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絲綢之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這才是絲綢之路》,侯楊方 著,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
中信出版社成立於1988年,出版圖書[1]超過12,000種,基本實現了大眾出版領域的全覆蓋。《誰動了我的奶酪》《從優秀到卓越》《激盪三十年》《黑天鵝》《人類簡史》《這裡是中國[2]》等暢銷書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創造了「從零到一」「灰犀牛」等引領性概念和話題,對推動中國商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積極作用。
內容簡介
一本實地考察、精準復原境內外絲綢之路經典路線的歷史紀行作品。
用重走求真,以行動求實,帶你走過這條人人知道但從未真正了解的亞歐古道。
復旦大學侯楊方教授在對《史記》、《漢書》、《大唐西域記》、近代探險家記錄等資料解讀和研究的基礎上,以歷時10年、超過20次、累計行程3萬公里重走絲綢之路的實地考察,採集精確的地理位置、路線軌跡及影像資料,精準復原歷史上多條絲綢之路路線——包括張騫通西域、玄奘取經、高仙芝遠征以及斯坦因等探險家的路線,精確定位了多個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標——包括漢唐2座玉門關、劍末谷、大石崖、公主堡以及玄奘曾經過的中亞「鐵門」等,寫成這本歷史考察紀行,讓讀者通過精準的復原地圖、知識性的文字、親歷現場的照片,領略真正的絲綢之路的魅力。
全書共分為5個部分:第一部分總述作者絲路研究的緣起和背景,定義究竟何為絲綢之路,以及地中海文明對中亞的影響。第二部分主闡述絲綢之路的起源與變遷,漢唐經營絲路、設置烽燧和郵置的始末。第三部分選擇絲路上的重要地標——河西走廊、羅布泊、樓蘭,對漢唐以來的絲路發展及其在地理、軍事上的重要性進行概括總結,其中唐玉門關遺址的發現與確定,為作者考察研究的重要原創成果之一。第四部分是對絲路的最高點及樞紐「蔥嶺」的概述,並在此跨越多國國境,復原了唐高仙芝遠征路線,呈現劍末谷、瓦罕、赤佛堂道的壯麗景致。第五部分主要描述西域各國,即今中亞各國的地理和歷史,根據《大唐西域記》的記錄,以玄奘取經路線為線索,串聯起西域諸國,展現絲路所經圖景。
作者介紹
侯楊方
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他策劃主持了一個世紀以來首次對境內外帕米爾高原的系列考察,曾多次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山口,足跡遍及帕米爾高原的多個重要河谷、山口,在數十次對帕米爾高原、南疆、羅布泊、中亞及南亞地區的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對絲綢之路進行了首次「精準復原」,以此為基礎研製了第一套「絲綢之路地理信息系統」。
主要著作有:《中國人口史》(1910—1953年卷)、《盛世啟示錄》、《盛世·西漢》、《盛世·康乾》、《重返帕米爾: 追尋玄奘與絲綢之路》、《征戰:大清帝國的崛起》、《治世:大清帝國的興亡啟示》、《名臣:大清帝國的君臣博弈》以及《清朝地圖集》(多卷本)。
參考文獻
- ↑ 圖書的演變歷史資料,學習啦,2017-06-07
- ↑ 《這裡是中國》——每一寸都是摯愛!,中國青少年廣播影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