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跨境支付市場結構與競爭策略研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跨境支付市場結構與競爭策略研究》,丁慶洋 著,出版社: 經濟管理出版社。

經濟管理出版社創辦於1984年,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所屬的中央級出版社。主要涉及業務是學術著作、教材、普及讀物、工具書[1]和譯著等。建社20年來,出版圖書3000餘種,4000多萬冊。在社會上產生了好的影響[2]

內容簡介

《跨境支付市場結構與競爭策略研究》展開研究的主要內容如下:

(1)分析了我國跨境支付市場結構,提出了當前我國跨境支付市場為有限壟斷競爭市場的論斷。目前的研究鮮有對我國跨境支付市場結構進行明確的闡釋。該書基於時間維度,對我國跨境支付市場的市場結構及沿革歷程進行了系統化研究。首先,簡要介紹了跨境支付以及跨境支付市場,釐清了研究對象。其次,以歷史事件為線索,對我國跨境支付市場的發展進程及其市場結構演變歷程進行了回顧和分析。分析發現,我國跨境支付市場的發展進程可以劃分為六個歷史時期:①古代時期:跨境支付市場萌芽時期;②1911~1950年:跨境支付業務初步拓展時期;③1951~1986年:中國銀行du家運營跨境支付業務時期;④1987~1994年:我國跨境支付市場初步形成時期;⑤1995~2013年:我國跨境支付市場快速發展時期;⑥2014年至今:跨境支付市場不斷完善和調整並趨向成熟時期。前五個歷史時期的市場結構經歷了完全競爭、政府壟斷、商業銀行壟斷和商業銀行壟斷下的非銀行機構參與市場競爭的演變過程;同時,我國當前的跨境支付市場結構難以劃歸為已有的市場結構,進而深入分析了現階段跨境支付市場中壟斷與競爭的關係,並從市場外部因素、需求方因素和供給方因素分析了有限壟斷競爭市場的形成機制。最後,基於跨境支付服務商的平台屬性,採用霍特林模型對有限壟斷競爭的跨境支付市場的定價差異、用戶黏性及網絡外部性等因素進行了分析。

(2)以跨境支付市場結構與服務商的業務實踐為基礎,從行業分工與合作的視角出發,結合國家相關監管政策,藉助產業組織理論與演化博弈論,構建了相應的數理模型,對商業銀行與支付機構的市場競爭策略進行了分析。針對商業銀行傳統國際結算業務,基於國際結算業務具有的網絡外部性,構建了考慮網絡外部性的擬線性二次效用壟斷競爭模型(NEOT模型),對商業銀行在國際結算業務中的競爭策略進行了分析;針對商業銀行跨境電子商務支付業務,從商業銀行與支付機構合作的視角出發,結合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支付機構外匯業務管理辦法》的政策背景,構建了反映市場產品差異化、序貫進入均衡的價格競爭模型,即霍特林-伯特蘭-斯塔克爾伯格模型(H-B-S模型),分析了商業銀行服務於支付機構進而參與跨境電子商務支付市場競爭的策略。針對支付機構跨境支付業務,以國家外匯管理局出台的相關政策為背景,以我國支付機構的跨境支付業務與跨境電子商務深度融合為現實基礎,採用兩階段演化博弈模型,從市場進入與接納的視角分析了我國支付機構的跨境支付市場競爭策略。

(3)分析了區塊鏈技術興起背景下,跨境支付服務商的競爭策略,即跨境支付服務商的區塊鏈選擇策略和具體應用方案。首先,基於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跨境支付服務商在區塊鏈技術興起背景下,是否採納區塊鏈技術。研究表明,在一定條件下,會有部分跨境支付服務商選擇採納區塊鏈技術;大型跨境支付服務商相比於小型跨境支付服務商,更傾向於選擇採納區塊鏈技術。其次,從業務普適性、系統互操作性、系統運行效率、技術可實現性、國際金融體系衝擊及政策不確定性等方面對跨境支付服務商的區塊鏈技術採納策略進行了對比分析。分析發現,不發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私人數字貨幣而是將區塊鏈技術視為一種新型的信息技術,以優化現有的跨境支付業務流程或者進行業務重構,是當前跨境支付服務商的zui優區塊鏈技術採納策略。最後,進一步研究和提出了跨境支付服務商區塊鏈技術zui優採納策略的具體應用方案,即結合跨境金融通信運營商和商業銀行的實際業務,提出了基於區塊鏈的跨境金融通信系統(SWIFT系統)分布式架構和商業銀行跨境支付業務模式。

參考文獻

  1. 工具書有哪些類型,中學生讀書網
  2. 經濟管理出中信出版版社簡介,經濟管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