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迷霧追魂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迷霧追魂手
圖片來自niotv

迷霧追魂手》是一部1979年澳大利亞反烏托邦後末日動作片,由喬治·米勒執導,米勒和拜倫·肯尼迪改編自詹姆斯·麥考斯蘭的故事,梅爾·吉布森擔任主演。[1]

為「瘋狂的麥克斯系列電影」的第一部作品。該片是最賣座的澳大利亞電影,並持有最賺錢電影的金氏世界紀錄長達數十年,公認進一步開拓了澳大利亞新浪潮電影的國際市場。

在台灣上映版本名稱,第一集普遍被媒體錯植為第二集片名。1979年第一集片名為《迷霧追魂手》,1981年續集片名才是《衝鋒飛車隊》,1985年第3部《衝鋒飛車隊續集》上映。由湯姆·哈迪飾演麥克斯的第四集《瘋狂麥斯:憤怒道》於2015年上映。

劇情

反烏托邦式的澳大利亞,供應全球的原油耗盡,能源短缺致使法律與秩序開始被打破。一位綽號「夜騎士」的飛車黨成員在殺害一名巡邏主力軍員(MFP)後,試圖以偷來的Pursuite Special(1973 Holden HQ Monaro)逃出MFP警察的追捕。儘管他成功逃脫最初的追兵,但卻無法脫離MFP追捕技術最頂尖的麥斯·洛克坦斯基,導致自己車速過高撞上前方事故現場的車而爆炸身亡。

一日,MFP車庫裡的技工和麥斯的搭檔吉姆·「古斯」·雷恩向麥斯展示了搭載超級增壓、V8引擎的黑色Pursuit Special(福特XB獵鷹另稱V8攔截者)。而麥斯的上級MFP隊長弗雷德·「菲菲」·麥卡菲和警察局長Labatouche兩者的對話中透露,希望藉由這樣的"利誘"能使麥斯保持追捕的動力。

而同時,夜騎士所屬的飛車黨,由「斷趾老大」托卡特和布巴·薩內蒂為首的摩托車幫派,他們在一個小鎮上欺男霸女,損壞公物、恐嚇居民。麥斯和搭檔古斯將托卡特的年輕手下「強尼小子」逮捕,因為他在飛車黨成員們的唆使下強暴一對年輕夫婦中的老婆。之後法院在沒有受害者和證人出庭罪證不足的情形下,將其釋放。然而強尼卻出言挑釁,古斯對此感到憤怒而毆打強尼。在雙方被架開後,布巴將強尼帶走,而MFP隊長跟手下的MFP表示可以私下執行私法,「只要手序乾淨即可」。

不久後,強尼暗中破壞了古斯的摩托車,導致古斯在執勤的過程中摔到田裡去。毫髮無傷的古斯利用箱型車把損壞的摩托車帶回城裡,不料遭到強尼和托卡特的埋伏,強尼用煞車鼓砸爛了箱型車的前擋風玻璃,導致車子失控翻覆。強尼在托卡特的威嚇下,點燃了洩漏的燃油引發大火,受困車內的古斯燒成重傷。

面對古斯焦黑的軀體,麥斯對MFP不抱希望,恐懼致使他失去理智而提出辭職。菲菲給麥斯放假,好讓他對辭職作出最終決定。度假期間,麥斯讓修車工為自己的麵包車修胎時,他帶着兒子和妻子傑西渡假,卻遭到托卡特手下的騷擾。傑西慌忙逃離,但飛車黨們從修車工口中掌握傑西的目的地——老朋友梅的偏僻農場。前往海灘後,傑西被飛車黨截住,麥斯用獵槍趕走他們並讓傑西開著麵包車離開。之後麵包車故障,為了逃避追蹤,她帶着兒子步行逃離,卻被飛車黨趕上。當麥斯趕到現場時為時已晚,兒子瞬間喪命,傑西身負重傷。滿腔怒火的麥斯穿上了他的皮革警服,從MFP車庫開出Pursuit Special上前追捕並消滅飛車黨。

麥斯將飛車黨成員們從橋上高速衝撞下去,並且追蹤飛車黨的頭目。後來遭遇埋伏,麥斯的左膝蓋被槍射傷,右手也被機車輾傷,但他仍近距離用獵槍殺死薩內蒂,強尼看到薩內蒂被殺後就嚇跑了。之後麥斯將托卡特逼到半路中,將其被超速的連結車輾斃。最終找到強尼,強尼正在搶劫車禍受害者,麥斯用手銬將強尼的腳踝與損毀車子銬住,用強尼的打火機和緩緩洩漏的燃油做成遲延引信。麥斯向強尼扔出鋼鋸,讓強尼選擇用10分鐘鋸開手銬或運氣好話用5分鐘鋸斷自己的腳踝逃脫。隨後麥斯便離去,數分鐘後車子爆炸。而麥斯則驅車前往未知的地方。

發展

喬治·米勒悉尼醫學士,在醫院急診室工作,片中描繪的許多受傷和死亡症狀,均是從工作得來。他在昆士蘭州鄉下長大時亦目睹眾多車禍,青少年時期他三位摯友就因車禍喪命。在悉尼醫院擔任住院醫師時,米勒於1971年在夏季電影學院會見也與電影製片人拜倫·肯尼迪,兩人共同製作的短片《熒幕中的暴力》(第一部;Violence in the Cinema, Part 1 )曾於電影節放映並摘得獎項。時隔8年,兩人協同首次出任編劇的詹姆斯·麥考斯蘭(片中穿着圍裙在食客面前出現的大鬍子男人),再度聯袂製作《瘋狂的麥克斯》。

資金

肯尼迪和米勒起初把電影呈給熱心的路演的格雷厄姆·伯克,製片方認為兩人無法獲得政府的資助,「澳大利亞的製片人都在拍藝術片,公司和委員會都贊同他們對藝術片的執着。」肯尼迪說。他們設計了一份長達40頁的文案供不同人士傳閱,最終籌集到資金。肯尼迪和米勒還墊付了當了三個月應急無線電臨時代理(肯尼迪當司機、米勒當醫生)的工資。米勒表示最終預算為35到40萬美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