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輔仁大學附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輔仁大學附中始建於1929年,現更名為北京市第十三中學[1],為西城區屬重點中學(純高中校)。校園占地五十餘畝,

磨石地板。1971年龔士榮教授另行設計,是為現行的校徽。周邊以稻穗嘉禾圍圈,象徵和平;中央十二顆星象徵上智之座聖母;徽腳下書校訓拉丁文

校旗

校旗即教廷旗,以黃色標記,代表輔大直屬教廷。中央十二顆星象徵輔大主保--聖母‧瑪利亞。

校歌

于斌/作詞黃友棣/作曲

輔仁以友會友以文吾校之魂聖美善真

三知是求明德日新蔚起多士文質彬彬

福音勤播天下歸仁世進大同神旨永遵

祝我輔仁其壽千春祝我輔仁其壽千春

輔仁大學

以教會大學名義誕生的現代大學,是中國大學教育的縮影

輔仁大學所經歷的27年,是20世紀中國最波瀾壯闊的時代,也是20世紀中國新舊交替的時代。在輔仁大學的辦學宗旨中,傳統文化和西方科學被放在了並列的地位,那時的學生可以在學校里學習各種知識,而不僅僅局限於他們父輩所學習的四書五經孔孟之道。他們在學校里接受着新文化的教育,而學校大門的外面卻是一片動盪的世界。

輔仁大學,這個現在已經不存在的大學,它的輝煌只有短暫的27年,但卻是後科舉時代中國大學教育的一個縮影。   輔仁大學已經不存在了,現在位於興華胡同13號的輔仁大學校友會辦公室是老校友們溝通感情和聚會的場所。

陳垣是輔仁大學的一面旗幟,他的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一屆又一屆的學生。

北京什剎海附近的興華胡同13號是原輔仁大學校長陳垣的故居,這個從外表上看起來很一般的小四合院如今已作為輔仁大學校友會的辦公地點。每天都會有一些老人在這裡忙碌着,他們曾經都是在輔仁大學就讀過的學生,如今退休以後便到校友會中來做一些工作。

石椿年是輔仁大學48級經濟系的學生,他坐在沙發上翻閱着即將出版的《北京輔仁大學校史》,他說每年九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返校日」,在那天很多當年輔仁大學的學生都會回到這裡和老朋友聚會。今年頗有些不同,因為今年是輔仁大學建校80周年,所以校友會從很早以前就開始準備今年的「返校日」,他們將在今年的9月11日,回到學校的原主樓禮堂一起慶祝母校的80周歲[2]

視頻

輔仁大學附中 相關視頻

《明天會更好》北京市第十三中學2017年藝術節
《我的中國心》北京市第十三中學2017年藝術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