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走進密雲山水長卷(王浴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走進密雲山水長卷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走進密雲山水長卷》中國當代作家王浴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走進密雲山水長卷

哇,錐心透骨的清新!這是我第一次到密雲,在白河邊踏出汽車時的感覺,不僅驚呼:妙哉,密雲!

最先見到的白河,晶瑩,豁亮,嫻靜,婀娜。兩岸垂柳紛披着嫵媚的長絲,渲染着撩人的翠綠。一株,兩株;一排,兩排,同逶迤的、穿街而過的白河一起,走入遠遠的青黛,融進悠悠的蒼茫。

白河沒有看慣了的那種人工河的忸怩作態,捉襟見肘;也沒有劈面而來的那種天然河的大大咧咧,桀驁不馴。夠寬夠闊的水面,如綢般鋪展,如鏡般碧透,倒映着兩岸的亭台樓榭、石雕曲欄、芳草紅花和飛天橫跨的虹橋。史稱,它曾經是一條狂暴的河,雨季發起脾氣來,可以頃刻席捲方園幾百里的草舍芳田,肆虐直至天津。如今,密雲水庫把它調教成了大家閨秀,裊裊婷婷,儀態萬方。任誰,初臨其岸,初睹芳容,都會驚嘆連連。不才有詩存錄:

密雲空氣

密雲空氣如洗清,

直至心胸最深層。

絕類晴初舟上坐,

堪稱雨後壑中行。

山集叢翠勞輸送,

水聚煙波總供應。

感謝老天勤垂顧,

松堤清氣曉更生!

過密雲街

小車京北綠里穿,

盤轉驟開一灣藍!

一條大河上下景,

兩岸垂柳高低山。

才退虹橋藏玉柱,

即出瓦舍露飛檐。

小歇踱步芳徑上,

八面清新入心泉!

白河夜景

一河燦爛一河燈,

上下天光競比明!

練編彩虹騎岸坐,

繩系明珠傍橋橫。

兩排華燈隨岸走,

一襲樹帶向山行。

小歇興來拋石卵,

豈料驚動水底星!

其實,小詩所表現的驚嘆,僅僅是掀開密雲一角面紗時的驚嘆,再前行幾步呢?,「直透心胸最深層」的,就不僅僅是,「密雲空氣如洗清'「一河燦爛一河燈」了。

密雲,城不大,但整齊,乾淨,端莊,秀麗。面前是平鋪的沃野,綠浪接天;左是山,右是山,後還是山。山山含潤,峰峰翠掃。鬧市遠眺,似乎左山右山後山都近在咫尺,仿佛步行10幾分鐘就能扯動大山的褲腳,可是即使起大早,走一上午也未必摸到大山的腳趾。

密雲傍山依山環山,但並無擁塞感。煙嵐入畫,雲影掛塔,遠近紅紫,樹色接天,給予人的只是屏風感。如果能夠細細玩味,放飛想象,就會覺得,密雲,多像一位端坐在大山圍起的太師椅上的淑女,正深情地遠望京都。白河,潮河,多象大山饋贈的兩條潔白的哈達,飄動在這位淑女的身前身後身左身右。

當如此之景,臨如此之境,怎麼可能沒有「密雲空氣如洗清」呢?這裡,「山集叢翠」的山,非一山;「水聚煙波」的水,非一水,而是山山水水,水水山山。景深,境奇,美極,妙甚!

石漱寒溪,松喧幽谷,隨處可遇;穿林迭磴,落水鳴琴,駐足即有;斷崖瀑飛,雲際藤垂,並非稀有之景;芳草晴川,繁花遠寨,一望可及;「一二星斗落胸前,十萬峰巒腳底青」,極頂小鏡頭;「靜坐時看松鼠飲,醉眠不礙山禽浴」,深谷常逢......這裡的山,山山錦簇;這裡的水,水水靈秀。不才有詩記錄了第一次進入大山腹地的驚嘆:

望高崖

巍崖力舉一方天,

湊趣朝陽擠上肩。

雲扶極頂將墜石,

樹擋窄豁正跌泉!

高懸幽洞水簾後,

倒掛翠蘿瀑布邊。

仰望頻拍拼力喚,

回應不曉是何仙?

潭中行

綠砌紅疊半頃潭,

輕舟指向白雲邊!

蜻蜓款款梢頭起,

巨鯉頻頻葉底躥!

立鶴注目似有語,

蹲石回眸只無言。

鳥聲上下一路送,

撐過山陰入晴川!

觀瀑落

巍崖瀑落敲深潭,

百丈清流似管弦。

長線短線牽風雨,

大珠小珠落玉盤。

潭前大壑回音谷,

水底長空共振天。

亭上禪坐入境品,

恭聽巨瀑調長弦!

山行

驅車鑽進萬架山,

峻岭放開崇山攔。

退去叢樹弓身立,

迎來危岩壓頂懸!

回彎遠水接天亮,

拐角近谷落地藍。

仰望頻拍千仞崖,

夕陽正卡兩山間!

我最初見到的「高懸幽洞水簾後,倒掛翠蘿瀑布邊」和「潭前大壑回音谷,水底長空共振天」,僅僅是「鳥聲上下一路送,撐過山陰人晴川」的不期而遇,那些藏在深山大谷里的堪稱絕佳的山水奇境,光有名有姓的,便數不勝數。

那峰頂積雪、翠木為袍、白雲束腰的雲蒙山;那外有山泉、內有瀑布,山泉冬不結冰,夏不暴漲的五虎門;那頭枕西嶺高峰、尾扎潮河的蟠龍山;那形似臥虎的臥虎山;那臘月黃昏、時見龍形物前去飲水的龍泉谷的龍泉;那至今諦聽、還能聽到呼呼響聲的冶仙塔下鎖着鲶魚精的冶仙洞......皆為奇觀。

控山海、居庸兩關之中、堪稱中原通東北、內蒙的鎖鑰之地古北口,有五大名勝,八大景,俗稱「七郎墳,令公廟,琉璃影壁靠大道。一步三眼井,兩步三座廟」。最奇的是「三眼井」:井口覆蓋圓石蓋,蓋有三個直徑八寸左右的打水口,三角形排列。如果分別打水,則水味竭然不同,酸甜苦辣盡在其中。

名勝古蹟叢聚的雲峰山,有京城最古老的寺院大安寺,雖毀於清末戰火,但仍有殘基;有「石匣西北,地極清幽」的桃花庵,山路迴環,清泉曲繞;有「階窮道盡疑無路,山門洞開又一層」的菩薩洞和古人洞居,懸於峭崖。還有數量之多堪稱京城之冠的摩崖石刻,「古佛道場」「仙門」「遇仙石」「棋盤石」「仙手印」「仙坐石」「王志遇仙記」「塵外賞」「蒼玉屏」「靈境」......懸於絕壁,張於高崖。筆態飛動,氣勢恢弘,紫氣東來,仙凡相應,蔚為大觀。

峽谷幽深、古木參天、鳥聲上下的黍谷山,以「鄒衍吹律寒谷生」的傳說稱絕天下。《戰國策》載:「鄒衍在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鄒子居之,吹律而溫至,黍生,今名黍谷。」《論衡》稱:「燕有谷,氣寒,不生五穀,鄒衍吹律至氣,寒變為溫,燕以種黍,黍生豐熟。」如今,蒼松翠柏依然掩映着「鄒衍寺」「鄒衍碑」。

藏於長峽、披於陡崖的飛瀑激盪轟鳴而成的奇景一一一白龍潭,三潭疊瀉,呼嘯奔騰。宋代大詩人蘇轍題詠其動如龍騰的奇境稱:「白龍晝飲潭,修尾掛石壁。遊人欲下看,雨雹晴相射。」清.道光、康熙、乾隆、嘉慶曾揮筆道奇。康熙寫其偏遠、僻靜,「谷轉盤千騎,潭深靜一泓。魚映斜陽出,禽雜野風鳴。」乾隆說其寒,「一川冰雪飛,五月衣裳冷。」嘉慶道視聽,「古殿三楹蔭林幄,靈湫百尺響泉雷。」道光描繪其雄壯,「數疊危峰排碧漢,幾行飛瀑瀉清淵。」白龍潭,奇景,勝境!

蜿蜒曲折的大谷里,一條清溪貫穿三大瀑布、十八座深潭的黑龍潭,景奇,境奇,險象環生。落燕潭、三迭潭、黑龍潭居首,藏身岩下,似落非露;老虎石、臥牛石、刺蝟石,飛瀑凌空,如走沉雷;通天洞、攀天梯,步步雲動;鳳凰台、蜻蜓頂,煙靄瀰漫。

紛至沓來的奇觀自是令人驚嘆,但是更有奇觀在後頭。

孕育京都第一瀑的龍潭溝,天造地設,非尋常可比。峭崖絕壁中,竟然瀑連瀑,潭通潭,潭瀑互應。潭有青龍潭、天池、姊妹潭、母子潭、懸空潭、虎穴潭、一岩二瀑潭、六潭連珠。瀑布有六十米瀑、四十米瀑、三十米瀑,大小六個。最高者六十二米,稱「玉珠飛瀑」,為京都第一瀑。直垂懸簾,長谷滾雷。另有虎頭峰、白鴿石、燕翅石、鷹嘴石、飛來舟、青曲石,各具形態,雖靜似動;更有窟窿山,天下稱奇。大山山脊,竟有一長方形約平百平方米方園的透山孔。相傳是二郎神逐日擔山時留下的扁擔眼兒,令人浮想聯翩。窟窿山兩面是河,東白河,西清水河。東河南流,西河北上,相背而行,是謎一樣的存在,至今無人能解。

有風景走廊之稱的雲蒙峽,「泉漱山根玉,藤垂石磴雲」,一步一景,景景雄奇。獼族谷、三音瀑、膽瓶峰、水簾洞、牛心坨、官帽峰、一線天、醉伽潭,峭壁高崖,嬌花偉樹,泉咽鳥囀,天光入水,處處爭奇鬥豔。獼猴谷,竟然遍地彌猴桃,與櫟樹、楊樹、山柳、山杏、山桃、山榆,相偎相牽;與綿帶花、映山紅、野百合、野丁香、繡線菊,挨挨擠擠。三音瀑,三級跳落,如管弦三重,梅花三弄,或注或擊或扯或飄或點或滴,竟然聲音各異;或急惑激或剛或柔或幽或雅,曲盡衷腸。以深壑大谷為音箱,同水底長空共振,超凡入聖!此曲只應天上有,雲蒙峽中竟常聞!

集黃山之奇、華山之險、峨眉之秀、泰山之雄於一體的雲蒙山,堪稱獨得造物垂青,鍾靈毓秀聚一身。山連山,壑連壑,峰峰相套,穀穀相環。怪石嶙峋,古洞時出;流泉掛壁,瑞木盈川。灌木有映山紅、錦帶花、丁香花、太平花丶荊條丶酸棗;樹木有樺木丶椴木丶櫟木丶槭木丶楓木,古柏古榆。有棵娘娘榆,樹幹三摟多,遮蔭八百多平方,樹齡三千多年。果木有核桃、杏、板栗.....千姿百態,千嬌百媚!「綠印苔痕留鶴篆,紅流花韻愛鶯簧」,在這裡,只是不時閃回的小鏡頭。

雲蒙山深處的桃源深谷,藏着一個真正的桃花源,阡陌古廬,草舍芳田,流泉洞府,悉如密封保存了千年萬載。以長城五座氣勢雄偉的敵樓命名的五座樓原始森林裡,確有神仙洞庭。神仙洞,洞口朝天,直徑約一米,僅容一人上下。入洞垂直向下三米,轉西北進五米,再東北斜下,仍容一人匍匐徐行,約二十米,豁然開朗,有高十餘米兩間房大小的錐型洞廳,巨佛端坐正中,頭抵洞頂。過巨佛,或左或右徐行,遇橢圓洞廳,南北約七十米,東西約四十米,中間最高約三十米,可納萬人。頂棚怪石高垂,四壁畫廊一字排開,如飛馬,如臥佛,如寶蓮燈,逼真生動。洞廳四面伸出條條支洞,有的竟然通到懷柔神山和山西洪洞縣的一株大槐樹下。出神洞行二三里至小尖村西山腳下,還有一洞,闊十餘米。四壁鐘乳石,五顏六色,美如水晶。神奇,神秘,撩人遐思,引人追想,禪意佛風撲面而來。「聳塔危岩紅日近,佛眠古洞白雲埋」,箇中春秋,一言難盡。

負離子濃度達三十萬單位、是北京市內二百倍的「天然氧吧」精靈谷,靈泉、靈潭、靈瀑,融雄、秀、清、幽於一身。神鷹巨喙、獅王守戶、金蟾戲龜、老君面聖、悟空領旨、艟艨騰海,石塑山雕;斷層瀑、三角潭,鬼斧神工;燕翅石、飛來舟、青石曲、七仙池、杏花峪、清涼潤、靈湖、龜兔石,天造地設!

以潭瀑密度之大稱奇的清涼谷,潭接溪,溪走潭,隨峰就勢,路轉山回。迎山峰、清心谷、隱龍潭、隱身潭、醉龍潭、珠光潭、思龍潭、劍眼潭、劍池、勺潭、積翠潭、子母潭、喜仙潭,潭潭相應,瀑瀑互答,大把大把地向大峽谷拋灑着清涼。令人嗟呼:到此如是柳宗元,應悔先寫小石潭!

稱絕雲蒙、翹楚北國的名瀑天仙瀑,確實有人慨嘆:李白若是先到此,豈將絕句給廬山!二十餘華里的大壑中,幾步一瀑,雲簾高掛。望仙瀑、驚仙瀑、聚仙瀑、接仙瀑、醉仙瀑、斷崖三瀑、隱仙瀑、臥仙瀑、迷仙瀑,動則遇仙!三疊瀑高達三百一十米,如天河倒瀉,滾雷聲回。

............

走進密雲山水長卷,就象走進一本神奇的大書,每一章都寫滿了奇絕,每一頁都能引發驚嘆,每一節都能彰顯雄渾和高遠。這裡,催人細品的是人類本身的大手筆,那就是長城和密雲水庫。

長城,從歷史深處風塵僕僕地走來,匍匐在大山的脊背上,隨山就勢,如蟒之臥,如龍之騰,把社會進退的滄桑,永遠地刻寫在浩瀚的天幕上。是一個一個遠去王朝的貝殼,是一代一代的先祖樹起的地球上最雄偉的紀念碑。既涵容着權臣賊子的無奈和嘆息,也存錄了能工巧匠們的超常和卓越;即迴蕩着英雄豪傑如戚繼光們的吶喊,也飄走着黎民百姓如孟姜女們的慟哭。長城,無市之城,無字之碑;容量最大的城,內涵最深的碑!世界僅存,我國獨有。

密雲境內的長城,無論是長度還是險峻度,都是長城之最。

境內最古老的長城是北齊長城,至今留有基渣和殘牆;最長的長城是綿延三百餘公里的明長城,飛山越谷,逶迤西進。最奇的一段、堪稱長城精華的,是司馬台長城。全長五點四公里,敵樓三十五座。構思精巧,設計奇特,集萬里長城所有特色於一地。雖以雄奇、險峻為主景,但不乏嵐光水色的絕配。腳下的鴛鴦湖,一鏡常開。冷泉熱泉四季噴涌,雖霜天雪地也不結冰。煙雲浮樹,嵐光帶水,別有韻味。

密雲水庫,是新中國第一代領袖毛主席圈定、第一代總理組織、指揮、調集二十點六萬民工,運籌舉全國之力,「一年攔洪,兩年建成」的大型水庫。庫容量之大、庫壩之雄、建築物之多、風光之美,華北之最。

密雲水庫,暢臥林立的大山中,峰迴浪轉,鏡開天入。東嶺煙霞,西州雲靄,盡收;前谷鳥囀,後壑松喧,全納。數不盡的清溪,指不盡的瀑掛,千枝萬葉的涓滴,日日夜夜在此匯集、淨化,而後,直奔京都,滋養着祖國的心臟,成為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水、發展蘊蓄偉力之水!

越是走進密雲山水深處,越是難抑驚嘆,越是能夠讀出博大、深邃和厚重。

從高嶺鎮黃土梁村出土的大量石器得知,距今十萬年前,先民們就來到這裡。隨着轉山會、燕落寨、彭家峪一系列原始社會遺址的發掘,又得知,早在六千年前,祖先就在這裡安家立寨,建堡築城。堯舜時修共工城,秦建漁陽郡,隋築檀州,漢改密雲。史載,密雲原址在今河北豐寧鎮東北的南關村一帶,後遷今址。因原址東南有高山,雲密,遂名密雲。至明清,密雲城已相當可觀,有清人留詩可證:「疊嶂層峰擁面來,東西臨水逐山開。堤邊風細晴舒凍,嶺外寒輕雨綻梅。燈影舊傳紅冶塔,殘香猶自梳妝檯。」

山環水繞中,自古以來便城池如珠,閃亮西東。曾經的獷平城、燕落城、行唐縣、石塘路、曹家路、牆子路、石匣城.....都在標示歷史的廣度和深度;無論是出土的陶片石杵,還是遺存的斷壁殘垣,都在表露文化、文明積澱的厚度和力度;無論是巜史記》巜水經注》還是《漢書》巜三國志》,都留下了它們清晰的投影,凝固了曾經的美麗和壯麗。

這裡,一方令人驚嘆不己的山水,吸引了無數大擘、先賢、巨匠、英豪駐足、慨嘆、流連,「競折腰」!

李白留詩黍谷山,杜甫詠嘆「漁陽豪俠地」,歐陽修揮筆巜奉使契丹過塞》:「古關衰柳聚寒鴉,駐馬城頭日欲斜。猶去西樓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想家。」蘇轍題遇:「亂山環谷疑無路,小徑縈迴常傍溪"沈括記游:「自順州(順義)東北數十里出長城,十里躋白水(白河),又十里至中頓(驛館間歇之地)。過頓,東行三十餘里至擅州(密雲)。皆車騎之道,平無險阻。」劉伯溫手書:「霧靈山清涼界」,巨石凌空,勁書飛動!溫顯祖放歌:「盤雲秋氣清,長川飲馬暮斯鳴。新穿繡甲花鏤子,知是潮河第一營。」顧炎武抒懷:「霧靈山上雜花生,山下流泉入塞聲。卻恨不逢張少保(明萬曆遼東總兵,積極整頓邊防),磧南猶築受降城。」洪升登高興嘆:「絕頂此躋攀,蒼茫曉日殷。一身飛鳥上,雙足亂雲間。」曹雪芹之祖曹寅古北口中秋長吟:「山蒼水白臥牛城(營城雄踞,狀如牛臥),三尺黃旗萬馬鳴。半夜檀州看秋月,河山表里更分明。」紀曉嵐古北口大呼險峻:「......南來通一線,北顧見群山......飛猱行尚怯,高鳥度應艱......」

............

曹操漁陽討烏桓酋首;忽必烈頻至密雲,祭天守獵,避暑納涼;朱棣古北口雪天揮師直搗元大營;康熙頻訪霧靈山;乾隆屢臨古北口;李鴻章碑記白龍潭;曾格林沁密雲領獎;魏源古北口養志兩年;清.兵部尚書范承勛晚年依然留戀密雲,特建「清泉別墅,居至終老......」

人文風光,舉步可遇;歷史晶片,信手可拈。這是密雲山水深處的山水,也是密雲山水之前之後之左之右之上之下的山水!如沉積岩的斷層對於大山站立的記載,如年輪的環環展開對於巨樹挺起的刻寫,都是絕版的珍貴圖譜。

這種山水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曾經走過無數大義凜然的抗日英傑。從馮玉祥徐庭瑤鄭洞國杜聿明關麟征到我黨雄才白乙化,組成了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心的長城」,是密雲山水的又一高峰。

此峰望彼峰,峰峰感應;此水牽彼水,水水融通!

穿葛藤,攀石磴,入危塔,眠懸榻,開雲窗,扯瀑布,抖長溪,聽松濤,品鶯簧,煮流雲,斟皎月,醉長天,披襟人共快哉風!

上天梯,過天橋,立雄關,踏隘口,輾轉敵樓;讀碑碣,辨摩崖,摟古柏,探神洞,拜寶泉,跪仙廟,烈士陵園默悼。

撿秦磚,拾漢瓦,拭陶片,撫殘垣,爬遺樓,傾聽歷史 回聲。

走進密雲山水長卷,就是走進了大自然深處、歷史深處,就是走進了一本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超級卓越的大書,就是走進了人的吸納與釋放空前活躍的寶庫!於是,我終於參透,原本市郊一個小小的縣,為什麼敢稱「都」,而且,貫以「國際」二字。口氣之大,氣魄之雄,令人咂舌,全稱為「國際綠色休閒之都」。「綠色休閒」,定位準確,內涵豐富,底氣充足,令人心悅誠服。有些看起來只是名不見經傳的細枝末節,「走進」以後也常常令我驚嘆。

不必說青山秀水涵泳出的古樸民風,也不必說富有的文化積澱薰陶出的密雲人特有的敦厚,單說那些土生土長的一遇難忘的美食,即有不少曾令我嘆為觀止。比如,非常不起眼的小米,乍見,我竟驚嘆出一詩:

密雲小米

密雲小米驚世黃,

絕類剛出鍍金缸!

搓捻猶疑非本色,

咬嚼始信是真黃!

熬粥但見蓬蓬軟,

煮飯便覺顫顫香。

有米如是天下甲,

豈能深閨巷中藏?

密雲水果

密雲水果通心甜,

一縷清香淡淡酸。

各色交織各色麗,

多汁匯集多汁鮮!

誰人可拒勾涎靚?

哪個能敵入化甘?

只曉秋成八月後,

攤攤店店垛如山!

密雲魚

清蒸乍品便覺鮮,

本色原封通頂甘!

久違野味臨杯下,

突來魚香落箸前。

末飲渾成神里客,

剛嚼即是味中仙!

醇厚堪與海鮮比,

不及海產一半錢。

走進密雲山水長卷,我讀懂了「國際休閒之都」,領悟了京郊小縣到京城直轄區、到「國際之都」的跨越,獲得了特有的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互融、互揚、互補、互攜、互勵、互擁給我的精神放牧,品味了靈魂松挷、幽思放飛的輕鬆,體驗了擺脫物役柵欄、融化世俗冷凍、消解庸贅惱憂的舒暢,還心靈真正的自如、自由,任意識流噴涌,任「最近發展區」的圖案恣意塗抹,任冥想、臆想、幻想、遐想乃至狂想,一齊掙脫平素的圈定、限定和鎖定,得到大氣度的放棄、大範圍的出竅,通靈化犀,醉然超然!於是,我悟出了「綠色休閒」「直透心胸最深層」的深度、廣度和力度。

我拿出大半生積蓄的稿酬,毅然在緊靠白河的綠樹環繞的大型社區,買了一戶前後有綠地的住宅。在鐵柵圍成的小院裡,恭謹地栽下一棵來自大山的果樹。如今,它已高舉冠蓋,堆翠疊綠了。時有小鳥低唱,蜜蜂淺吟,各色蝴蝶獻演羽衣霓裳。我知道,那是大山的信使,在向我傳達大山的隆情厚意。於是,我陶醉了,虔誠地鬆土施肥灌水,回報大山。

每一個「鶯啼燕舞芳菲節」,每一回「蝶影蜂聲爛縵時」,或散步,或佇立,我都禁不住想張開雙臂高呼:密雲山水,謝謝你「直透心胸最深層」的恩賜![1]

作者簡介

王浴海,2007年退休。職稱:編審。

參考資料