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婚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婚俗 |
中文名 婚俗 外文名 marriage custom 詞 性 名詞 拼 音 hūn sú 釋 義 婚禮習俗 |
婚俗風俗具有多樣性,人們往往將由自然條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為規範差異,稱之為「風」,而將由社會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行為規則之不同,稱之為「俗」。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正恰當地反映了風俗因地而異的特點。風俗是一種社會傳統,某些當時流行的時尚、習俗、久而久之的變遷,也會隨着歷史條件的變化而改變,所謂「移風易俗」正是這一含義。
世界各國婚俗
柬埔寨少女:柬埔寨認為只有學會了吸煙才能了解人生的辛酸苦辣。所以柬埔寨少女婚前必學會吸煙,少女如果不會吸煙,就會被認為不漂亮。
俄羅斯婚禮:要當眾摔酒杯先用一對用紅綢帶系在一起的酒杯喝交杯酒,然後當眾摔碎酒杯並深深地一吻。摔碎酒杯象徵着如果誰悔改就會像杯子一樣粉身碎骨。
北歐的冰婚:瑞典的冰教堂,前來舉行婚禮的人們絡繹不絕,來冰教堂舉行婚禮的新人們不穿婚紗,而是穿着皮草、戴着厚厚的帽子。在冰教堂舉行婚禮非常特別,純潔的冰雪代表了他們純潔的愛情。為了不讓熱源融化了冰塊,教堂里不準點蠟燭。
坦桑尼亞結婚前捉迷藏一找幾個月----婚禮舉行前夕,新娘的娘家人載歌載舞、吹吹打打地把新娘送到新郎所在的村莊,但並不是直接送到新郎家中,而是到村中找個隱蔽的地方把新娘藏起來。當確信新娘藏好後,送親的人才去新郎家報信,請新郎前去尋找。個別「倒霉」的新郎往往好長時間也找不到新娘,婚禮就一拖再拖,有時能拖上好幾個月呢。
巴西人:結婚生子要種樹,公民結婚時要種10棵樹,離婚時要種25棵樹,二婚種得更多。
各民族婚俗
緬甸勃歐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愛的方式有單獨進行的,也有結夥同行的。晚上,小伙子們三五成群地來到姑娘家屋子旁邊,或直接進姑娘家,邊吹彈樂器邊向姑娘求愛。這時姑娘拿出檳榔招待小伙子,小伙子也用自己隨身帶的檳榔贈與姑娘。如果姑娘接受了某個小伙子,其他的小伙子就自覺地離開,絕不打擾兩人談情說愛。
印度赫尼族男子若是愛上某位姑娘,就帶上一袋煙草,來到姑娘家,同她小侃一陣後,便將煙草交給她,自己動手幹家務,而姑娘便靜坐一旁,觀察其表現,並根據表現在一支自製煙捲上纏絲線來決定是否答應。藍色表示一見傾心,白色表示等等看,紅色表示拒絕,如果煙捲上纏上一根女孩自己的頭髮,則表示願意以身相許。男方要知道姑娘是否答應婚事,只看一下纏線的顏色便清楚了
南美洲北部蘇里南的印第安人,把雪茄作為求婚的媒介物。如果小伙子愛上了一位姑娘,便告訴自己的父母,選定一個吉日良辰,親自到女家,把精心製作的雪茄贈送給女家,表示男方求婚的誠意。如果女方的父親欣然接受,這門親事就算成功了
漢族的的婚禮:1.女兒哭嫁 2.出門時換鞋子 3.抬的柜子要走在最前面(表示早生貴子)4.柜子裡面要裝一些米 5.結婚時用的瓜子花生不能炒(避諱,否則夫婦容易吵架)
七八十年代訂婚:「三轉一響&四十八條腿」:手錶,縫紉機,自行車,收音機,衣櫃,碗櫃,桌子,板凳等。
九十年代訂婚品:「三金一冒煙」 金耳環 金戒指金項鍊摩托車。
二十一世紀訂婚:車子,房子,票子合稱「三子」。
青海土族的獨特婚俗:娶親歡節,婚禮前一天,新浪會請兩名能歌善舞、能說會道的納什金(即娶親者)帶上禮品和新娘的禮服首飾,以及拉上一隻白母羊(象徵着純潔和財富)到女方家娶親。
但新娘家故意故意不給納什金開門,年輕的阿姑唱起花兒,納什金需要對歌,阿姑還會從門頂上向納什金身上潑水,以示吉祥。直到雙方唱到詞窮,才會打開大門讓納什金進門。隨後新郎向岳父母行禮,阿姑們唱起婚禮曲,跳起安昭舞,婚禮一直持續到深夜。難怪有人說,土族婚禮就是一場歡樂的歌舞盛典。
次日,結親隊伍啟程回新郎家。兒女臨走時,丈母娘會把新娘的舊衣服扔出牆外,以示姑娘已經出嫁,就像我們俗語說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一樣。
土族新娘出嫁還有「哭嫁」,通過生動感人的唱詞,哭唱祖先的恩典,父母的養育,兄嫂的提攜,直唱到三親六姑的關懷,哭嫁委婉動人,感恩親人,訴說恩情,催人淚下。[1]
參考來源
- ↑ 青海土族的獨特婚俗,新娘哭嫁訴恩情,丈母娘卻扔掉女兒舊衣物 搜狐網,20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