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迦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迦密(CARMEL)(來:Karmel,「花園之地」,「肥沃之地」的意思) ,基督教聖經地名。

《聖經[1]》是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共同經典,出於希伯來文kethubhim,意為「文章」,後衍意為「經」;希臘文作graphai,拉丁文作Scripturoe,漢譯作「經」。基督教的《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新約》組成[2]

簡介

這希伯來字可用作一普通名詞,帶有上述的意思,如:賽十六10;耶四26;王下十九23;代下廿六10。這字甚至可用來指新出的禾穗子,如:利二14,廿三14。故此,含石灰岩的迦密山嶺極可能是因山上滿布茂密叢林和樹林而得名。在舊約有兩個地方皆有這名稱。

1. 一連串的山脈,約五十公里長,從西北伸展到東南,從地中海(亞柯灣的南岸)伸展到多坍(Dothan)平原。嚴格來說,迦密山是位於西北端的主要山脊(最高約530公尺),從海岸向內陸伸展約十九公里,成為亞設支派的邊界(書十九26)。這布滿林木及渺無人煙的地區成為一天然障礙,其中只有兩條主要的通路,分別以約念(Jokneam)和米吉多為出口;另一條較小通道,則他納(Taanach)為出口。在約念和米吉多之間的山丘較矮和荒蕪,但卻有陡坡。不過,卻是在迦密山以東主要的南北通道,取道多坍平原。迦密有繁茂的林木,這事實可見於摩一2,九3;彌七14;鴻一4;以及歌七5用來形容厚密秀髮的貼切比喻。巴比倫的尼布革尼撒前往攻擊埃及時的嚴峻氣派,曾一度被喻作迦密和他泊的嶙峋石崗(耶四十六18)。

約書亞所殲滅的敵人包括「靠近迦密的約念王」(書十二22)。在這裡以利亞曾奉他的神之名,向耶洗別所推崇的神只巴力和亞舍拉的先知們挑戰,並獲大勝(王上十八,十九1-2)。經文明顯是要指出,這樣受到羞辱的乃是耶洗別信奉的神只。耶洗別來自推羅,故這巴力差不多可以肯定是那裡的主要神只巴力美耳刻(Baal-melqart)。這神只的崇拜也傳到亞蘭。有關紀念這神只的石碑、見*便哈達。在主後200年,*巴力仍以「迦密太陽城的宙斯」(『Zeus Heliopolite{s Carmel』;〔譯註:宙斯乃希臘之主神,掌管天空〕)的名義受敬拜(Ap-Thomas, PEQ 92, 1960,頁146)。阿特(Alt)認為這巴力純粹是一個地方性的神只,但聖經的經文不支持這個看法。艾斯斐德(Eissfeldt)則認為這巴力是巴力撒門(Baal-shame^m),但巴力美耳刻較為合適(戴華斯 [de Vaux] 也主張巴力美耳刻這個看法)。

2. 猶大的一個城鎮(書十五55),即現今的卡米爾廢墟(Khirbet el-karmil,變化字為 Kermel 或 Kurmul),位於希伯侖東南偏南十二公里的一片山巒起伏的草原(Baly,頁164)。在大衛時代這是拿八理想的畜牧之地(撒上廿五),拿八的妻子亞比該是迦密人。大衛手下的一名勇士希斯萊(撒下廿三35;代上十一37)大概也是來自此地。掃羅擊敗亞瑪力人之後,在回程上也途經此地(撒上十五1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