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趕鳥節的傳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趕鳥節的傳說》是一則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是從遠古時代起就在人們口頭流傳的一種以奇異的語言和象徵的形式講述人與人之間的種種關係,題材廣泛而又充滿幻想的敘事體故事。民間故事從生活本身出發,但又並不局限於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為真實的和合理範圍之內。它們往往包含着自然的、異想天開的成分。[1]

正文

每年二月初一,是瑤族人的趕鳥節。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江華山區,林木茂密,很適宜鳥雀繁衍生息。以五穀為食的山雀野雞斑鳩等等熬過了嚴冬,看到山桃花開了,伸動翅膀,飛上天空,站上了高枝,看到山裡人來了,就唱起歡樂的歌;看到妹姑手裡金燦燦的包穀籽,一把把,一串串,撒進了黑沃沃的山土裡,唱得更歡了,邀集夥伴,快來「會餐」!這樣,它們往往成群結隊,飛如烏雲遮日,落象黑幕壓地,耕山人一走,它們巧妙地試探了「稻草人」,飛落坡地,用尖利的嘴巴不停地啄,不一會兒,山土就糟蹋地不成樣子了。鳥害成了耕山人的一塊心病。山地里沒有了收成,耕山人只有吃蔬菜,官府的錢水糧流也枯竭了,皇上發了慌,忙下聖旨:「誰制住了鳥害,賞林九架,免稅九年。」

聖旨傳下來之後,山主、耕山人都想開了辦法。盤雲寨有個盤英姑,很愛唱歌。耕山人聽了她的歌,口裡象溶了一塊蜜;她向着山泉唱,山泉都停止了流淌;她向着山林唱,鳥雀們都羞得不敢開口,盤英姑的歌停了,鳥雀們還久久不肯離開。耕山人想到:要趕鳥,盤英姑一定有辦法。於是,盤雲寨的男男女女都來到英姑的木樓,跟她學起了唱歌,並商量把歌傳到九十九寨的耕山人中間去,約定下年正月的最後一天,下種以前,把鳥雀從九山引開,趕到沒有陽春作物的白頭山去。在盤雲寨,有個叫盤阿肚的山主,養了一對畫眉,每天清晨,他把鳥籠掛在木樓的房樑上,逗着畫眉唱。說也奇怪,也引來一些山雀,日停寨頭,夜宿樓檐,山主十分高興:「哈哈,九架嶺又到我名下了。」於是,他急忙修書,報告皇帝。皇帝朱筆一點,命令各山寨:山主們多養畫眉,正月末一天,以鳥引鳥,把九山九嶺的鳥雀引上白頭山石岩嶺。

正月最末一天到了,就要種早包穀了,天清早,九十九寨的耕山人,歌唱着聚會寨頭。九十九寨的山主,看着鳥雀一群群飛出山林,飛來山寨,好不高興,舉起鳥籠,搶在耕山人的前頭,向白頭山匯集。鳥雀也真的追着歌聲,跟着人們,飛往白頭山。

這天,白頭山上人多,鳥也多。晴天,鳥雀飛成排,為歌唱者遮日蔭,雨天,鳥雀飛成隊,為唱歌人擋風雨。耕山人從清晨唱到黃昏,鳥雀真的忘了飛回山林,累了,就落在岩石上,人們悄悄離去。到第二天,鳥們飛到雲頭尋找歌聲,它們圍着白頭山飛,好像山頭有聽不完的歌聲。這樣,鳥雀們在白頭山呆了半年,等到它們醒來,坡地上只剩了稻穀杆子,耕山人們早把糧食收進了寨門。

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中的重要題材之一。從廣義上講,民間故事[2]就是勞動人民創作並傳播的、具有虛構內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作品,是所有民間散文作品的統稱。

主要有:神話傳說、公案故事、生活故事絕大部分中國老百姓都是不識字的,但是他們對才子佳人有着一種崇拜的心理。在一些下層的文人中更是流傳着許許多多這類故事。

視頻

趕鳥節的傳說 相關視頻

民間文學概論第6期:神話
大瑤山裡的一年一度的趕鳥節,特別有意思,您那邊有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