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越諺點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越諺點注》,ISBN:9787010054049,作者:侯友蘭 等點注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讀書,可以治愚啟智,修身進德,是一種修養方法,是一種心靈沐浴。古人云:「人心如良田,得養乃滋長。苗以水泉溉,心以理義養[1]。」岡察洛夫[2]說:「看書和學習是思想的經常營養,是思想的無限發展。」讀一本思想性和藝術性俱佳的好書,如同和一位品德高尚的哲人進行對話,能給你以智慧的啟迪和心靈的淨化。

內容簡介

《越諺》,清代范寅着,是記錄當時越地(紹興)方言的作品。作者花數年時間,「愛據勾踐舊都之區」,革心搜集越地鄉言俚語,民歌童謠,「信今傳古之語所口習耳熟者,分編《語言》,《名物》《音義》為上,中,下三卷」。他對搜集到的鄉言俚語,求古訓,找出典,考本字,辨俗字,「使言之於口者,悉達之於筆,淹雅者通今,譾陋者博古」。經過幾年努力,終於光緒四年(1878)着成《越諺》,結集成書。書中對越地風俗,倫理,氣象,農業,處世等等都涉及,並注重對越地方言詞語的探源或稽古,對研究清代中晚期越方言的語音,詞彙,語法及越地文化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今所見《越諺》為谷應山房藏板,光緒壬午仲夏刊,因系刻板印刷,繁體字豎向排版,無標點,多異體字或省寫(有缺筆現象),再加上為儘可能忠實地記錄獨特的方言方音,范寅還創造了一些越地獨有的方言詞語用字,使得一般讀者難以卒讀。

為便於更多的人了解並進一步研究這本含有豐富越方言語科和越文化的寶貴資料,擴大閱讀,研究《越諺》的群體,為他們閱讀,研究《越諺》提供方便,《(越諺)點注》一書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標點,通過斷句並標明標點符號,以明確其句讀。

二,整理字體,首先,將繁體字改寫為簡化字,但若簡化後有異義或原文需要區別字形字義的,則遵照原文保留繁體字。其次,將異體字或因不同刻板者習慣造成的缺筆畫或添加筆畫現象原則上改為常見的規範字體。原版《越諺》中的通假字,點注本為保留古文獻原貌,行文之中仍保留原假字,在注釋中註明通某字。

三,注釋。點注本依照原版《越諺》體例,原文辭條部分用小四號楷體,原文注釋部分用五號宋體,當某個辭條可以有兩種不同說法時,則用加括號的方式表示,如「門(壁)角落頭」,表示「門角落頭」和「壁角落頭」。點注本新增加的注釋用腳註方式。

參考文獻

  1. 關於讀書的名言,閱來網,2015-01-11
  2. 岡察洛夫及其作品研究,道客巴巴,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