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邁克爾·西米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邁克爾·西米諾(英語:Michael Cimino,/tʃɪˈmiːnoʊ/ chi-MEE-noh;1939年2月3日-2016年7月2日)是一位美國電影導演、編劇和製片人。憑藉1978年越戰題材的電影《獵鹿人》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以及美國導演工會獎最佳電影導演、第36屆金球獎最佳導演和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基督教耶魯大學校友。

1517年,神學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反對放縱歐洲建立的拉丁教會。而他們共同秉持的「簡化宗教手續,人人皆為神父」等理念[1],則最終導致了基督教中「新教」的誕生[2]

簡介

西米諾出生於美國紐約市,是美國意大利裔第三代,成長於長島。

1956年,進入密歇根州大學,主修圖像藝術,到1959年畢業時,贏得了一次廣告比賽大獎。之後進入美軍服役;再之後投身廣播業,為電視台廣告片監製。

1971年搬往加州,正式投身電影業,負責編撰劇本。而首部任導演之影片,則為1974年之《衝天炮與飛毛腿》,由克林·伊斯威特主演。當年此片上映時預算僅四百萬美元,票房收入卻達二千五百萬美元,並斬獲第4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主佳男配角提名。

1978年找來羅伯特·德尼羅主演越戰題材電影《獵鹿人》,除斬獲四千九百萬美元票房,並於奧斯卡贏得五個大獎,包括最佳導演。

然而此後西米諾導演生涯卻出現倒退:1980年執導《天堂之門》,以四千四百萬美元預算,四度超支,卻僅收三百五十萬美元票房,直接導致相屬電影公司破產。該年西米諾獲得金酸莓獎最差導演。

西米諾要到1985年才再有機會執導,然而其作品《龍年》,票房即使達一千八百萬美元,仍令投資方賠本。1996年執導《The Sunchaser》,一上畫後因反應慘澹,最後還只能改於電影頻道播放,而此片,亦是西米諾最後一部導演作品。

2012年獲頒威尼斯影展榮譽金獅獎。

2016年7月2日,西米諾遺體在洛杉磯家中被發現。死因未有公布,外界估計是因病去世。

視頻

邁克爾·西米諾 相關視頻

猶太教「舊約」和基督教「新約」,講了什麼?聖經的歷史
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