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近似小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近似小檗

中文學名:近似小檗

拉丁學名:Berberis approximata Sprague.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毛茛目

科:小檗科

屬:小檗屬

近似小檗,落葉灌木,老枝棕黑色,具條棱,無毛,具稀疏棕褐色疣點,幼枝帶紅褐色;莖刺三分叉,灰色或淡黃色,葉紙質,狹倒卵形,倒卵形或狹橢圓形。產於西藏、雲南、四川、青海。本種在四川鄉城地區形成灌叢群落。

基本內容

  • 中文學名: 近似小檗
  • 別稱: 接枝小檗
  • 二名法: Berberis approximata
  • 拉丁學名: Berberis approximata Sprague
  • 界: 植物界
  • 目: 毛茛目
  •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門: 被子植物門
  • 科: 小檗科
  • 亞目: 毛茛亞目
  • 屬: 小檗屬
  • 屬拉丁名:Berberis
  • 命名來源:[kew bull : 256. 1909]
  • 中國植物志:29:075

參考文獻

Berberis approximata Sprague in Kew Bull. 1909: 256, 1909; Ahrendt in Notes Bot. Gard. Edinb. 57: 127, 1961; 西藏植物志 2: 150, 圖44, 12-13, 1985, ——Berberis dictyophylla Hook. f. in Bot. Mag. 128, t. 7833, 1902, non Franch. ——B. stiebritziana Schneid. in ost. Bot. Z. 66: 320, 1916. syn. nov.[1]

產地分布

產於西藏雲南四川青海。本種在四川鄉城地區形成灌叢群落。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1-1.5米。老枝棕黑色,具條棱,無毛,具稀疏棕褐色疣點,幼枝帶紅褐色;莖刺三分叉,灰色或淡黃色,長1-2.1厘米,腹面具淺槽。葉紙質,狹倒卵形,倒卵形或狹橢圓形,長1-2.2厘米,寬4-7毫米,先端圓形或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淡綠色,近無脈或微顯,背面被白粉,網脈顯著,葉緣平展,全緣或每邊具1-7刺齒。花單生;黃色;花梗長3-7毫米,光滑無毛;萼片2輪,外萼片橢圓形,長約4.5毫米,寬約3毫米,內萼片倒卵形,長6-7毫米,寬3.5-4毫米;花瓣倒卵形或橢圓形,長約5毫米,寬約3.2毫米,先端淺缺裂,裂片急尖,基部略呈爪,具2枚緊靠的腺體;雄蕊長約3.5毫米,藥隔先端平截,胚珠4-6枚,具短柄。漿果卵球形,紅色,長8-10毫米,直徑6-7毫米,頂端具宿存短花柱,微被白粉。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本種提示

本種與刺紅珠B. dityophytta Franch. 很相近似,主要不同在於本種葉緣常具1-7刺齒;花瓣先端缺裂。

生長習性

生于山坡灌叢中、山坡、林緣或林中。海拔2900-4300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