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遠洋白鰭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遠洋白鰭鯊,Carcharhinus longimanus (Poey, 1861),是真鯊科真鯊屬的一種遠洋鯊魚,分布於熱帶溫暖海域上層。因其碩長胸鰭的外緣鑲有白斑而得名。一些研究顯示,遠洋白鰭鯊的數量一直在下跌——它們被人類大量捕撈,因為它們極具商業價值,它們的鰭更可製成魚翅。遠洋白鰭鯊(Carcharhinus longimanus)是一種分布於熱帶和溫暖海域上層的大型鯊魚。其敦實的身體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狹長、尖端白而圓的鰭。這種鯊魚行動緩慢但很具攻擊性,對于海難或海上空難事件的倖存者來說非常危險。研究表明遠洋白鰭鯊的數量正急劇下降。其大片的鰭可製成魚翅,因而擁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白鰭鯊面臨着越來越多漁業捕殺。

中文學名: 遠洋白鰭鯊

拉丁學名: Carcharhinus longimanus (Poey, 1861)

別 稱: 長鰭真鯊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軟骨魚綱

目: 真鯊目

科: 真鯊科

屬: 真鯊屬

簡介

遠洋白鰭鯊和大白鯊沙虎鯊齊名,極具侵略性,甚至被認為是「所有鯊魚中最危險的鯊魚」。據有關統計,它攻擊人類的次數比其他所有鯊魚的總和都要多。也許,這和它大部分時間都在淺海中不無關係。遠洋白鰭鯊的胸鰭和背鰭長長的像翅膀,而且比其他很多鯊魚的要大、要圓,結果追逐美味魚翅的人類讓它瀕臨滅絕。幸好巴哈馬政府宣布禁止此鯊的出口和商業性延繩捕撈,它才有了一個難得的避難所。

分布

喜淺好溫,18℃為限:遠洋白鰭鯊分布於全球各海洋溫度高於18℃的區域。它們較喜歡介乎於20℃和28℃之間的水溫,若水溫低於此,它們就會潛意識地想要離開該地。但在2004年,一隻遠洋白鰭鯊被發現死於瑞典西岸,這件事反駁了人們長期認定的分布北界。遠洋白鰭鯊曾一度非常常見,廣泛分布於全球各地。但一份1992至2000年對大西洋西北部和中及西部的美國遠洋延繩釣日誌數據表明,僅在這幾年的時間裡,遠洋白鰭鯊的數量就下降了70%。

遠洋白鰭鯊在大部分時間都是留在海洋中較淺的地方,最多只深至150米,且它們大多寧可留在離岸較遠的海洋。它們偶爾會很接近沿岸,在水深只有約37米的地方,這種情況主要是在海洋中的島嶼如夏威夷出現的。它們出現在這些地方也許是因為那裡的食物較為充足。

遠洋白鰭鯊並非單純的晝行性動物,它們晝夜均極為活躍。它們的游泳速度很慢。儘管它們較喜歡獨自活動,但是它們很喜歡跟領航鯨、海豚等其他動物活動。1988年,一位名叫傑里米·斯塔福德·迪奇的男子曾發現一隻遠洋白鰭鯊跟一隻短肢領航鯨一起活動。

特徵

白邊長鰭,成幼有別。遠洋白鰭鯊較為顯著的個性特徵是其長而像翅膀的胸鰭和背鰭。它們的胸鰭及背鰭比其他很多的鯊魚要大得多,且要圓得多。

遠洋白鰭鯊的背部呈褐色、棕色、青色或灰色(視其所在之地域),腹部則呈白色(有時其會帶有淡黃色)。遠洋白鰭鯊最長可達4米,但一般個體不會超過3米。它們最重可達170公斤。雌性遠洋白鰭鯊比雄性要大一些。

遠洋白鰭鯊身上的大部分鰭(背鰭、胸鰭和尾鰭)的外緣均鑲有白色,幼鯊並沒有這種特徵,有時成年鯊也會有出現類似幼鯊的情況[1] 。除了白色外緣外,它們的鰭亦可能會有其他顏色——幼鯊甚至有黑色的斑駁。

遠洋白鰭鯊有不同種類的牙齒——在下顎的牙齒外緣呈鋸齒狀,且較小而呈三角形。在上顎的牙齒也是呈三角形的,但是相對地要大和闊得多。遠洋白鰭鯊的牙齒形態多樣,下顎為相對較小的三角形薄鋸齒,兩側各13至15顆。上顎為相對較大的三角形鋸齒,兩側各14至15顆。鋸齒較平,通常有5到7個脊。

習性

好隨人行,謹慎投機:遠洋白鰭鯊通常是會單獨而緩慢地活動,且有在水面附近活動的傾向。它們是最有名的隨船鯊魚。在有食物出現時,它們會慎重地緊隨着獵物,保持着最低限度的安全距離,但會在任何適當的時機突然衝上。

遠洋白鰭鯊並非行動快速的鯊魚,但是它們有能力突然爆發力量,以高速衝過一個短的距離。它們常會跟絲鯊爭搶食物。當有大量食物在附近出現時,它們就會聚成一群攝食。遠洋白鰭鯊會把握任何機會進食,而不會避過困難,希望不久後能輕易地進食到些少東西。它們並不會像其他鯊魚那樣,跟異性及其它動物分開。遠洋白鰭鯊會跟隨着鮪魚烏賊群,且也會跟隨鯨目動物群如海豚領航鯨等,從而進食它們獵得的食物。

現狀

危險分子,難逃亂捕。

著名的海洋研究人員庫斯托形容遠洋白鰭鯊為「所有鯊魚中最危險的鯊魚」。除了惡名遠播的大白鯊外,一般人認為遠洋白鰭鯊攻擊人類的次數比所有其他鯊魚的總和還要多,它們會在公海中傷害遇上船難或空難的僅存者。1945年7月30日,有最少60到80名水手被鯊魚殺害。同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Nova Scotia號輪船乘載着約1000名乘客在南非附近被德軍潛艇用魚雷擊沉。在這次船難中只有192名生還者,而在死者中有很多人是被遠洋白鰭鯊殺死的。

遠洋白鰭鯊在商業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為它們的鰭可製成魚翅,肉和油均也能加以利用。遠洋白鰭鯊多會在公海中被捕撈。

國際大西洋金槍魚資源保護委員會美國代表、海洋保護協會的鯊魚保護專家及國際魚類保育計劃主持人Sonja Fordham表示,由於遠洋白鰭鯊的繁殖速度慢,因此很容易受到人類過度捕撈的傷害。有關調查顯示,自從1950年代,墨西哥海灣的遠洋白鰭鯊數量下降了99%,美國將其列為「特級瀕危物種」。

分類

博物學家勒內-普里梅韋勒·萊松於1822至1825年乘護衛艦「貝殼號」(Coquille)環遊世界,他在此次旅程中首次描述了遠洋白鰭鯊。萊松描述了在法屬波利尼西亞土阿莫土群島發現的兩個標本,並將該鯊魚命名為「Squalus maou」,該詞來源于波利尼西亞語,意為「鯊魚」。但萊松的描述和命名之後被遺忘了。

1861年,古巴人費利佩·波伊將這種鯊魚命名為「Squalus longimanus」,之後又更名為「Pterolamiops longimanus」。其種加詞「longimanus」來源於拉丁文,有「很長的手」之意,指遠洋白鰭鯊較長的胸鰭。。遠洋白鰭鯊在英文中還有許多常見的別名,如「布朗·米爾伯特的沙條鯊魚」(Brown Milbert's sand bar shark)、「棕鯊」(brown shark)、「長野鯊」(nigano shark)、「白鰭鯨」(whitetip whaler)和「白鰭鯊」(whitetip shark)。

根據國際動物命名法規的原則,通常最先發布的命名擁有優先權,因此遠洋白鰭鯊的有效學名應該是「Carcharhinus maou」。然而,萊松的命名由於長期被遺忘,最終意為「很長的手」的學名「Carcharhinus longimanus」更廣為人知並獲得了認可。

獵物

來者不拒,方法多樣

遠洋白鰭鯊通常是會單獨而緩慢地活動,且有在水面附近活動的傾向。直至16世紀,鯊魚被海員們稱為「海狗」(sea dogs),而遠洋白鰭鯊是最有名的隨船鯊魚。在有食物出現時,它們會慎重地緊隨着獵物,保持着最低限度的安全距離,但會在任何適當的時機突然衝上。遠洋白鰭鯊並非行動快速的鯊魚,但是它們有能力突然爆發力量,以高速衝過一個短的距離。它們常會跟絲鯊(silky shark)搶食物。

當有大量食物在附近出現時,它們就會聚成一群攝食。遠洋白鰭鯊會把握任何機會進食,而不會避過困難,希望不久後能輕易地進食到些少東西。

遠洋白鰭鯊並不會像其他鯊魚般跟異性及異種分開。遠洋白鰭鯊會跟隨着鮪魚及烏賊群,且也會跟隨鯨目動物群如海豚及領航鯨等,從而進食它們獵得的食物。

解剖結構

遠洋白鰭鯊最顯著的特點其長型的翼狀胸鰭和背鰭,其遠長於其它大多數鯊魚,且尖端圓潤。遠洋白鰭鯊的鼻子和眼睛都為圓形,眼睛存在瞬膜。

遠洋白鰭鯊擁有典型的真鯊科身形,僅略扁平,而背彎。其背部因地區而異可呈青銅色、棕色、藍色或灰色,腹部則為白色,少數呈黃色。在所有真鯊科物種里,遠洋白鰭鯊體型尺寸中等,捕獲的標本中最長的有4米。由於很少捕獲長度超過3米標本,所以這條標本的尺寸已非常巨大。有紀錄遠洋白鰭鯊的體重最終可達170公斤。雌性通常會比雄性長10厘米。性成熟的雄性長多為1.7至1.9米,雌性則長1.8至2米。1950年代,生活在墨西哥灣的遠洋白鰭鯊平均重86.4公斤,到了1990年代則下降至僅56.1公斤。

大部分遠洋白鰭鯊的鰭(背鰭,胸鰭,腹鰭,尾鰭)的末端呈白色,幼魚標本和少數成魚則無此特徵。鰭其他部分可存在斑點,幼魚可存在黑色的斑點。第一和第二背鰭之間可能存在明顯的鞍狀斑點。遠洋白鰭鯊的牙齒形態多樣,下顎為相對較小的三角形薄鋸齒,兩側各13至15顆。上顎為相對較大的三角形鋸齒,兩側各14至15顆。鋸齒較平,通常有5到7個脊。

繁殖

遠洋白鰭鯊的交配季節是在夏季初開始的,會發生於北大西洋及南印度洋,但是太平洋亦有雌性遠洋白鰭鯊出現,說明該區的交配季節較長。遠洋白鰭鯊是胎生動物。它們的妊娠期為期一年。它們從1到15歲是生長的年齡,體型會不斷隨着年齡增大,而它們剛出生時的體長才僅有0.6米。在成熟後,雄性長約1.75米,雌性則長約2米。

保護狀態

1969年,托馬斯·H·林尼亞韋弗三世(Thomas H. Lineaweaver III)和理查德·H·巴庫斯(Richard H. Backus)在兩人合著的書中描述遠洋白鰭鯊「(數量)顯得格外豐富,可能是地球表面超過45公斤的大型動物里數量最豐富的。」2003年以前都還有少許對於其數量的進一步研究。但從1992年到2000年,大西洋西北部和中、西部的數量就下降了70%之多。而另一項集中對於墨西哥灣的調查採用了195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末期美國遠洋延繩釣的混合數據,最後的結論顯示四十多年的時間裡這一地區的遠洋白鰭鯊數量下降了約99.3%。

根據這些研究結果,遠洋白鰭鯊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的狀態從全球低危/近危被移到了受威脅/易危,而在大西洋西北部和中、西部則成了受威脅/極危。

根據1995年的聯合國跨界魚類種群與高度洄游魚類種群養護和管理協議,沿海國家和捕魚國家需要採取措施保護列表上的受威脅物種,但對於遠洋白鰭鯊仍然沒有什麼進展。

從2013年初開始,生活在新西蘭水域的遠洋白鰭鯊因《1953年野生動物法》而獲得了全面保護。

2013年3月,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2上增加了三類具有商業價值的瀕危鯊魚,分別是雙髻鯊、遠洋白鰭鯊和鼠鯊,使針對這些種類鯊魚的捕撈和商用需要接受監管並獲得授權方可進行。

與人類的關係

遠洋白鰭鯊的鰭、肉和油都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肉可以鮮食、熏食、干制和鹽醃,它的皮可製成皮革。遠洋白鰭鯊生活的所有水域都有被捕獲,但多數是被延繩釣上為其它魚種準備的誘餌吸引過來的。

海洋研究員雅克-伊夫·庫斯托曾形容遠洋白鰭鯊是「最危險的一種鯊魚」。雖然大白鯊及其他近海鯊魚有着更大的惡名,但由於遠洋白鰭鯊會獵食船難或空難的倖存者,所以人們懷疑遠洋白鰭鯊是多起針對人類致命攻擊的罪魁禍首。這樣的事件沒有包括在20世紀和21世紀的常見鯊魚攻擊指數中,因此記載的遠洋白鰭鯊攻擊事件不多,截止2009年還只有5起。1945年7月30日,美國海軍波特蘭級巡洋艦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被日本潛艇發射的魚雷擊中而沉沒,雖然報告中稱大部分人都是死於魚雷爆炸而非鯊魚攻擊,但許多人認為遠洋白鰭鯊對多名在起初的沉沒過程中倖存的水手進行了攻擊。

同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艘承載了近千人的汽輪「新斯科舍號」(Nova Scotia)在南非附近遭一艘德軍潛艇擊沉。許多人被遠洋白鰭鯊所害,最終僅有192人生還。

2010年,遠洋白鰭鯊因牽扯進了埃及紅海接近沙姆沙伊赫地區發生的多起攻擊遊客事件而聲名狼藉,並出現在了一期名為《無賴鯊魚》(Rogue Sharks)的《鯊魚周》節目上。人們根據咬痕辨認出這條鯊魚,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它已經習慣於人工餵食。潛水員用一個簡易裝置來給鯊魚餵食,而它在看到潛水員背着的腰包里還有魚留着沒有餵給自己時就會對潛水員和浮潛裝置發動攻擊。鯊魚還以潛水員的臀部和大腿為目標,希望可以獲得一頓大餐。紅海這一區域的過度捕撈導致情況進一步惡化,因為鯊魚不得不更接近海岸來尋找食物,因此出現了攻擊遊客的事件。

由於遠洋白鰭鯊就像尖吻鯖鯊和大青鯊一樣是一種開闊水域魚種,因此其圈養表現不佳。截止2013年3月,已知僅有一條圈養成功存活的遠洋白鰭鯊,這條鯊魚目前生活在蒙特雷灣水族館的外部海灣展覽館。這條鯊魚還曾在《鯊魚周》的一期特別節目《玻璃下的鯊魚》(Sharks Under Glass)中亮相。

視頻

遠洋白鰭鯊的秘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