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遼源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遼源市是吉林省下轄地級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處東遼河、輝發河上游,因東遼河發源於此而得名,地理概貌為「五山一水四分田」;幅員面積為5140.45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46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2.8%。下轄東豐、東遼兩縣,龍山、西安兩區,總人口117.95萬。

遼源歷史比較悠久,文化底蘊豐厚。青銅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是滿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清代被闢為皇家「盛京圍場」。1902年弛禁後設立縣制,1983年升格為地級市。

2017年,遼源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2.1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64952元,增長2.9%。

2019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19年統籌強化監督(第一階段)黑臭水體專項排查情況,遼源被列入「黑臭水體消除比例低於80%的城市名單」,消除比例為0%[1]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遼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處東遼河、輝發河上游。地理坐標為東經124°51′22″~125°49′52″,北緯42°17′40″~43°13′40″,南北最長104公里,東西最寬82.8公里。最東從東豐縣的沙河沿上游中心線至東豐縣永合鄉的沙河沿、葉家崴子、後半拉山與梅河口市分界;最西端位於東遼縣的泉太鎮老營村的老營甸子,沿東遼河西南與遼寧省西豐縣相鄰;最南端在東豐縣和平鎮的馬家溝、泉眼溝、伍家溝、冷家堡與遼寧省清原縣接壤;最北端在東豐縣的西大崗嶺、郎頭山脊、二道河口至伊通河上游中心線與伊通縣相連。遼源市的幅員面積為5140.45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2.8%。其中市區(包括郊區)幅員432.37平方公里,東遼縣幅員2184.4平方公里,東豐縣幅員2523.6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遼源市地處吉林省東部長白山區向西部松遼平原的過渡地帶,以丘陵為主,間有少量低山,屬低山丘陵區。境內群山環繞,丘陵起伏,溝川河谷縱橫交錯,使地面切割破碎,形成山、丘、台、谷交錯分布。遼源市海拔高度一般在250米~900米之間,最高處在東豐縣慶嶺南山(海拔914米),最低處在東遼縣雙城村一帶(海拔230米),相對高差為684米。長白山的分支哈達嶺余脈由東北經遼源市中部斜向西南延伸,形成了一道較高的丘陵山脊,由此一線向西北、東南兩側逐漸傾斜,構成了遼源市西南部最高(海拔600米以上),東北部較高(海拔500~600米),中部一線略低(海拔400~500米),西北部最低(海拔350~400米)的「雙馬鞍型」地勢。按形態,遼源市的地形基本上可以分為低山、丘陵台地、河谷平原三個類型區。其中丘陵台地分布最廣,主要位於西部和北部,占全市幅員面積的60~70%,海拔一般在300~400米之間,相對高差小於50米。丘頂渾圓,坡度較緩,走向散亂,丘面切割破碎,其坡麓下多為梁狀台地,沖溝密集,多呈「雞爪崗」的形態。低山多見於轄區的南部和東北部的少量地區,一般海拔在500~900米,相對高度為300~400米。山脈多為東北—西南走向,岩性較為複雜,多為花崗岩,亦有砂岩。山頂一般為漫圓型,坡度較陡,地形切割比較破碎。區內平原較少,多為河谷平原,主要分布於梅河和東遼河流域。受低山丘陵影響,平原時寬時窄沿河分布,呈分枝狀。海拔在250~350米之間,相對高差小於50米。平原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其母質多為近代沖積物和黃土堆積物。

氣候

遼源市屬半濕潤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3~5月為春季,寒暖交替,天氣變化較大,乾燥多風;6~8月為夏季,濕熱多雨;9~10月為秋季,溫涼短暫;11月至翌年2月為冬季,嚴寒漫長。遼源市的常年平均氣溫為5.4℃,平均無霜期為140天。全年光照時數為2507小時,全年降水日數為12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為666.5毫米。

水文

遼源市跨遼河、松花江兩個流域三個水系。東遼縣及城區屬東遼河水系。東豐縣屬輝發河和飲馬河水系。境內有東遼河、蓮河、梅河、伊通河及若干支流。其中,東遼河是遼河左側一大支流,發源于吉林省東遼縣遼河源鎮薩哈嶺西側的安福村,自東向西流經遼源市區、東遼縣、伊通縣、公主嶺市、梨樹縣、雙遼縣及遼寧省的西豐、昌圖縣,在遼寧省的福德店附近與西遼河匯流入遼河。境內流域面積2613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50.9%。該河是遼源市區城市供水、東遼縣農業用水的主要河流。蓮河是遼源市另外一條較大的河流,發源於東豐縣楊木林鎮老爺嶺,是東豐縣境內最長的河流。境內河長45公里,流域面積1048平方公里。流經東豐縣10多個鄉鎮後,在梅河口市蓮河村匯入輝發河。梅河是東豐縣境內中部的一條河流,發源於東豐縣小四平鄉,於梅河口市區匯入輝發河。境內河長48公里,流域面積416平方公里。伊通河是飲馬河支流,境內河長18.2公里,流域面積151平方公里。全市河流密布,河長在3-10公里的有257條,全長1543.6公里。河長在10公里以上的以56條,全長888.4公里。其中主要河流有23條,西部12條,東部11條。這些河流的特點是坡降陡,河床淺,多彎曲,地表徑流快,匯流時間短,河道多沙灘,河床不固定。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遼源市水資源總量為7. 64億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多0.01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6.87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2.06億立方米。重複計算水量為1.47億立方米。受季風和地形影響,全市水資源的地理分布規律是南部、西南部偏多,北部偏少,整個趨勢是由南向北遞減。地表徑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徑流量的70-80%,7、8月份為豐水期,1、2月份為枯水期,年際變化很大。地下水資源幾乎全部是淺層地下水,由大氣降水滲入補給。所以,受降水影響。地下水位是一峰一谷的變化形態。1-6月份降水較少,地下水位下降,最低水位出現在3-6月份,7月中旬進入雨季,地下水位開始上漲,最高水位出現在7-10月份,10月份以後,地下水位又開始下降。有中型國管水庫八座,即楊木水庫、聚龍潭水庫、金滿水庫、椅山水庫、八一水庫、三良水庫、龍頭水庫、仁合水庫。其中楊木水庫正在進行除險加固工程,待全面竣工後經省、國家有關部門驗收後可增型為大型水庫。全市現有小一型水庫有33 座,小二型水庫有102座。

礦產資源

遼源市境內已發現各類礦產33種,其中有查明資源儲量的16種,礦產地155處。查明資源儲量並已列入礦產資源儲量表的礦產有12種、礦產地96處,主要為煤、鐵、銅(伴生礦)、鉛、鋅、金、銀(伴生礦)、泥炭、水泥用石灰岩(大理岩)、硅灰石、陶瓷土、伊利石等。此外,開採的礦產資源還有建築用玄武岩、建築用安山岩、建築用花崗岩、脈石英、磚瓦用粘土、飾面用花崗岩、礦泉水等。全市礦產資源表現為礦產資源種類少,已發現礦種僅占全省發現礦種數的24%;金屬礦產資源查明資源儲量少,且分布不均;礦產資源開發規模小,礦產資源賦存特點客觀上決定了礦產資源的開發規模不可能很大。查明的礦產中,中到大型礦床資源儲量只占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18%,除煤、水泥用石灰岩、伊利石有一定規模外,其它均為小型礦床或礦點,且質量不穩定,開發規模較小。

林業資源

遼源市有林地中,用材林面積在五大林種中占比相當大,其他四大林種占有林地面積的近四成。2015年全市有林地面積為160019公頃。其中,用材林105786公頃,占有林地面積的66.11%,防護林48315公頃,占有林地面積的30.19%,經濟林5500公頃,占有林地面積的3.44%,特種用途林338公頃,占有林地面積的0.21%,薪炭林80公頃,占有林地面積的0.05%。人工林主要以落葉松樟子松黑松為主,其次為楊樹、紅松、雲杉和各類果樹等。天然林以柞樹為主,其次是胡桃楸、椴樹、榆樹、色木、水曲柳、黃菠蘿等。落葉松54127公頃、柞樹28987公頃、樟子松23858公頃、黑松7653公頃、紅松2035公頃、楊樹2963公頃、椴樹92公頃、胡桃楸720公頃、雲杉338公頃、其它樹木39246公頃,分別占有林地面積160019公頃的33.83%、18.11%、14.91%、4.78%、1.27%、1.85%、0.06%、0.45%、0.21%、24.53%。全市林地總面積179866公頃,其中國有林林地75014公頃,集體林地104852公頃;分別占林地總面積的41.71%、58.29%。全市林地中商品林地面積121635公頃,公益林地面積57619公頃,其他林地面積為612公頃;分別占林地總面積的67.63%、32.03%、0.34%。

人口

截至2017年底,遼源市總人口為1179477人,比上年末減少18518人。其中,市區人口為454825人,比上年末減少6642人。按城鄉居民戶籍情況劃分,全市城鎮人口為596148人,鄉村人口為583329人。全年出生人口8241人,出生率為6.93‰;死亡人口22399人,死亡率為18.84‰。自然增長率為-11.91‰。人口性別比為102.8(女性為100)。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