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這個春天的醫務人員(劉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這個春天的醫務人員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這個春天的醫務人員》中國當代作家劉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這個春天的醫務人員

庚子年春,值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醫務人員第一次以前所未有的英雄形象登上歷史舞台,被譽為人世間最美麗的天使、最無畏的戰士,佛陀轉世、大愛化身。讚譽之辭從各級媒體報道、從作家筆端,從普通民眾的口中泉涌而來,讓多年人們對醫德醫術的拷問、對醫務人員的種種責罵限於停滯,既而煙消雲散,令醫務人員一時有了不能承受之重。

這個春天,註定是醫務人員最受尊重的春天歷史證明了他們的不可缺、不能缺。這個春天,層層防護服下的醫務人員成了人們最依賴、最盼望的救星。救星雖面臨生死危機,他還是會義無反顧地衝上去。這,是他們的職責。是的,職責。就在今天,當我看到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疫情通告全國確診1716名醫務人員死亡6人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淚奔,這還只是數字里的數字。此時,我多想歌頌他們,絕不僅因為我是衛生系統的一員。我想歌頌他們,是因為他們首先是一個人,一個普通的人,一個脫下白大褂後與大家一樣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的普通人。他們,不是天上不食人間煙火的天使,更不是無所不能的神。他們的身,和我們一樣,流淌着同樣滾燙的血液,一樣知冷暖疼痛,一樣會生病,一樣會面臨人世間的死亡。

醫聖張仲景不忍民眾遭受疫病、戰亂之苦,用一顆悲憫之心潛心研究制服傷寒這個瘟神,寫出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救千萬人於水火中。他說:「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古代的醫生,尤其名醫,是被人敬重和膜拜的。當然,大多生活在底層的普通醫生,雖列入九流,但他們仍然被普通民眾所敬重,畢竟,人人都會生病,病了就要找醫生。如果沒有了醫生,不知會面臨多少疾病與死亡,甚至人類都將不復存在。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人將生命託付於你了,這是一種信任,作為醫者,怎能不慎重、怎能不講德行!從古到今,僅兩種職業與「德」相關。一是師德,二是醫德。師者,教化於人,教化的是人的靈魂。醫者,醫治於人,救的是人的生命。醫者,其實也兼具師者的教。紐約醫學博士、結核病學專家愛特華·特魯多一句名言,大家應不陌生:「有時去治癒,經常去幫助,總是在安慰。」醫學,本就是一門人文學科。他說:「醫學關注的是在病痛中掙扎、最需要精神關懷和治療的人,醫療技術自身的功能是有限的,需要溝通中體現的人文關懷去彌補」。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拉底說「醫生有三件法寶,第一是語言,第二是藥物,第三是手術刀」。若是抽去醫學的人文學,就拋棄了醫學的本質屬性。

是的,醫生面對的是病人,「病人」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疾病——這個人得了什麼病,該怎麼治療;另一個還要看到他是一個有思想、有情感的社會人。這就是醫學的人文學。醫生需要與患者充分溝通,需要彼此多一些信任與尊重。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醫生的撫慰變成了職業的公式,患者的語言變成了金錢的購買。醫學有太多未知的領域,中國工程院院士、藥理學家秦伯益說,中國歷來有這麼三句話: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國家的事、人的事、病的事,都離不開一個「醫」字。身體出問題了,要醫病,心理或精神出問題了,要醫人,都離不開「醫」。如今,疫病來了,是醫者的戰場了,作為醫生,怎會不奔赴戰場?醫者,有醫者的尊嚴。他們寒窗苦讀數十年,如今能當一名戰士,就是踐行了他們職業的使命擔當,踐行了他們曾經立下的從醫誓言。他們自己的身體明明病了,還是會安慰患者,有時累得已快倒下,還在會堅持。身體的病痛他們並不害怕,能治,科學總在進步。他們害怕的是,人心理的病。

也許你要說,有的人不配當醫生,他們,他們,清高,唯利是圖,紅包、回扣,哪裡有德。白岩松曾做過一次關於醫德或者說當前醫患關係的演講,結束語的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他說,「任何站在道德的基礎上談道德都是無效的」。站在道德的大義上,可以談道德。但是,你本身就要是一個講道德的人。我不否認,你眼中當下醫生醫德的種種敗壞,完全讓你有理由去傷醫、殺醫,但是,不要忘了你自己,是否也應站在道德的立場上。人性是善的,人人都嚮往美與善,嚮往一個完全平等、只有鮮花的社會。人性也是惡的,即使是善良的天使,也有因主觀喜惡指錯的姻緣。善與惡,本身就是一對矛盾的組合,十惡不赦的罪犯在面對母親清澈的愛的眼神的時候,他也會流淚、會悔恨,甚至會感動周圍任何一個人。

此時,在這個春天裡,醫務人員再次用生命的代價,贏得了全社會的愛與尊重。他們全身心地投入、高負荷地工作。他們拯救的不僅僅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更有我們多年來創造的社會財富。這時,為醫務人員傾注再多讚美的、溫柔的,甚至是悲情的筆墨,都是當然的,因為生命需要他們,社會需要他們。

這個春天,花已盛開。相信那些居家日久的人們,在解除封閉的那一刻,會第一時間把鮮花送給醫務人員。即便如此,醫務人員還是會說:這是我們的職責。[1]

作者簡介

劉艷,女,筆名荷葉兒,湖北省詩詞學會會員,宜昌市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