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迦密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迦密山,舊約中的偉大先知以利亞,一生中有兩座山對他深具意義:一座是迦密山,另一座則是何烈山(西奈山)。迦密山是在人的面前看見神的作為,迦密山是以利亞侍奉的成功[1]

中文名:迦密山

外文名:Karem El

地理位置:以色列北部

名字含義:上帝的葡萄園

海拔高度:1,800英寸

長 度:16英里

簡介

迦密山

以色列北部的一個山脈,瀕臨地中海。得名於希伯來語「Karem El」,意思是「上帝的葡萄園」。古代這裡是一片葡萄園,而且始終以其肥沃著稱。 4世紀的一位敘利亞哲學家Iamblichus這樣描寫迦密山:「眾山中最神聖的,群眾禁止靠近」。

「迦密山聖母」是聖母瑪利亞的一個頭銜,以紀念她將「聖母聖衣」(Scapular of Our Lady of Mount Carmel)贈給Saint Simon Stock。聖母聖衣節在7月16日慶祝。

地理位置

迦密山長16英里,寬約4-5英里,高1,800英寸。海法市就位於迦密山西側的海角,一部分位於其底部,還有幾個較小的城鎮,Nesher和Tirat Hakarmel。沿着山脊,有德魯茲人城鎮Daliyat al-Karmel和Isfiya,2003年已經合併成立迦密市(24,400人)。迦密山東部有Yokneam鎮,南面有Zikhron Ya'aqov鎮。

歷史情況

迦密山在聖經中提及。在迦密山發生奇蹟,耶和華與巴力競爭,耶和華的先知以利亞獲勝,殺死了巴力的450名先知。

12世紀,羅馬天主教修會加爾默羅會由意大利人貝托爾德(Bertold)成立於迦密山。貝托爾德是一名朝聖者或十字軍。加爾默羅會後來發展成全世界主要的天主教修會之一。1281年以前,加爾默羅會章程規定:「從先知以利亞和以利沙虔誠地住在迦密山時起,舊約和新約中的教父們」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迦密山扮演了重要的戰略角色。

聖地巡禮

迦密山位於以色列北部,瀕臨地中海。迦密山長十六哩,寬四至五哩,高一千八百遲。

希伯來文「Karem El」,意思是「上帝的葡萄園」。

自古以來,迦密山就是美麗及榮耀之象徵,因為歷代的先知及君王多半在迦密山上築壇,祭拜各種不同的神祇。迦密山之名所以永垂不朽,因為在這座山上,曾演出了真神大勝異教的精彩好戲,先知以利亞在這裡向巴力的先知挑戰,當巴力先知的咒語失效後,以利亞祈禱神由天降火將他所獻的燔祭燒盡(王上18:20-40)。

在迦密山頂的以利亞紀念堂前,樹立有一座以利亞的石像,腳下踏著巴力的先知,造型極為神勇、威武。

彌賽亞會堂

自1991年開始,從美國回到以色列的David Davis (戴維斯)牧師夫婦與Peter Tsukahira (彼得冢平)牧師夫婦,在以色列海法市(Haifa)的迦密山上成立了「迦密山敬拜中心」,並基於以弗書2:15中「新造的人」的教導,要建立和好、彼此關懷、信心服事的群體,於是開始集合了猶太人、阿拉伯人及其他外邦的基督徒一同聚會。他們在海法市的市區內設有少年改造中心,幫助一些青少年走在正路上,也固定為當地需要的家庭分送食物及衣服。每周有敬拜、禱告、青少年聚會及主曰學,還有希伯來語、英語、俄語及阿拉伯語的教導。該敬拜中心內並設有事奉學校,裝備當地和海外前往學習的信徒們,能更了解神對以色列民及地土的心意,並耶穌基督(彌賽亞)的教導和榜樣等。

迦密山教會共有三棟建築物。半圓形建築是主要的會堂,地下室包括兒童主日學教室,防空洞和一個禱告室,稱為以利亞的洞。第二棟建築物叫做迦密山之光,包括主要的辦公室、實習生宿舍、大廚房、大餐廳、牧師館,和可以容納數個訪客的客房。第三棟設有婦女收容所,幫助從俄國、衣索匹亞等各國回歸之猶太難民的婦女們。當中有些是從蘇丹南部的達爾富逃難來到以色列的。她們的丈夫必須待在以色列的監獄,直到確定他們的身份和意圖為止。這些婦女中,有基督徒,也有回教徒。她們大部分說阿拉伯語,只有少數會一點英文。

視頻

迦密山上俯瞰海法

參考文獻

  1. [轉載聖經中的山:迦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