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速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物理學科概念 在物理學中,用速度這個物理量表示物體相對參照物體(一般是以地球或地面為參照物)移動快慢的體現。物理學中一般將質點對地或對地面上靜止物體的運動速度稱為相對速度;質點對運動的參考系的運動速度稱為絕對速度;而運動參考系對地的運動速度稱為牽連速度。絕對速度=牽連速度+相對速度[1] ( 因速度為失量,以上運算應用矢量合成法。即三角形法則,或者正方形法則。但是以上運算有適用範圍,只有宏觀低速狀態下才能使用此法則)在天體物理學中,經典的物理的運動公式不成立。
- 中文名:運動速度
- 外文名:Movementspeed
- 拼 音:yùn dòng sù dù
- 相關領域:物理學
- 分 類:相對速度,絕對速度,牽連速度
- 相關公式;絕對速度=牽連速度+相對速度
物理定義
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位移。
物理公式
v=v。+at(勻變速運動)
v=v。+∫a·dt(變加速直線運動)
v=s/t(平均速度)
v=P/F(與機車啟動問題有關)
v=(s-1/2gt^2 )/t(僅勻變速直線運動可用)
v=g·t(自由落體運動)
v²-v。²=2a·s
v=w·r(圓周運動,w表示瞬時角速度)
物理單位
國際制單位m/s或m·s-1
交通運輸中常用單位:km/h或km·h-1
換算關係:1m/s=3.6km/h 1km/h=1/3.6m/s≈0.28m/s,運動根據速度分類可以分為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等等。按運動方向分,可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人體極限速度
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 (又稱環繞速度):是指物體緊貼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的速度(也是人造地球衛星的最小發射速度)。大小為7.9km/s ——計算方法是V=√(gR), 即是 V= sqrt(gR) (g是重力加速度,R是星球半徑)
第二宇宙速度 (又稱脫離速度):是指物體完全擺脫地球引力束縛,飛離地球的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大小為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 (又稱逃逸速度):是指在地球上發射的物體擺脫太陽引力束縛,飛出太陽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其大小為16.7km/s。
第四宇宙速度 所謂第四宇宙速度,是指在地球上發射的物體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飛出銀河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約為110-120km/s,指在銀河內絕大部分地方所需要的航行速度。如充分利用太陽系圍繞銀心的轉速,最低航行速度可為82km/s。由於人類對銀河系所知甚少,這個數字還需要很久才能形成公論。指在銀河內絕大部分地方所需要的脫離速度。根本無法得出第四宇宙速度,原因是對於銀心的質量以及半徑等無法取值。
第五宇宙速度 第五宇宙速度指航天器從地球發射,飛出本星系群的最小速度大小,由於本星系群的半徑、質量均未有足夠精確的數據,所以無法準確得知數據大小。科學家估計本星系群大概有500--1000萬光年,照這樣算,應該需要1500--2250km/S的速度才能飛離,但這個速度以人類的科學發展水平,至少要幾百年才能達到,所以只是個幻想。
視頻 速度: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