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輞川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輞川鎮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位於惠安縣城東北8公里,地處湄洲灣畔,林輞溪入海口,是蓮城一帶向西延伸的一個小半島,古時因地形似網稱為南網,素有惠安縣城的「海上咽喉」之稱。全鎮共50平方千米(2017年)。[1]

中文名: 輞川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

面 積: 50平方千米(2017年)

政府駐地: 惠安縣輞川鎮委

郵政區碼: 362103

人口數量: 64502人(2017年)

鄉鎮概況

鎮政府駐中西街,輞川鎮北與泉港區塗嶺相接;南與縣城被關相接;西面有福建最高峰大霧山(海拔990多米);東面臨海,有鯉魚島,泉惠石化工業園。有福建最大農田保護區:走馬逮萬畝農田保護區,國道324線的福廈公路貫穿鎮境內南北5公里多,沿海大通道到泉州只要20分鐘,後渚大橋橫跨海面直達泉州東海新區。

經濟發展較快,國家投資4000萬噸重油煉化基地就在輞川旁邊,有望建成比泉港更大的煉化生活區,有大量生活服務配套設施,交通方便,人民勤勞善良,物價很便宜。西面帶一條山脈,是登山旅遊生活的好地方。 輞川形如網,諧音輞,故得名。峰崎村的麒麟山上有許多白鷺

旅遊資源

輞川旅遊業並不發達,旅遊資源較少。輞川鎮的主要景點有侯卿古驛道、侯卿古民居與曲水流觴、青龍橋、鯉魚島、惠泉北廠惠女雕塑。距離輞川鎮社坑村不到3公里的鯉魚島是鎮上為數不多的旅遊點之一。

鯉魚島面積不足500畝,因島的形狀與鯉魚相似而得名。鯉魚島上有惠安縣級保護單位的靈惠寺、一座荒廢的炮樓及樹林。每天落潮時可以通過一條小路步行上島。而漲潮時則須乘船上岸。2005年5月中旬,當地修建了一條數米寬的海堤連通了陸地和鯉魚島。

輞川鎮為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下轄的一個鎮,地處惠安縣東部林輞溪下游。輞川鎮東面為湄州灣,東南為東嶺鎮,西部為黃塘鎮、螺陽鎮,南面為塗寨鎮,往北為泉港區的前黃鎮、塗嶺鎮。

輞川鎮面積為54平方公里,鎮政府設在輞川街。輞川古稱萬城,意為非萬貫家財不能居住,形容當時的富裕情況位於輞川鎮居仁村的居仁提督衙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是惠安縣歷史上最高武職官、提督陳鳴夏的府衙,2002年公布為第八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物產經濟

面向大海,背負糧川,是輞川鎮長期繁榮不衰的一大天賦優勢。走馬埭自古以來是「地瓜縣」的「魚米之鄉」,以「紅米飯配鯽魚」著稱於泉州府一帶,過去的走馬埭早春播種青晚稻晚秋收成,已改造成為一年兩熟的萬畝噸糧田耕地保護區,還有不少林業、礦藏、水等資源。玉圍、更新、三鄉、試劍、梧山等村有較為豐富的林果,如薪炭林、余柑、龍眼等。福廈路邊的更新村境內有優質的天然礦泉水。清秀的菱溪河及林輞溪貫穿輞川境內,流入東海,是輞川鎮淡水養殖的良好場所。

漁鹽之利也是輞川面向大海的一大優勢。輞川有海岸線長達17.5公里,港口2個,已建成碼頭2個。海上捕撈,灘涂養殖蟶、牡蠣、蟳、蝦、章魚、海蛤、跳魚等土特海產在泉州一帶聞名。全鎮淺海灘涂面積6133畝,水產養殖6133畝,現有鹽場4個,鹽田1.5萬公畝。輞川特產「精白細鹽」以它的獨特風味成為鄉鎮企業的拳頭產品,遠銷日本及全國各地,倍受青睞。

歷史人文

地靈人傑、美麗富饒的輞川過去和現在都出過不少鄉賢名人。明萬曆十九(公元1591年)辛卯科舉人潘一諤,曾任四川成都、永興兩縣知縣,後升為知州,為淮王府長史,為官清正愛民,志在著述,人稱潘夫子,有《中節家學道言》、《一諤日錄講義》等著作傳世。明崇正三年(公元1630年)庚午科舉人,著名詩人曾璟,號小平,留有《小平詩文選》一百卷,《小平詩集》四十卷,晉江侍郎何喬遠云:「清源文獻當推小平第一」。清雍正甲辰科(公元1724年)陳鳴夏與三兄如雄同登武舉人,丁未科登武進士,均被選為御前侍衛。後如雄升為京營守備,調升榆林重鎮,接受水堡都司,又升為廣西桂林游擊。如今各行各業的科技人才中,輞川弟子是舉不勝舉。輞川更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歷史文物,如以「石蓮香京城」聞名的蓮花山,風景秀麗鯉魚島、虎嶼岩的豬母洞、試劍石、跨海的文物石橋青龍橋和輞川橋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