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踏沙行1-4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踏沙行1-4首

來自國學薈網 的圖片

作品名稱:踏沙行1-4首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晏幾道

踏沙行1-4首是北宋著名詞人晏幾道作品之一。

晏幾道(1030年-1106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晏幾道為小晏,時稱「二晏」。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工於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讚賞。有《小山詞》傳世。[1]

正文

其一

柳上煙歸,池南雪盡, 東風漸有繁華信。 花開花謝蝶應知, 春來春去鶯能問。

夢意猶疑,心期欲近, 雲箋字字縈方寸。 宿妝曾比杏腮紅, 憶人細把香英認。

其二

綠徑穿花,紅樓壓水, 尋芳誤到蓬萊地。 玉顏人是蕊珠仙, 相逢展盡雙蛾翠。

夢草閒眠,流觴淺醉, 一春總見瀛洲事。 別來雙燕又西飛, 無端不寄相思字。

其三

宿雨收塵,朝霞破暝, 風光暗許花期定。 玉人呵手試妝時, 粉香簾幕陰陰靜。

斜雁朱弦,孤鸞綠鏡, 傷春誤了尋芳興。 去年今日杏牆西, 啼鶯喚得閒愁醒。

其四

雪盡寒輕,月斜煙重, 清歡猶記前時共。 迎風朱戶背燈開, 拂檐花影侵簾動。

繡枕雙鴛,香苞翠鳳, 從來往事都如夢。 傷心最是醉歸時, 眼前少個人人送。[2]

個人成就

晏幾道自幼潛心六藝,旁及百家,尤喜樂府,文才出眾,深得其父同僚之喜愛。他不受世俗約束,生性高傲,不慕勢利,從不利用父勢或藉助其父門生故吏滿天下的有利條件,謀取功名,因而仕途很不得意,一生只做過穎昌府許田鎮監等小吏。

著有《小山詞》一卷,存詞260首,其中長調3首,其餘均為小令。他的小令詞在宋初發展到一個高峰,用清壯頓挫的藝術性,揉合了晏殊詞典雅富貴與柳永詞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詞合樂的典型音樂形象,使詞這種藝術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並取得扭轉雅歌盡廢的歷史性作用。

黃庭堅曾在《<小山詞>序》中列舉出晏幾道的「生平四大痴絕處」——「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痴也;論文自有體,不肯作一新進士語,此又一痴也;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飢,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好像是貶,其實是讚許,更主要的是突出了晏幾道性格的特點——痴,即痴情[3]。 一部《小山詞》,把詞人的純情痴意演繹得淋漓盡致。其真摯、深婉、執着的情感表達,成為了《小山詞》最突出的特點。

代表作有《臨江仙》《鷓鴣天》《阮郎歸》等。《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鷓鴣天》中「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兩句受人讚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