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浙江蕭山城區西南約4公里的城廂街道湘湖村,是因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間有一座跨湖橋而命名。

遺址堆積厚2-3米,文化內涵豐富,面貌獨特,碳14測年距今7000-8000年[1]。出土遺物有稻穀米及形制別致的各種陶器,另有堪稱「中華第一舟」的7500年前的獨木舟。其有機質文物保存良好。遺存的莖枝類草藥傳說中是商初重臣伊尹發明的藥方,這一珍貴資料對研究我國中草藥的起源尤其是煎藥起源具有 重要價值。

遺址內的文物保存較完整,現存於湘湖邊的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內。2006年5月此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

外文名:Kuahuqiao Neolithic Sites

遺址面積:數萬平方米

發掘面積:1030平方米

年 代:7000-8000年前

所在地區:浙江省杭州市

地理位置:蕭山區跨湖橋地區(湘湖旁)

時 代:新石器時代

級別批次: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國務院

批准文號:國發〔2006〕19號

編 號:82Ⅰ-82

遺址介紹

遺址的西南約3公里為錢塘江富春江浦陽江三江的交匯處,在此形成曲折之形,往北再折向東流入東海。遺址南北均為低矮的山丘,往北越過山嶺可見錢塘江,南面為東西向連綿不斷的會稽山余脈。

遺址原有面積數萬平方米,已發掘1030平方米。遺址堆積厚2-3米,文化內涵豐富,面貌獨特,碳14測年距今7000-8000年。出土遺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和木器,有機質文物保存良好。釜、豆、盆、缽、甑、罐為常見的陶器群,形制別致,彩陶較多,分內彩和外彩兩種。發現千餘粒栽培稻穀米,出土7500年前的獨木舟,堪稱「中華第一舟」。

跨湖橋遺址文化內涵不同於河姆渡文化和馬家浜文化,是一種新的文化類型;出土的栽培稻實物將浙江的栽培稻歷史提前1000年;出土的獨木舟是迄今我國年代最早的。跨湖橋遺址的發掘是我省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個突破,對研究浙江省早期新石器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遺址發掘

發掘單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蕭山市博物館

跨湖橋遺址經過1990年、2001年和2002年三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達1000平方米左右,出土有大量的陶器、骨器、木器、石器以及人工栽培水稻等文物,經碳14測定和熱釋光測定,其年代在8000-7000年之間。

「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是中華民族藥文化的淵源。在處於新石器時代的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中,考古學家發現了盛有煎煮過的草藥的小陶釜,說明史前期人們早已認識到自然物材的藥用價值。

跨湖橋遺址1990年曾作發掘,所取標本的14C測定年代距今七八千年,超過著名的河姆渡遺址,這在東南沿海的新石器時代考古中是一個重要的發現。2001年5—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蕭山市博物館對跨湖橋遺址進行第二次發掘,出土了一大批陶、石、骨、木器,其中陶器復原器近150餘件,器物形態及其組合迥異於河姆渡、羅家角等附近地區發現的早期文化遺址,可明確為一個新的 、獨立的考古學文化類型。

此次考古發現一件稍有殘缺的繩紋小陶釜,口徑11.3厘米、高8.8厘米,外底有煙火熏焦痕,器內盛有一捆植物莖枝,長度約5—8厘米,單根直徑一般在0.3—0.8厘米間,共20餘根,紋理結節清晰,出土時頭尾整齊地曲縮在釜底。從現象觀察,當屬因故(陶釜燒裂)丟棄的煎藥無疑。標本送浙江省藥品檢驗所中藥室檢測,定為莖枝類。傳說中商初重臣尹伊發明「複方」草藥,而這次出土的顯然是「單方」,這一珍貴資料對研究我國中草藥的起源尤其是煎藥起源具有 重要價值。

2002年11月又發現了獨木舟及相關遺蹟,獨木舟標本經碳14測定,其年代達8000年左右。這是目前發現的國內最早的獨木舟相關遺蹟。

2003年5月,在湘湖區域的下孫自然村又發現了與跨湖橋文化同類型的遺址――下孫遺址。

遺址評價

考古價值

浙江傳統的考古學文化分為河姆渡文化與馬家浜—良渚文化兩支,分處錢塘江南北的寧紹、杭嘉湖平原,兩支文化的相互傳播、相互融合以及認識上的相互說明構成了浙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基本線索,並對整個東南沿海地區的史前文化研究發生着重要影響。地處古浦陽江流域的跨湖橋文化類型將成為一種「第三力量」。從跨連肩頸的雙耳罐等因素看,竟似與湘贛地區有更多的聯繫,這就將本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存在置於一個更為開放的系統中。跨湖橋文化的分布還不清晰,特別是遺址很快就被淹沒,在時空上更顯示出某種「孤獨」性。作為本地區最早的史前遺址,跨湖橋文化以何種角度、何種方式影響與介入東南沿海地區史前文化的發展進程,尚是一個謎。

學術意義

跨湖橋文化遺址要早於河姆渡遺址1000年,是當時發現的浙江省境內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跨湖橋遺址的文化面貌非常獨特,是一種獨立的文化類型。這一發現,把浙江的文明史提前到了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是浙江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積澱的重要證據,她也再次有力地證實了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首先,跨湖橋遺存距離浙江境內的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都很近,但其面貌又如此迥異,是一種獨特的文化類型----跨湖橋文化。它的發現表明,浙江境內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情況絕非以前認識的那麼簡單,而是由多個源流譜系組成。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就成為今後史前考古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其次,針對跨湖橋遺存和長江中游文化有較多相似因素,這為探討兩地的文化關係提供了重要線索,也為研究當時整個長江流域文化格局以及此後的變遷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

其三,由於跨湖橋遺存和長江中游文化有比較密切的聯繫,又地處浙江中北部,和本地文化也有一定關係,因此,它的發現,第一次把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考古學問題直接聯繫起來了,對日後整體上研究長江流域的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出土茶籽

考古發掘報告《跨湖橋》稱,2001年發掘的杭州蕭山跨湖橋遺址T0510探方的第7層中,發現「跨湖橋遺址出土的植物種實」,該書公開了彩版茶籽的圖片及「茶Camellia sinensis」字樣。茶籽:其表皮呈黑褐色,略有炭化跡象,但並不粗糙,較為平滑;其形狀為1.42×1.58厘米的圓形,種臍端微圓突,種臍處營養器官部分已消蝕為空,故呈現一條裂口。從種籽較圓,種臍位於圓中並呈圓突來判斷,應為單室茶果(一個茶果中只有一顆種籽)的種籽;其外觀,與今杭州地區的龍井茶樹的單室茶果種籽形狀非常接近,而體積大小,則完全相符合,而與皮糙個大的油茶子或西南某些較原始的大茶樹茶籽差別較大。

由於遺址深埋於古瀉湖底部,長期的浸水環境及深厚淤土的隔絕作用,一些有機骨質的骨木器很好地保存下來,這顆古茶籽也是倖存物之一。

這顆茶樹種籽出土於文化層中,是與橡子、陶器等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遺物一起發現的,是人類的採集物,而不是自然的遺落。

延伸閱讀

入選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02年4月12日,在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考古學會和中國文物報社承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中,由於跨湖橋遺址的文化面貌非常獨特新穎而被評為「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實現了蕭山文物考古史上零的突破。

正式命名跨湖橋文化

2004年12月16日~17日,在杭州市蕭山區召開的「跨湖橋考古學術研討會暨新聞發布會」上,著名的考古學家、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先生代表與會的40多名考古專家向新聞媒體宣布了「跨湖橋文化」的命名。

為了保證這次會議能成功舉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蕭山博物館在半年之內就完成了《跨湖橋》考古報告的編寫,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跨湖橋》考古報告結合了人文和自然等多學科的研究成果,是一部較為完備的考古研究報告,2004年度被評為「全國十佳文博圖書」。

「跨湖橋文化」的命名,是蕭山文物考古史上一項重大突破,也是蕭山文化事業建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跨湖橋文化」是蕭山先民留給我們的巨大財富,她必將為蕭山的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跨湖橋遺址博物館

跨湖橋遺址博物館是一座綜合反映跨湖橋遺址考古發掘和研究成果的專題性博物館,集中收藏和展示出的骨、木、石、陶等器物。建築面積6800多平方米,投資一億元。博物館建築整體以船為造型,造型形態從發掘的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中獲得啟發,從平面形態到立體面造型都採用「舟」形形態組織。仿佛沉湎歷史的一葉小舟正欲劃向遠方,體現了跨湖橋文化的精髓——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外牆面採用充滿歷史滄桑感的鏽蝕質感的材料,充分展現8000年文化的厚重和滄桑。跨湖橋博物館是浙江省省繼河姆渡、良渚之後的又一家史前遺址博物館。它的建成開放,是蕭山文博事業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蕭山加強文化建設、發展文博事業、保護利用文化資源的具體舉措,對於弘揚地方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都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跨湖橋遺址博物館於2009年9月28日建成開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湘湖路978號(近湘湖)。搭乘K716(跨湖橋站下,向北步行220米)、K707(跨湖橋站下,向南步行380米)均可到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