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通榆縣第一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通榆縣第一中學位於通榆縣城的東北,它的前身是創辦於1947年的開通縣初級中學,當時僅有一個初中班,學生22人,教員也只有2人。1958年隨着開通、瞻榆兩縣合併改稱通榆縣第一中學。建校以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以科研為先導,在學校管理上不斷賦予新的內容,促進了學校工作的長足發展。尤其是近幾年,學校辦學條件有了突破性改善,教育教學質量有了顯著提高,形成了「管理不斷創新,科研帶動校興」的鮮明辦學特色。1978年被確立為省級重點高中,2004年又被確立為吉林省示範性高中[1]

教學規模

全校共有34個教學班,在籍學生2185人,教職工174人,專任教師145人。專任教師隊伍中,具有本科學歷人數為143人,占教師總數98。4%,中高級教師107人,占教師總數62%,其中,高級教師44人,中級教師63人,國家骨幹教師2人,省級學科帶頭人和省級骨幹教師10人,特級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省級優秀教師6人,省科研型名校長1人,省科研型名教師6人,博士生1人,碩士生26人。

辦學理念

半個多世紀的不斷求索,通榆一中走過了一條艱難的創業之路。為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時光荏苒,歲月如歌。通榆一中的領導班子是一個朝氣蓬勃、團結務實的隊伍。他們非常注重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按照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要求,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確定了「面向全體、全面育人,致力於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的辦學理念。制定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通榆一中辦學章程》,先後制定了科學合理而又符合縣情和學校實際的《通榆一中實施素質教育三年規劃》、《通榆一中創辦吉林省教育示範性高中三年規劃》、《通榆一中校園建設遠景規劃》。建立健全了學校各種組織、各崗位職責、各項規章制度,堅持依法治校,照章辦事,科學管理,變人治為法制,實行了全員目標管理,按領導、教師、教輔、後勤四類人員的崗位特點制定了不同目標管理考核指標體系,每學期進行量化考核,有教師評價、學生評價、服務對象評價、社會評價和領導評價,評價結果作為教師獎勵、晉級、評模、提拔的重要依據,科學有效的考核評價調動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2]

基礎設施

近年來,通榆一直堅持大力改善辦學條件,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有利的物質保障。1997年至今,學校先後建起3200平方米學生公寓樓,2800平方米實驗、圖書館樓,6000平方米教學樓,4200平方米體育藝術館,硬化美化了全部校園,修建室外體育運動場,購置圖書及設備,更新理化生5個實驗室,上兩個64座計算機教室(兼電子閱覽室),3個多媒體語音室,建立計算機校園網。實施綠化美化工程。針對校園面積不夠寬敞、宿舍不足和食堂條件差的實際情況,在縣政府和縣教育局的協調、支持下,投資近100萬元,動遷居民28戶,成功擴建校園1。3萬平方米,建設一棟3700平方米學生食堂宿舍綜合樓,徹底改善了學校食堂和宿舍的環境和條件,滿足了學生就餐和住宿需要。學校計劃在新擴建校園上修建花園一處,已投資30萬元建設了第一期工程。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學校投資10萬元,與北京四中共同建成了遠程教育示範校;投資20萬元,實施了校園網三期改造工程;2003年月,投資100萬元,與教師合作,為教師每人配備了一台筆記本電腦,投資60萬元,為30個教學班配備了投影儀,使信息化教學手段處於超前和領先地位。投資70萬元,接宿舍樓一層,870平方米,投資44萬元裝備了育港多媒體教學系統,投資200萬元,鋪建人工草坪運動場。2007年又投資18萬元改學生、教師自行車棚和畫廊,又修建一座藝術浮雕。在北山生態園增栽果樹200多棵。經過幾年的努力,通榆一中的辦學條件有了突破性的改善,一年一個新台階,給全校師生營造一個優雅、整潔、舒適的工作和學習環境。都為它所追求的高質量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視頻

通榆縣第一中學 相關視頻

通榆一中搏擊操
通榆一中課間千人共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