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車上讀杜甫(洛夫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車上讀杜甫》是當代著名詩人洛夫寫的一首詩歌。

詩文

 劍外忽傳收薊北

  搖搖晃晃中

  車過長安西路乍見

  塵煙四竄猶如安祿山敗軍之倉皇

  當年玄宗自蜀返京的途中偶然回首

  竟自不免為馬隗坡下

  被風吹起的一條綢巾而惻惻無言

  而今驟聞捷訊想必你也有了歸意

  我能搭你的便船還鄉嗎?

  初聞涕淚滿衣裳

  積聚多年的淚

  終於泛濫而濕透了整部歷史

  舉起破袖拭去滿臉的縱橫

  繼之一聲長嘆

  驚得四壁的灰塵紛紛而落

  隨手收起案上未完成的詩稿

  音律不協意象欠工等等問題

  待酒熱之後再細細推敲

  卻着妻子愁何在

  八年離亂

  燈下夫妻愁對這該是最後一次了

  愁消息來得突然惟恐不確

  愁一生太長而令又嫌太短

  愁歲月茫茫明日天涯何處

  愁歸鄉的盤纏一時無着

  此時卻見妻的笑意溫如爐火

  窗外正在下雪

  漫捲詩書喜欲狂

  車子驟然在和平東路剎住

  顛簸中竟發現滿車皆是中唐年間衣冠

  耳際響起一陣 之聲

  只見后座一位儒者正在匆匆收拾行囊

  書籍詩稿舊衫撒了一地

  七分狂喜,三分唏噓

  有時仰首凝神,有時低眉沉吟

  劫後的心是火,也是灰

  白日放歌須縱酒

  就讓我醉死一次吧

  再多的醒

  無非是顛沛

  無非是泥濘中的淺一腳深一腳

  再多的詩

  無非是血痞

  無非是傷痕中的青一塊紫一塊

  酒,是載我回家唯一的路

  青春作伴好還鄉

  山一程水一程

  擁着陽光擁着花

  擁着天空擁着鳥

  擁着春天和酒嗝上路

  雨一程雪一程

  擁着河水擁着船

  擁着小路擁着車

  擁着近鄉的怯意上路

  即從巴峽穿巫峽

  車子已開出成都路

  猶聞澆花草堂的吟哦不絕

  再過去是白帝城,是兩岸的猿嘯

  從巴峽而巫峽心事如急流的水勢

  一半在江上

  另一半早已到了洛陽

  當年拉縴入川是何等慌亂悽惶

  於今閒坐船頭讀着峭壁上的夕陽

  便下襄陽向洛陽

  人蜀,出川

  由春望的長安

  一路跋涉到秋興的夔州

  現在你終於又回到滿城牡丹的洛陽

  而我卻半途在杭州南路下車

  一頭撞進了迷漫的紅塵

  極目不見何處是煙雨西湖

  何處是我的江南水鄉

詩人簡介

洛夫(1928年5月11日—2018年3月19日),原名莫運端、莫洛夫,筆名野叟,1928年生於衡陽東鄉相公堡(今衡陽市衡南縣相市鄉) 。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教東吳大學外文系。

國際著名詩人、世界華語詩壇泰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者,已故中國著名的現代詩人 。

1943年以野叟筆名發表第一篇散文《秋日的庭院》于衡陽市《力報》(今《衡陽日報》)副刊。

1949年赴台灣,旅居加拿大溫哥華,被譽為中國最傑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詩人,《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將洛夫評為中國十大詩人首位。

1954年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

1999年,洛夫的詩集《魔歌》被評選為台灣文學經典之一,2001年又憑藉長詩《漂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是超現實主義詩人,表現手法近乎魔幻,被詩壇譽為「詩魔"。[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