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趙啟正 | |
---|---|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 | |
出生 |
1940年1月 河北遵化 |
國籍 | 中國 |
母校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 |
知名作品 | 《向世界說明中國》, 《中國人眼中的美國和美國人》, 《浦東奇蹟》, 《讓世界對話》 |
趙啟正(1940年1月-),北京市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核物理專業畢業,高級工程師[1]。197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曾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2],浦東新區管委會的首任負責人。現任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院長[3]、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4]。
目錄
人物簡介
趙啟正(1940年1月-),北京市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核物理專業畢業,高級工程師。197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曾長期擔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被稱為「中國第一新聞官」;還是浦東新區管委會的首任負責人,曾任上海市副市長。現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
1958年,趙啟正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學習。畢業後,被分配到任核工業部第二研究設計院任技術員;1975年,進入航天部上海廣播器材廠;歷任車間副主任、設計科副科長、副廠長。1984年5月,出任上海市工業工作委員會黨委副書記,開始從政。
此後,趙啟正一直在上海黨政部門擔任要職;歷任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副市長。1990年4月,國務院批准上海浦東開發計劃,趙啟正出任浦東新區籌委會主任;1993年1月起,擔任浦東新區管理委員會首任負責人。
1998年1月,趙啟正調入中央,任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當年3月,在朱鎔基出任總理後,趙啟正被任命為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被譽為「中國政府公關總管」。2005年8月,因年齡到限,離職;同時,被增補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外事委員會副主任;2008年3月,當選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並一直擔任十一屆全國政協大會新聞發言人。
2005年11月19日,趙啟正接受中國人民大學的聘書,出任該校新聞學院院長。
2008年,趙啟正任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院長。2012年受聘為華東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2012年3月,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趙啟正稱外媒對"王立軍事件"進行拼圖式報道和靠想象繪製,這些"拼圖"都是不準確的,甚至是荒唐的,並指"王立軍事件"為一個孤立的事件。
主要作品
著作有《向世界說明中國-趙啟正演講談話錄》、《向世界說明中國(續編)-趙啟正的溝通藝術》 、《中國人眼中的美國和美國人》、《江邊對話-一位無神論者和一位基督徒的友好對話》(與路易·帕羅博士合著)、《浦東邏輯-浦東開發和經濟全球化》、《浦東奇蹟》、《在同一世界-面對外國人101題》、《讓世界對話》、《對話:中國模式》(與世界著名未來學家奈斯比特先生及夫人多麗絲女士合著)、《交流,使人生更美好——趙啟正、吳建民對話錄》、《公共外交與跨文化傳播》等,多為暢銷書籍,其中有的被國內外譯為英、西班牙、德、俄、日、 韓等文出版。
獲得榮譽
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三次、四次、五次會議新聞發言人。
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
1978年,上海市和航天部「先進科技工作者」。
1978年、1979年,上海市和航天部「勞動模範」[5]。
人物觀點
趙啟正:珍視我們自己的信仰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延綿至今,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我們有文化信仰。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應當堅持信仰的自覺,更加珍視我們祖先傳下的信仰,同時亦應展現更加進步、更加包容、更加自信的胸懷。
在國際交往中,中國人信仰什麼,常常引起外國人好奇。因為世界上自認為有宗教信仰的人,據統計約占全部人口的84%。確實,大多數中國人不信仰宗教。因此有外國人經常問,既然沒信仰,那你生活有什麼準則?用什麼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趙啟正 | |
---|---|
趙啓正在天津給編輯記者做報告 |
一位資深的美國基督教神學家對我說,載於舊約的「黃金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是最重要的信仰。我說,中國兩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直是中國人的信條。
那位神學家說,這和我們的「黃金律」很相近,的確也很偉大,但我們是宗教信仰,有神在監督着,你們的信仰靠誰來監督?我回答說,我們的信仰是「文化信仰」,有「諸神」在監督,就是家人、朋友、同事、鄰居,這種來自周圍人的社會監督很有效,無處不在;還有自我監督,就是「良心」,我們講「天地良心」、「君子慎獨」,說的就是自己監督自己。天地是「道」,對於「道」的信奉、崇敬其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信仰的核心。這是一種有別於西方信仰形態的信仰。它具有非人格神的特點,但具有最高命令的意義,對整個社會有確立價值、約束行為的功能。
宗教信仰在世界許多地方培育了人們的道德,建立了生活秩序,凝結了人群,固然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重要現象。但沒有宗教信仰絕不等於沒有信仰。信仰具有多種形態,文化信仰也是一種堅定的信仰,而且它不排斥宗教信仰,具有極大的共融性。英國詩人艾略特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從出生到走進墳墓,從清早到夜晚,甚至在睡夢之中。」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化積澱,當然有自己的信仰傳統。
其實,人類信仰是多元的。對一個人而言,也可能除了宗教信仰、文化信仰外,還有科學信仰、政治信仰,乃至生活信仰。比如,科學信仰,它是一種對真理的追求與執着,哥白尼、布魯諾因堅持地動日心論受到迫害,甚至犧牲生命。維薩里研究血液循環被判死刑,居里夫人研究鐳而罹患癌症,都是堅持科學信仰的偉人。
在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也存在着不同的政治信仰,如在中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魯迅,「碧血一腔染山河」的馬本齋。很多人堅持自己的原則,甚至不惜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一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那麼多人為之流血犧牲,不都是因為堅定的政治信仰!
在物質豐富的今天,反而有的人變得困惑迷茫了,這些年的快速發展,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貧富差距拉大了,甚至有些人一夜暴富引起人們心中失衡。許多人在感嘆道德滑坡,價值觀混亂;失去了傳統的信仰,又沒有補充新的信仰。有人因此提出,傳統的東西是不是真的過時了,是否應當建立新的價值體系?其實,傳統的價值是千百年來由民眾一代又一代沉澱形成的,不是由聖賢們規定的,雖然易於傳代的精煉的表達往往是由聖賢們歸納和提煉的。今天不是要把傳統的東西全部推倒重來,而是要結合新的時代環境,重新提煉和發展,形成契合當前時代特徵的價值信仰,它應當是在傳統價值信仰上的繼承和揚棄。
公職人員、公眾人物應當成為社會價值和信仰的示範者和維護者。比如,市場經濟背景下,國家與國家、企業與企業、人與人之間,在構建和諧的競爭關係中如何實現法與道德的互補?在社會轉型期,公職人員如何嚴格要求自己?在一些地方,當災難事故發生時,有的政府部門第一反應,不是承認事實,而是辯解,乃至蒙蔽輿論。這就容易導致公眾對政府部門和公職人員失去信任,因為一些官員沒有說出真相,所以就連帶着說真相的官員也不被公眾信任,帶來本不應該由他們承受的「犧牲」。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延綿至今,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我們有文化信仰。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應當堅持信仰的自覺,更加珍視我們祖先傳下的信仰,同時亦應展現更加進步、更加包容、更加自信的胸懷。當我們於「中國製造」之外與世界共同分享「中國精神」之時,我想一些外國友人對我們的「信仰之問」也會隨之冰釋。
趙啟正:氣候變化已經讓中國人無處可逃
中新社北京2013年10月12日電 氣候變化已經讓中國人無處可逃。」原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顧問委員會主任趙啟正12日在北京感慨。
聯合國有關機構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變暖已成為毋庸置疑的事實。而受氣候變化影響,曾經很少露臉的極端天氣日益逼近普通民眾。
在12日北京舉行的氣候傳播國際會議上,趙啟正現身說法自己被極端天氣折磨的經歷:今年在上海消夏的他本以為可以躲避北京霧霾,不想卻遭遇前所未有的超級熱浪。
2013年夏,上海曾於一周之內出現4個40度以上高溫,最高氣溫一度升至40.8度。而繼高溫之後,上海又連遭大暴雨。
遭受極端天氣之苦的不僅是上海。入夏以來,中國南方多地氣溫和降水量雙雙突破歷史極值,高溫藍色預警和暴雨黃色預警響個不停。
趙啟正指出,雖然氣候變化已顯著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但目前公眾對氣候變化的科學原理、複雜性和危害性的認識依然遠遠不足,處於「高風險,低認知」狀態。
趙啟正認為,為了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必須凝聚全球共識。世界各國需要攜手合作,幫助公眾科學認識氣候變化,共同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此外,各國還應當擴大交流,積極分享彼此在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的經驗教訓。
趙啟正 | |
---|---|
趙啟正教授 |
「要知道,我們都是氣候變化的利益攸關者。在地球上,沒有旁觀者。」趙啟正說。
由於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利益訴求迥異,世界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意願和能力多有差別。
不過,中國公眾願意為應對氣候變化付出行動。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80%的公眾願意為購買相應的環保產品支付更多費用;接近80%的受訪者認為只有改變自己的行為,才能成功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人物軼事
上海最年輕的「高工」
1974年,趙啟正調到航天部上海廣播器材廠工作。廠里就委以他重任:承擔彩色電視攝像機的關鍵器件--攝像管偏轉焦線圈的研發與生產。這個器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圖像的清晰度和色彩的重合。當時,這個器件主要從荷蘭進口,價格昂貴。在趙啟正的帶領下,上海廣播器材廠很快就研製出低成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產品,並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981年,年僅41歲的趙啟正被聘為改革開放後的首批高級工程師,成為上海市和航天部最年輕的高級工程師。1984年,趙啟正被委任為上海市工業工作委員會黨委副書記,分工負責國防工業建設。半年後,調任上海市委組織部任副部長。1986年升任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浦東趙
在浦東工作時,趙啟正每年都要接待國外代表團二、三百個,這在當時可能是地方幹部會見外賓的最高紀錄之一。他結交了世界上數十位著名人士,與希拉克、阿拉法特、葉利欽等幾十個國家的首腦都有過親密接觸。隨着"浦東"這個曾經鮮為人知的地方名揚世界,外國人也給了他一個 "浦東趙"的美稱。
機場陪阿拉法特聊7小時
1991年12月22日午夜,突如其來的大霧,把中東風雲人物阿拉法特"扣留"於上海虹橋機場。阿拉法特不願被一場大霧嚇倒,強烈要求"以革命的名義立即起飛"。工作人員不知如何是好,忙請示當時主管上海外事工作的副市長趙啟正。他接到消息後立即趕往機場,一見阿拉法特立即說道:"阿拉法特同志,飛機不能起飛。即使是我們國家的領導人,飛機也不能起飛,我們必須愛護自己的領袖和同志"。阿拉法特感受到了中方對他的尊重之意,口氣緩和了。但他向趙啟正提出了一個條件,陪他聊天一直到起飛。從凌晨3點到上午10點大霧散去,他們整整在機場一起聊了7個小時。這大概是在機場上國際交談的最高紀錄了。
立「遺囑」保護古宅
在上海浦東拆舊建新之時,如何處理在陸家嘴的一座清末民宅存在着不同意見。該宅雕樑畫棟很精緻,既有英國瓷磚,還有三國演義故事的雕刻,很有特色。趙啟正決定把它保留下來。但當時四周正在規劃建設現代摩天大樓,有人覺得留下這個舊建築實在是不倫不類。趙啟正堅持道:"這個有特色的建築一定要保留下來,我在世這是一個決定,我如果去世,這將是我的遺囑"。在他的據理力爭下,古宅最終得以保住。
多年後,澳大利亞副外長訪問浦東,他對趙啟正說道:"建築這些大樓固然偉大,但保留這個古宅更需要決斷,我們有錢可以建一個新的大樓,但恢復不了一個過去的文物。"如今這座民宅已成為浦東的歷史博物館。
《浦東之歌》表心聲
1996年聖誕節,美國波士頓的兩位美國小提琴家訪問浦東,連聲稱讚浦東太美了。趙啟正當即提出:"你們能否把這種感覺寫成一首樂曲?浦東不僅需要有型的建築,也需要無形的建築。"兩位美國朋友欣然同意,但他們要求趙啟正寫歌詞,他們只譜曲。《浦東之歌》由此誕生了。趙啟正作的歌詞抒情性很濃,詞里行間都飽含了他對浦東珍愛和祝福,他是這樣寫的: 你好,浦東。一個中國的美少年,生長在長江之畔,呼吸着太平洋的清風。
趙啟正 | |
---|---|
21世紀論壇2010年會議組委會秘書長趙啟正 |
你好,浦東。一個成長中的少年,融合古今的智慧,面對21世紀的路程。
你好,浦東。你迸發出全世界的熱情,全世界的人們都愛你。
向考克斯下戰書
1999年5月31日,趙啟正出面駁斥誣陷中國盜竊美國導彈和核機密的《考克斯報告》。這一天,北京長富酒店大廳里,座無虛席,燈光密集,鏡頭齊向趙啟正。趙啟正打開電腦,接通國際互聯網,電腦屏幕和與之相連的大屏幕上立即出現了有關美國核武器的材料。"當前美國的核力量", "美國核武器的持續打擊"、"W80彈頭"等等,材料一份接着一份。中外記者們看到,美國煞有介事地污衊中國"竊取"了的美國核彈情報,原來從國際互聯網上可以信手拈來,場下一片譁然。趙啟正當即義正辭嚴向考克斯下戰書,要與他當面辯論。考克斯沒有答應。事後,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頭版頭條詳細報道了此事,這在美國新聞界甚為罕見。當年年底,美國《時代周刊》評選1999年的世界十大醜聞,考克斯報告因為"充滿着謊言",名列其中。
一句妙語解難題
2000年9月,塞納河畔紅燈籠高掛,「中國文化周法國行」在巴黎舉行。一個令國人驕傲的建築--橫穿浦東之世紀大道的模型走進了巴黎的展廳。可是開幕那'天巴黎人的興趣集中到中國工藝品上去了,對這些建築精品的規劃模型視若無物,展台前場面冷淡。我方相關人員甚為着急。時任中方組委會主任的趙啟正經沉思後,指示在「世紀大道」後面加上一句話--中國的香榭麗舍大街。於是參觀的法國人如潮湧。有人評論,此舉與當年周總理介紹《梁山泊與祝英台》為「中國的羅蜜歐與朱麗葉」,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話美國宗教領袖
2005年5月和11月,趙啟正與在美國頗具影響力的宗教領袖路易·帕羅在北京和上海展開了三場"一個無神論者和一個有神論者的對話",再次突出展現了趙啟正淵博的知識、智慧和堅定的信念。對話的主題是圍繞世界宗教中的某些核心問題而展開的,這包括了;上帝是否存在;科學與宗教;宗教與社會等重要又敏感的話題。這對趙啟正來說既是較陌生的又具有挑戰性的。趙啟正最終將這些風險和挑戰轉化成了高度凝鍊並富有哲理的論述。2006年秋,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了《江邊談話:一位無神論者和一位基督徒的友好交流》,書中兩人智慧與哲理並重、幽默與詼諧同在的精彩對話,贏得國內外讀者一片好評。帕羅先生在"趙啟正與帕羅對話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到過100多個國家演講,和許多高層人士有過談話,但和趙部長這樣有智慧的思想家、哲學家的談話是一種難得的享受。趙部長的談話促使我思考過去三十年當中我從來沒有想過的一些問題。我想,美國人在讀了我們的這本對話集以後,會進一步加深他們對中國的了解,更好地了解中國人追求知識的熱情,更好地了解中國這些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
被「迫」任名校院長
2005年11月19日,中國人民大學世紀館內群賢畢至,華燈放彩,趙啟正正式接受中國人民大學的聘書,出任新聞學院院長。在出任前,趙啟正猶豫很久,他覺得自己並無領導高等學府的經驗,又擔心他的出任會破壞學院原有的人事格局。但人民大學程天權書記和紀寶成校長再三誠懇邀請,並且人大新聞學院原院長高鋼堅決請辭,曾一天連續給他發了"七條短信",高鋼在短信里表示,趙啟正到人大新聞學院來,會讓人大新聞教育上一個新的台階。趙啟正在就任儀式上坦言,感動於這份真誠,只有「被迫就範」。
視頻
趙啟正:如何成為好的演說家?用真誠樸素講好中國故事!2017-10-21
趙啟正演講:講好中國故事,做好自己,為國家形象做貢獻!2020-12-19
參考來源
- ↑ 趙啟正簡歷 ,金融界網站, 2009-03-02
- ↑ 原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趙啟正 ,環球網, 2016-04-15
- ↑ 南開大學成立濱海開發研究院 趙啟正任院長 ,天涯社區, 2008-06-03
- ↑ 趙啟正簡介 ,黨政機關網, 2010-03-02
- ↑ 大陸人物:趙啟正 ,搜狐, 200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