小學。建國後,經幾次易地重建,更名為忠莊鎮中心學校。2010年,學校劃歸紅花崗區教育局直管,更名為遵義市忠莊小學;2016年,學校更名為遵義市紅花崗區第十七小學;2020年,學校加掛遵義市忠莊小學校牌。現有教學班36個,學生近兩千人,教職員工近百人。
環境育人潤物無聲
走進校園,開放式的圍牆、挺拔的校門,無一不體現着學校良好的人文關懷和育人氛圍。抬頭望去——「忠孝一生莊正一身」的辦學理念,讓學生知曉君子風尚;「忠在心,莊於行」的校訓[1]熠熠生輝,告知學生做人的道理;「忠」「孝」主題文化牆盡顯古樸優雅,潤澤忠孝少年的心靈;「三風」文化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忠孝」思想、「莊正」形象之風拂遍校園的每個角落,着力彰顯着「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的傳統美德,引領學生從小樹立愛國明禮、誠實守信、知恥後勇的優良品格。
忠孝思想孕育少年
學校賡續中華傳統文化,緊扣時代發展,牢記初心使命,以課堂為陣地,以活動為載體,滲透忠孝思想,培養學生忠孝品質。以國慶節、建黨節等節日契機,開展「祖國在我心中」「黨旗飄飄」「優秀中隊評選」等活動,培養孩子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愛班級的「忠」之品質。以「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重陽節等節日為契機,開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等教育活動,培養孩子「孝」之品質。迎着晨曦,書聲琅琅,學生徜徉在經典中自讀自悟,《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學庸論語》等晨誦素材,讓學生感悟「忠孝」文化的源遠流長。
莊正教師樹立形象
「莊靜教書,莊正育人」為學校教風,教師以沉心靜氣的態度認真培育孩子,提高教學,以端莊正氣的品格教化學生,讓學生成長為「莊正」行為學子。為培養出「莊正」形象的教師,學校採取「請進來,派出去,自培自修」的方式對老師進行培養。近三年來,學校外聘專家到校培訓13次,外派教師學習86次,校內以「青藍工程[2]」「練兵課」「亮相課」等方式強化教師培養。學校現有副高級教師5名,市級骨幹教師2名,區級骨幹教師4名,教育教學質量逐年上升,教師在市、區級比賽中累計獲獎56人次。
忠孝莊正賡續創新
「忠莊少年,品行端莊」為學校學風,力求忠莊學子在「忠孝」思想的浸潤下,內斂於心、外顯於行,做言行文明、舉止端莊之人。學校重點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策略研究為載體,科學系統地對學校的德育工作、班級管理、學生日常行為管理、家校互動管理進行探究,總結出科學的方法,開展養成教育,為學生的人生奠基。依託少年宮和課後延時服務實施「5+2+N」的走班制特色,進一步豐富「三特多項」的社團課程。「三特」即「科技創新、版畫、絲帶繡」三大特色課程,「多項」即多項課程,如,足球、輪滑、舞蹈等二十多個活動課程。
2014年以來,學校少年宮連續9年被評為貴州省、遵義市十佳鄉村學校少年宮;2018年被評為「貴州省文明校園」。近兩年,學生參加國家級比賽獲獎16人次,省級比賽獲獎22人次,市、區級比賽獲獎126人次。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遵義市忠莊小學全體師生將繼續秉承「忠孝·莊正」文化,持續提升學校品質,培育出更多具有「忠孝·莊正」品質的人才,奮力書寫學校發展的璀璨華章。
參考文獻
- ↑ 世界名校的經典校訓,每一句都蘊含很多道理 ,搜狐,2017-06-15
- ↑ 青藍工程方案,道客巴巴,201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