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足球之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足球之鄉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足球之鄉


所屬地區;江陰市

作為足球之鄉,江陰擁有深厚的足球歷史,江陰的學生足球隊在全國、省市各級比賽中成績斐然。江陰二中女足、江陰一中男足參加江蘇省第十八屆運動會足球比賽,雙雙奪冠。江陰高中男子足球隊代表江蘇省參加全國第二十屆中學生運動會足球賽,摘得亞軍。江陰一中和二中均為足球項目傳統學校。江陰一中校隊曾獲全國中學生足球聯賽冠軍,並由此走出國門,在亞洲U18足球錦標賽中一展風采。[1]

背景介紹

「發展校園足球,成就中國足球夢想」,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使校園足球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度。而在江陰,足球早已成為當地各中小學校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多年來,江陰建立多重保障機制,為青少年學生叩開足球世界的大門,也鋪就了一條通往世界足球巔峰之路。

足球之鄉

足球之鄉 成績斐然 作為足球之鄉,江陰擁有深厚的足球歷史,江陰的學生足球隊在全國、省市各級比賽中成績斐然。江陰二中女足、江陰一中男足參加江蘇省第十八屆運動會足球比賽,雙雙奪冠。江陰高中男子足球隊代表江蘇省參加全國第二十屆中學生運動會足球賽,摘得亞軍。 江陰一中和二中均為足球項目傳統學校。江陰一中校隊曾獲全國中學生足球聯賽冠軍,並由此走出國門,在亞洲U18足球錦標賽中一展風采。江陰二中女足在全國和省市比賽中獲得過40多個冠軍稱號,2007年更斬獲世界中學生比賽冠軍。 2011年,江蘇省少年足球隊入駐江陰高級中學,該校也因此成為江蘇省培養足球後備人才重點學校。球隊入駐學校後獲得了全國青少年聯賽冠軍等一系列好成績,刷新了江蘇男足的記錄。 體教結合 出路多樣 「足球運動在賽場上呈現出的似乎是技術和體力的較量,其實背後是關於體育運動的智慧。」江陰高中有關負責人說,「學校要讓文化知識成為促進小運動員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動力。」 依託學校,江陰形成了體教結合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體系。為提高運動員文化水平,江陰高中精心設計了包括時事政治、經典閱讀、現代社會、足球專業知識等內容的課程系統。同時通過學校活動、遊歷、講座等方式,為運動員塑造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在江陰一中和二中,足球運動員則全部隨班就讀,與普通學生一樣完成文化課學習。兼顧踢球和讀書非常辛苦,但學校認為讀好書對踢好球的意義重大。江陰一中特別注重運動員各方面素質的培養,該校負責人介紹,「比如球隊外出參賽時,班主任也要隨隊同行,對隊員的文化學習和行為習慣進行督促。」 伴隨着體教結合模式成長起來的運動員,在不斷提升球技的同時,也保持着更好的文化課成績,而這無疑也為他們未來的「出路」提供了更有利的砝碼。江陰一中高三學生包涵即將面臨人生的重要節點。作為省運會冠軍隊伍成員,他已獲得申報「國家一級運動員」的資格,作為學生,他在班中的成績也是名列前茅,這意味着不少優質高校將向他伸出橄欖枝。 從江陰各校走出去的大批足球人才,進入省隊、國家隊屢見不鮮。以江陰二中為例,該校至今已向省級以上球隊輸送了40多名優秀運動員,其中翁新芝、翁曉潔等5名隊員入選女足國家隊。而無法進入專業球隊的學生,憑藉足球特長,也基本可以順利升入高校,在高校足球隊一展所長。江陰二中就與江南大學簽訂了優質生源基地協議,今後將每年為江大輸送高水平的女足運動員。 足球聯賽 蓬勃開展 教育部提出,要逐步建立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四級足球聯賽機制。就在眾多學校表示支持,卻因場地、經費、師資等問題暫時無法放開手腳的時候,江陰已經先行一步。江陰市首屆中小學生陽光校園足球聯賽開賽。從5月至10月間,全市共有76所中小學101支男女足球隊參加到聯賽中來,1642名參賽運動員前後踢了465場比賽。 「這次聯賽的運動隊覆蓋了全市基礎教育所有學校。」江陰市教育局副局長陳華表示,聯賽使校園足球運動在江陰的普及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面。而這次聯賽的蓬勃開展,折射出江陰多項校園足球保障機制的有效運行。 在足球運動開展過程中,江陰逐漸培養了自己的人才隊伍,包括校園足球運動的管理隊伍、教練隊伍和普通校園足球裁判隊伍。全市現有168名足球教練員,152名裁判員。陽光足球聯賽前,教育局和體育局專門舉辦培訓班,邀請中國足協陽光足球辦公室選派講師授課,提升基層教練員和裁判員的業務能力。 在資金投入上,江陰建立了以財政為主體的經費保障機制。幾所傳統學校的足球項目都設有專項經費,校園足球聯賽也有相應的財政支持。此外,江陰許多企業家熱衷於足球運動,以澄星集團為代表的江陰企業,對校園足球進行了多種方式的贊助。 足球是教育的一部分,不僅強健身體,同時也培養品格。校園足球活動已經深入江陰市中小學生的生活。當學生走向操場、享受快樂的時候,江陰也逐漸積澱起了足球發展的沃土。  

參考來源

中國足球之鄉:梅州五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