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趣話魔鬼(張玉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趣話魔鬼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趣話魔鬼》中國當代作家張玉庭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趣話魔鬼

A

魔鬼一定面目可憎嗎?不一定。

請看錢鍾書先生的《魔鬼夜訪錢鍾書》一文。

文中寫道,這位夜訪他的魔鬼就並非青面獠牙,而是健談坦誠,與作者一見面就自報家門,說他是「做靈魂生意的」,還坦然表白:「人類的靈魂一部分由上帝挑去,此外全歸我......人類靈魂有好壞之分,好的歸上帝收存,壞的由我買賣。到了十九世紀中葉,忽然來了個大變動,除了極少數外,人類幾乎全無靈魂......到了現在,即使有一兩個給上帝挑剩的靈魂,也往往又臭又髒......」

天哪!就連上帝挑過的靈魂中,也有極平庸極淺薄且臭氣衝天的?

好一個魔鬼,竟然如此開誠布公,一語點明了拜金主義的猖狂。

B

德國作家沙米索的《彼得奇遇記》也寫道了魔鬼,書中寫道:

彼得為了「快樂」找到魔鬼,用自已的影子換了滿是金錢的口袋,不料因為失去人人皆有的影子,他反而成了不受歡迎的可憐兮兮的孤家寡人!他後悔之極,就找到魔鬼要求換回影子,魔鬼不允,反而讓他用靈魂換影子。

好一個魔鬼,這分明是在告訴人們,有靈魂的人最重要,沒有靈魂才最可悲!

C

歌德的名著《浮士德》中有個情節,浮士德失去情人瑪甘淚後,十分痛苦,魔鬼就把他背到一個山青水秀之處,指點小精靈們用迷魂川水給他洗了個澡。何謂迷魂川水?說白了,不就是所謂的忘情水嗎?果然,就這麼一洗,他就立即忘掉了原來的痛苦,再一次變得朝氣勃勃起來。

顯然,這位魔鬼是在提醒人們:及時忘卻才叫理智。

正如那首挺時髦的歌《給我一杯忘情水》,請聽歌中那挺意味深長的歌詞:「給我一杯忘情水,換我一夜不流淚,給我一杯忘情水,換我一生不傷悲……」

不是嗎?既然痛苦傷人,憑什麼不及時忘記它?

D

那麼,魔鬼是怎麼來的?

請聽故事。

畫家打算畫耶酥,正苦於找不到模特,突然聽說修道院有位修士人品極好,便毅然決定以他做模特。果然,畫家成功了,他的這幅畫賣了個天價,那位修士也因此得到了一大筆錢。又過了兩年,畫家打算畫魔鬼,便來到監獄選模特,並果然選中了一位品行最邪惡的罪犯,不料剛要動筆,罪犯突然對他說:「想不到吧!我就是兩年前你畫過的那個修士!」畫家大驚,怎麼也不相信自已的耳朵,但聽得那人說道:「自打得到了許多錢,我就過起花天酒地的生活,不久錢花完了,可花天酒地的惡習怎麼也改不掉,我就開始騙錢賴錢偷錢搶錢,直到淪落成今天的模樣。」而善良的畫家聽了這番話,覺得對不住他,也就毅然扔掉了畫筆,改行種莊稼去了……

請注意,魔鬼的前身竟是個人品極佳的修士,使他變成魔鬼的是什麼?是錢!

故事如此揭示魔鬼與錢的關係,不是很發人深思嗎?[1]

作者簡介

張玉庭,安徽作協會員《讀者》雜誌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