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項平甫倅池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送項平甫倅池陽》是南宋文學家、音樂家姜夔的作品之一。姜夔的詞境獨創一格,藝術思維方式和表現手法也別出心裁[1]。他善於用聯覺思維,利用藝術的通感將不同的生理感受連綴在一起,表現某種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於側向思維,寫情狀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畫,而是側面着筆,虛處傳神。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 |
項侯聲名天宇窄,與君俱是荊湖客。 向來相聞不相值,長安城中乃相識。 論文要得文中天,邯鄲學步終不然。 知君筆墨與性合,妙處突過蘇李前。 我知切切秋蟲語,自詭平生用心苦。 神凝或與元氣接,屢舉似君君亦許。 西湖一曲古牆陰,清坐論詩夜向深。 見謂人間有公等,不知來者不如今。 乾坤雖大知者少,君不見古人拙處今人巧。 我徂山林口掛壁,如君合救狂瀾倒。 石渠春水綠泱泱,閣下無人白日長。 萬里江湖入歸夢,子云不願校書郎。 九華山色梅根渡,半日風帆即秋浦。 六條罕吏安用許,幸有千岩作詩侶。 |
” |
— [南宋]姜夔 |
移家杭州
姜夔(1154年~1221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
公元1196年(慶元二年),蕭德藻被侄子蕭時父迎歸池陽,姜夔在湖州失去依傍,遂乾脆移家杭州,依附張鑒及其族兄張鎡,後不再遷徙,在杭州居住終老。張鑒是姜夔晚年最好的知己,兩人友誼極深,姜夔自己說:"十年相處,情甚骨肉。"
公元1202年(嘉泰二年),張鑒死後,姜夔非常悲痛,作詩哀輓,可見其情意之深。
是時南宋朝廷定都杭州已經六七十年之久,原來的樂典散落。
公元1197年(慶元三年),四十三歲的姜夔曾向朝廷獻《大樂議》、《琴瑟考古圖》,希望獲得提拔,但朝廷沒有重視。兩年之後,姜夔再次向朝廷獻上《聖宋鐃歌鼓吹十二章》,這次朝廷下詔允許他破格到禮部參加進士考試,但他仍舊落選,從此完全絕了仕途之念,以布衣終老。
詞風特色
姜夔詞具有"清空"和"騷雅"的特色。姜夔的清空出自蘇軾,騷雅脫胎於辛棄疾[2]。蘇、辛都是無意為詞的,他們的清空、騷雅都是通過詩歌化的途徑實現的。姜夔在引詩濟詞方面和蘇、辛是相同的,但他有意為詞,將詞的音律、創作風格和審美理想納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將原來並無必然聯繫的清空、騷雅聯成一體,形成一種新的詞風。南宋江湖詞派理論和創作就是闡釋和普及這種清空騷雅詞風的。
書法創作
姜夔也是一位書法家。他的《續書譜》仿效孫過庭的《書譜》而撰寫[3],但並非《書譜》之續。全卷分總論、真書、用筆、草書、用筆、用墨、行書、臨摹、方圓、向背、位置、疏密、風神、遲速、筆勢、情性、血脈、書丹等十八則,所論書法藝術的各個方面,實自抒其心得之語。是南宋書論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學術著作。姜夔"崇晉貶唐",反對俗書,和提倡文人意趣的蘇東坡、黃庭堅、米芾等相一致。但他對"唐法"並非不問青紅皂白一概予以否定,而是用了大量篇幅對"法"進行了系統的、全面的論述,並從肯定和解釋引申了"晉韻"古法。
視頻
送項平甫倅池陽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略論姜夔詞的藝術特色,豆丁網,2020-10-28
- ↑ 姜夔影響,古詩文網
- ↑ 南宋文學家姜夔的書法作品有哪些,學習啦,2017-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