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超聲換能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超聲換能器
圖片來自企訊網

超聲換能器是一種將電磁能轉化為機械能(聲能)的裝置,通常由壓電陶瓷或其它磁致伸縮材料製成,常見的超聲波清洗器、超聲霧化器、B超探頭等都是超聲換能器的應用實例。[1][2]

工作原理

超聲換能器即是諧振於超聲頻率的壓電陶瓷,由材料的壓電效應將電信號轉換為機械振動。醫用超聲換能器(超聲探頭)的工作原理大體是相同的,其內部通常都包含一個電的儲能元件和一個機械振動系統。當換能器用作發射器時,從激勵電源送來的電振盪信號將引起換能器中電儲能元件中電場或磁場的變化,這種變化通過某種效應對換能器的機械振動系統產生一個推動力,使其進入振動狀態,從而推動與換能器機械振動系統相接觸的介質發生振動,向介質中輻射聲波。接收聲波的過程正好與此相反,外來聲波作用在換能器的振動面上,從而使換能器的機械振動系統發生振動,藉助某種物理效應,引起換能器儲能元件中的電場或磁場發生相應的變化,從而引起換能器的電輸出端產生一個相應於聲信號的電壓和電流。

功能

醫用超聲換能器(超聲探頭)是醫學超聲儀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新型醫學儀器的研製和醫學研究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超聲診斷中,首先必須向人體發射超聲波,然後接收人體組織結構信息的反射回波。起信息轉換作用的是醫用超聲換能器,由它完成一種電-聲和聲-電轉換,換能器的性能狀況直接關係着醫用超聲設備的性能。

壓電晶體是主體功能件,用來發射和接收超聲波,完成聲-電和電-聲轉換工作。其幾何形狀和尺寸是根據診斷要求來設計的。由於壓電晶體較脆及要求絕緣、密封、防腐蝕等,故必須將壓電晶體裝入殼體內。

電晶體兩端鍍上電極,上、下電極分別焊有一根引線,與殼體上的電極插件相連,用來傳輸電信號。

墊襯吸聲材料(又稱為吸收塊、吸聲塊)用於衰減並吸收壓電晶體背向輻射的超聲能量,使之不在探頭中來回反射而使晶體的振鈴時間加長,因此要求墊襯具有較大的衰減能力,並具有與壓電材料接近的聲阻抗,以使來自壓電晶體背向輻射的聲波全部進入墊襯中並不再反射回到晶體中去吸聲材料一般為環氧樹脂加鎢粉,或鐵氧體粉加橡膠粉配合而成。

聲學絕緣層,防止超聲能量傳至探頭外殼引起反射,造成對信號的干擾。

保護層,用以保護振子不被磨損。由於保護層與振子和人體組織同時接觸,是介于振子與人體組織之間的一層物質,要求保護層既要起到防止磨損,保護振子的功能,又要在傳遞超聲波中儘量沒有衰減,具有良好的透射功能;因此,要求保護層的聲阻抗接近人體組織的聲阻抗,並且具有既有耐磨性,又有良好的透射性的最佳厚度。保護層應該選擇衰減係數低並耐磨的材料,並將保護層兼做為層間插入的聲阻抗漸變層,其厚度應為λ/4。

外殼作為探頭內部材料的支承體,起支撐、容納、密封、絕緣、承壓、屏蔽及保護振子的作用,並用來固定電纜引線,殼體上通常標明該探頭的型號、標稱頻率。

有時殼體內還裝有阻抗變換器、前置放大器阻尼電阻以及調節電感等附件。

分類

醫療超聲換能器的種類,可以按照換能器工作時所產生的波束的多少,分為單波束和多波束。少到單個波束,多到256個波束。按換能器陣元的空間排列的維數,又可以分為一維陣(一維線陣,一維凸線陣,一維相控陣),1.5維,1.75維,或兩維聲學基陣。根據換能器工作頻率的範圍,可以分為低頻,高頻換能器。在醫療超聲設備中,低頻換能器可以到500KHz,甚至更低到20KHz,高頻換能器目前則可以到50MHz。如果按照換能器製作的材料來區分,那又可以分為壓電陶瓷換能器,壓電薄膜換能器,壓電厚膜換能器,壓電單晶換能器,複合材料換能器,微機械加工的電容式換能器,微機械加工的壓電式換能器等。

使用時注意事項

1. 連接探頭前是在斷電關機情況下進行,當其從主機上插拔探頭前,必須先把主機電源切斷避免因電流多次瞬間導通而產生強大的電流,燒壞探頭內部的線材或芯片。

2. 探頭在使用過程中嚴禁敲打,跌落碰撞。

3. 為保持乾燥清潔,在探頭不用時,放入保護盒。

4. 探頭使用後必須清潔處理,探頭表面可用軟布浸水清洗,不可用硬紙等擦洗,易造成探頭的聲透鏡損壞。

5. 避免在強電磁場的地方使用,防止圖像顯示受干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