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軋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軋箏中國弓弦樂器的先驅築的後代,屬築族樂器。自唐代出現其專稱之後,廣泛應用於宮廷、民間。』由於流傳地域的不同,其形制和演奏形態以及稱謂都有變化。就形制說來,可分為比較長大和比較短小的兩種,弦數在7弦至13弦之問;演奏形態則有坐奏和行奏(立奏)兩種。

是中國最早出現的傳統拉弦樂器,大約在唐代出現,後流行於民間,近代少有應用。流行於河北省邯鄲市為中心,以冀南豫北、晉東南等地區流行的武安平調劇種中,軋琴是武安平調的特色伴奏樂器,曾為該劇種發揮着獨具特色的韻律。

2006年10月,軋琴入選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

簡介

軋箏,擦奏弦鳴樂器。流行於中國河北、河南、福建、廣西、吉林、延邊地區的傳統樂器。軋箏的歷史悠久,據《舊唐書·音樂志》載:「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宋陳暘《樂書》有其所繪圖像,形制與箏、瑟相似,為長方形共鳴箱,面板上張弦數根,用細長竹片擦弦拉奏。唐代詩人皎然的《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軋箏歌》一詩,生動地描述了當時演奏軋箏的情景。宋元時期,軋箏又名為「?」,宋末元初人陳元靚《事林廣記》載:「?,形如瑟,二頭俱方,七弦七柱,以竹潤其端而軋之。」至清代,形制無變化,唯弦數由7根增至10根(《律呂正義後編》)。[2]

歷史淵源

唐朝初年(公元七世紀)中國民間就出現了軋箏,宋代陳暘《樂書》卷一百四十六中:「唐有軋箏,以竹捫其端而軋之,因取名焉。」它是在彈弦樂器箏的基礎上,經過改制而逐步形成的。最早的軋箏,構造基本和箏相同,七弦,用竹棒擦弦發音,軋箏可說是中國拉弦樂器的最初形式。

皎然是首先記錄軋箏的唐代詩人,他在《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軋箏歌》一詩中曾描繪了軋箏的演奏形式和邊彈邊唱的生動情景,甚至把演奏軋箏所用的竹棒和絲弦的產地也都實錄下來。這充分說明軋箏在唐代中國民間已經流行,只是尚未在宮廷樂隊中使用。

到了南宋(1127~1279),軋箏在中國民間普遍使用。在南宋的宮廷宴樂中,也占有相當的地位,在宋、元的繪畫裡也有生動的描繪。到了清代,軋箏發展到十弦,已與今日的軋琴相同了。

軋琴從清代乾隆年間開始,在河北南部的地方戲——武安平調中為伴奏樂器,是武安平調特有樂器,有七、八條弦,用秫秸杆拉奏,軋琴音量較小,音色柔細,演奏武安平調劇種曾發揮出獨具特色的韻律。

軋琴定弦為bB調的Sol、la、do、do、re、mi、Sol、Sol、la、do。音域十度。其中Sol和do都設兩個相鄰的同度音。因為這兩個音在武安平調的唱腔中是調式骨幹音,同時拉奏兩音,可協調音色、加大音量,強化伴奏的氣勢。

山西省河津縣流傳有十二弦軋琴,當地稱「拂琴」、「水琴」。河北省易縣東韓村十番會中使用軋琴。軋琴現已發展為十一或十二弦,用馬尾琴弓拉奏。廣西壯族民間樂器「七弦琴」,即瓦琴,福建莆田地區樂種「文十音」中的文枕琴等都是類似軋箏的樂器。

製作與特點

現代流行的軋箏類樂器,在河北用於地方戲曲武安平調的伴奏,名軋琴或軋箏琴。其面板和底板均用桐木製作,張弦10根,弦下設柱,柱用棗木製,按五聲音階定弦;用高粱稈刮去表皮,擦松香末擦奏,其音色輕柔動聽。在福建莆田、仙遊一帶用於莆田「文十音」,當地稱文枕琴或枕頭琴。用於晉江「十番」的,名「床」,張絲弦 9~11根,按五聲音階定弦,用蘆葦稈擦奏。

彈奏方法

拱形,張弦9根,背面開兩個放音孔,一個持琴孔。演奏時,左手拇指插入持琴孔,食指勾住一個放音孔,其餘三指自然彎曲,將軋琴托起,由手腕轉琴以調鼙各弦與弓子的角度。右手執馬尾弓子拉弦,奏出各弦音響。獨奏曲有《大開首》、《高山流水》等。

現狀

近年莆田地區的音樂工作者對文枕琴進行改革,以鋼絲,張弦11~16根,用馬尾弓擦奏。在演奏指法上吸取了二胡、箏、琵琶的技巧,擦弦與彈弦並舉,豐富了軋箏的表現力。在廣西稱為七弦琴或瓦琴,7弦7柱,其琴身用半圓形桐木挖空,貼一底板,在凸面上按弦擦奏。近年音樂工作者試製不同音區不同規格的七弦琴,以合奏形式演出。有的將7弦增至16弦,將樂器平置於桌上,右手持弓,左手按弦,可奏出各種滑音、泛音和裝飾音。吉林延邊流行的軋箏,又名「牙箏」,多用於演奏歌唱性樂曲。

傳承意義

由於歷史的複雜原因,該樂器已在民間極少流傳。河南省舞鋼市楊莊鄉袁門村郭氏家族歷經七代傳流至今,據當地考證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現存該樂器的形狀與演奏方法與史書資料《漢書高帝紀》、漢末劉熙《釋名》、《舊唐書音樂志》中的記述基本吻合,能傳承至今更是實屬罕見。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至今的多次民間樂器普查中均被證實河南僅存一琴,具有典型的唯一性。該樂器及其演奏藝術的保護和傳承,對中國民族樂器的發展及音樂史的研究、對繼承和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將有着極高的藝術和學術價值。[3]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