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通天河 - 浙江垂雲河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通天河 - 浙江垂雲河流

中文名稱;通天河

總面積;10萬平方米

岩溶暗河;長4.5公里

譽為;地下第一長河

【垂雲通天河】又名垂雲洞,是一處以水景著稱的地下溶洞,國家AAAA級景區、"浙江省十大最具吸引力旅遊景區(點)",因其源頭被大片地下森林覆蓋,走出森林始得見天,故名"垂雲通天河"。洞道縱深8公里,總面積10萬平方米,地下岩溶暗河長4.5公里,是省內溶洞中最長的一條地下暗河,被世人譽為"地下第一長河"。

序言介紹

在浙西富春江畔,有一條地下岩溶暗河--垂雲通天河。垂雲通天河是一條岩溶地下暗河,由於億萬年前的地殼變動及火山爆發等因素,使景區所在地理範圍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垂雲通天河全長4.5公里,河道落差380米,總面積為8萬餘平方米。河道內岩溶地貌發育良好,地下水源豐沛,水質甘澄,空氣清新,終年流水潺潺,河道曲折幽深,或成潭、或成泊、或成瀑激流淺灘,變幻無窮,使人流連忘返。在河道盡頭有近30平方公里的森林覆蓋區,隸屬桐廬國有第二材場,已開發成天峒山森林公園。其茂密的叢林及完整無損的植被保存了大量的水份,大面積的森林地表水匯聚在一個形似大漏斗的朝天洞--里天峒里,沿着高高低低蜿蜒曲折的天然河床直瀉而下,形成了垂雲洞內的巨大水源,所以稱為通天河。愛新覺羅毓贍為其美景驚嘆,款款寫下"垂雲通天河,地下第一河"

垂雲通天河內冬暖夏涼,氣爽水清,常年恆溫18℃。小木船進入暗河洞門,一股涼意迎面撲來,酷暑的熱辣辣、汗涔涔頓時煙消雲散。地下暗河天然空調,真正的清涼世界。洞內鐘乳石低垂,遊人時而低頭,時而仰首,任它擺布。河道彎彎曲曲、寬寬窄窄。窄處僅容一船通過,寬處黑咕隆洞,似乎看不着邊際。地下河水清澈透底,兩岸景石在彩色燈光照射下熠熠生輝

歷史

垂雲通天河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國吳越時代就有先人涉足垂雲通天河,至唐宋已棕鼎盛。通天河入口處的上方石壁上有"垂雲古蹟"四個摩崖石刻的大字,據載為唐貞元年間(公元791年)的桐廬縣令劉文會所題,後當地位楊姓村民將其摩崖石刻在入洞口的洞壁上方,遺留下來。

明代詩人楊宏有詩讚美垂雲古蹟道:"夏日炎忘暑,冬遊卻似春,源流雖一派,清白只垂雲。"遊客贊道:"船在水上流,人在洞中游,抬頭觀美景,俯首嬉碧水"。這兩首詩分別表現了垂雲通天河遊覽之後的感覺。

景點

地下河千米蕩舟

通天河景區內的這條地下長河,全長4.5公里,分二級河道。游完第一級河道後,由特別設計的洞穴電梯(升船裝置)將連入帶船從一級河道送升至8米高處的二級河道,驚險刺激。垂雲通天河在中國境內率先推地下河探險旅遊。遊人須在探險起點更換行裝,帶着專用照明設備,由嚮導帶領進行趣味無窮的地下長河探險,在悠悠長河中,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尋覓先人的足跡。[1]

地下大峽谷

峽谷內四季恆溫18℃,河道曲折幽深,水質清澄,地下景觀宏偉壯觀,變幻無窮。隋唐以來,不斷有遊人涉足的地下勝景。唐貞觀元年,桐廬縣令劉文會親題"垂雲古蹟"鐫刻於洞口岩壁。

門票:垂雲通天河65元;地下大峽谷35元。

注意事項:在觀音像前面有面帘子,簾內是為遊客誦經念佛的和尚,要捐香火錢。如果不信佛則無需入內,尊重佛家。

交通:杭州汽車南站往分水方向的車(每小時一班)直達,車資17元,2小時可達。桐廬到瑤琳方向的中巴車也可到達,車資5元,半小時可達。自駕車沿杭淳公路到元川(途經富陽新登)往右拐,過林場即可到達。

相關視頻

(桐廬)垂雲通天河

參考資料

  1. 桐廬垂雲通天河景區 , 雲遊玩 2020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